文 / 党双忍
藏在秦岭深处的美景——天书峡
地球陆地,由低地平原和高地山脉组成。高地山脉是地层褶皱或断层,也是折叠的平原。低地平原是摊平了的高地山脉,也是延展了的高地山脉。低地平原是河尾所在,高地山脉是河源所在,也是流域生态的根脉所在。
追根溯源,秦岭之美,在根底里,皆源于鬼斧神工一般的褶皱。一般而言,地层在形成时是“平的”。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坚硬的地层岩石继续保留着“平的”面目,而松软的地层岩石会隆起抬升,扭曲变形并表现为褶曲、褶皱。当地壳运动施加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地层岩石的弯曲就会超过岩石塑性,于是,地层岩石褶皱发生断裂,即出现了岩石断块,也称断层山。受挤压强烈的山脉,一定是在褶皱基础上出现强烈断层、断块的山脉。显然,“秦岭微板块”是松软的地层岩石,在遭受地壳运动挤压后,即扭曲变形为密集而强烈的褶皱。秦岭是强烈褶皱山,且是伴有强烈断层断块的山脉。秦岭的连山接海,磅礴逶迤,在本质上就是强烈褶皱-断层的杰作。
褶皱-断层,表面上看起来是“支离破碎”。然而,如秦岭这般褶皱-断层的“支离破碎”,与黄土高原的支离破碎有着本质不同。秦岭的“支离破碎”,在本质上是地层岩石的褶皱-断层,本来就是高高低低,后经雨水冲刷,地表被剥蚀切割,呈现多样化的地形地貌。然而,黄土高原的本质是“平的”,经过雨水冲刷而形成了支离破碎的地形地貌。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强度,远不及秦岭的褶皱-断层,两者的成因不同,营造的生态环境也有极大不同。
秦岭的褶皱-断层,经历了数亿年绵长的地质过程。现在的秦岭,原本是一片汪洋,即秦岭洋,也称秦岭微板块。那时,秦岭洋与古地中海连接在一起,是地球上最为辽阔的海洋的一部分。秦岭洋的北部是华北地块,南部是扬子地块,南北两大地块相向而行,挤压碰撞,引起了秦岭微板块地层岩石的扭曲变形,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秦岭造山运动。大约4亿年以前秦岭北部即上升为陆地,3.75亿年前秦岭南部隆起并露出海面,2.3亿年前秦岭整体抬升,1.95亿年前秦岭完全告别了海洋,显露出雄伟的身姿。之后,印度次大陆远道而来,伸进了亚欧古大陆地层下部,不断伸展腾挪挤压,于是青藏高原迅猛崛起,并引发秦岭褶皱断裂,出现断层断块,呈现出褶皱-断层架构,并最终构造出大秦岭的大格局大模样。
只不过人们所看到的秦岭“外表”,并非原始的褶皱,而是经过自然剥蚀的“褶皱的后代”。自然剥蚀是风化物从生成地剥离的一种自然现象。剥蚀力即是地表径流、地下水、冰川,以及风的力量。不同的剥蚀力,产生不同的剥蚀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剥蚀地貌景观。剥蚀力,不仅改变了地表岩石相貌,也改造了地表的形态。原本的褶皱-断层,在剥蚀力的作用下,或更加陡峭,或夷为平面。原本高低起伏的峰峦,经过剥蚀作用,可能变为波状丘陵,甚至是夷为平地。
镇安县城秦岭海棠山
秦岭密集分布着朱鹮等国宝级动物
在地球陆地表面,高地山脉与低地平原,互为背景,错落有致。河流塑造的低地平原,自古就是人类栖息的理想之地。人类文明之先,低地平原并不是田畴沃野,而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类文明起航后,开垦耕地,发展农作,森林退却。人们常说,文明源自森林。然而,文明并不是源自高地山脉褶皱里的森林,而是源自低地平原上的森林。人类文明走出森林襁褓后,代替低地森林的是田畴沃野,阡陌道路,集镇村庄,厂矿企业,城市街区,以致网络空间……
秦岭山脉与渭河、洛河交错的平原地带,即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最早活动的区域,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这里都是中华民族最绚丽的舞台中心。这里有212万年的上陈遗址,163万年的公王岭遗址,50万年的陈家窝遗址,密集分布着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这里是华胥故里,羲皇故里,神农故里,轩辕故里,这里是三皇五帝的“本部”,夏商周三代的“大本营”,秦汉隋唐四大王朝帝都之所在。秦岭是挂满王冠、皇冠的山脉。
高地山脉,褶皱断层,向来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之所。在大山之中,每一个褶皱,就是一个“居住小区”或是“生态小区”。“生态小区”一词,几乎与“生境单元”一词同义。“生态小区”也可专指某一群落的特定生活场所,而“生境单元”泛指生活区域类型。在大部分情况下,褶皱-断层营造了多样化的“生境单元”。不同的褶皱强度、深度、密度,意味着不同的生态空间结构,不同的生境单元,不同的生态系统,也就是不同程度的生物多样性。
无人机拍摄的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城旁的秦岭景色
迄今为止,人类对褶皱-断层的生态影响,尚缺乏科学认知。对褶皱-断层的强度、深度、密度研究,尚属科学“盲区”。其实,我们可以将反映褶皱-断层强度、深度、密度的指标,简称为“平面缩短系数”或“褶皱系数(Z)”,将山体的投影面积假设为T,山体的表面面积假设为B,那么,就可列出一个计算褶皱系数的公式:Z=B/T。褶皱系数(Z)数值大小,即是山脉表面面积与投影面积的相对大小,直观反映了褶皱-断层的强烈、深刻和复杂程度。从褶皱系数(Z)数值大小,可以直观判断曾是多大的平面经褶皱-断层后形成的山脉,也可直观推断山脉所能够提供“生境单元”的丰富程度。
目前,尚缺少褶皱系数的科学计算。根据经验综合分析判断,低地平原的褶皱系数大约为1,丘陵地带的褶皱系数大于1,低海拔山脉的褶皱系数大于丘陵地带的褶皱系数,海拔2000米以上高山的褶皱系数要大于低山的褶皱系数。大秦岭是中华芯脉,陕西秦岭是大秦岭的腹腰地带,特别是秦岭主峰太白山一带,出现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山群,这里是秦岭褶皱-断层最强烈、最深刻、最复杂的区域,也是秦岭褶皱系数最高的区域,秦岭“生境单元”最丰富的区域。大秦岭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陕西秦岭是大秦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区域,这里密集分布着秦岭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等国宝级动植物,这里被称为野性天堂,四宝乐园,生物基因库。
秦岭具有N多褶皱,曾经是“天下之阻也”。N多褶皱,意味着N多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N多相对独立的生境单元。N多的空间结构,也即是空间的“千褶百皱”,N多的生境单元,也即是生境的“千姿百态”,由此造就了复杂多样的秦岭生态系统,碧绿清澈的秦岭水,以及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包含地质景观、森林景观、人文景观。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多样化的秦岭“生境单元”,保护多样化的秦岭生态系统。
按照方位,在空间结构上,将大秦岭分为四大板块,即(1)东北板块——秦岭板块,(2)西北板块——西倾山板块,(3)西南板块——岷山板块,(4)东南板块——大巴山板块。秦岭的四大板块,在褶皱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从卫星影像资料分析,大秦岭的西北板块——走上青藏高原的西倾山,地势平坦,褶皱并不明显,且因处在高海拔地带,呈现出高低起伏的草原植被地貌。秦岭、岷山、大巴山三大板块,凭着强烈而深刻的褶皱,不仅铸造了多样化的生态空间,而且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单元,带来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秦岭板块褶皱系数最大的区域在陕西,岷山板块褶皱系数最大的区域在四川,大巴山板块褶皱系数最大的区域在湖北,也直观表现为大秦岭中三个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
在《秦岭法学原理》一文中,我曾提出,高强度褶皱-断层山脉,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数千年经略之后,秦岭依然能够保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根本就在于秦岭有着完备的自我保护机制。首先是拒止能力。秦岭巍峨挺拔,危崖高耸,绵延逶迤,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出皆非易事。千姿百态的褶皱-断层,在带来千变万变的“生境单元”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外来力量,包括人类力量的进入。特别是秦岭关中弯,如同一道绝壁,阻止南下或是北上的人群。“夫南山,天下之阻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许,正因人类的“阻”、“难”,留住了秦岭的生机。其次是惩戒能力。人类依靠肌肉的力量并没能站在秦岭食物链的顶端,鲁莽进入秦岭,必然会面临蚊蝇“侵蚀”,虫蛇“毒杀”,或者猛兽“屠杀”的威胁,有可能被自动整合进入秦岭食物链系统。人类心灵深处,秦岭是难以言状的酸楚,神秘莫测的生境。第三是驱离能力。“太白积雪六月天”。太白山最早进入冬季,极端最低气温-50℃。太白山四周,陆续进入冰雪世界。这时的秦岭顶部,就会变成一个个寒冷的孤岛,山上人群会在冰封之前撤离。秦岭以自然的力量还自己以“宁静”。在喧闹的季节,也有暴雨、山洪、滑坡、塌陷、泥石流……这些“灾害”是秦岭生态系统驱逐入侵者的警讯。第四是自主修复生态系统的能力。野生植物的种子是“飞行高手”,风儿、蜂儿、鸟儿,都是其飞行帮手。野生动物与野生植物缠绵,一定会“闻风而动”,紧随野生植物的脚步,找到新的家园。只要人类放手,秦岭就一定能够年复一年修复家园,再现宁静、和谐、美丽。
众所周知,大秦岭提携着黄河与长江,黄河与长江共享大秦岭。对于长江流域而言,秦岭是北方;对于黄河流域而言,秦岭是南方。秦岭是黄河流域褶皱系数最高的山脉,美丽的秦岭关中弯,从海拔500米拔地而起,在水平距离20公里内,拔高2000-3000米。这里拥有黄河流域最美丽的森林,最优质的生态,最丰沛的水。黄河流域的秦岭,铸造了两大千年帝都——长安、洛阳。黄河流域的秦岭,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都是中华文明耀眼的舞台中心。如果说中华文明是一盏耀眼的灯塔,那么,秦岭的褶皱就是这盏灯塔充盈的灯芯。秦岭是中华芯脉,秦岭褶皱就是芯脉的茎髓。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秦岭的褶皱不仅具有卓著的生态功能,也已经作出了享誉世界的人文贡献。秦岭,因褶皱而美丽!秦岭褶皱,美在生态,亦在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