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扶贫记

2019-04-25 03:58张永军
西部大开发 2019年3期
关键词:王晓东第一书记驻村

本刊记者 / 张永军 王 薇

2019年春节前夕,记者来到陕西省科协党组成员、陕西科技馆馆长王晓东的办公室,一进门,他正在整理堆满茶几、沙发的文件书籍,见到记者来,王馆长不好意思地说道,“正在驻村扶贫,临时回来处理单位一些事情,办公室太乱了,不要见怪!”说话间,腾出一块地方,让我们坐下来。草草拾掇后,跟我们聊起了他驻村扶贫任第一书记期间的所见、所想、所做。

本期,就让我们跟随王馆长的所思、所悟,一起走进驻村扶贫干部的内心,见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我们深处一线扶贫干部的责任担当。

西部大开发:王馆长,我们了解到,作为任第一书记的驻村扶贫干部,您去年所在的镇坪县竹节溪村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突出,为此,省科协被评为扶贫优秀单位,您个人也被评为优秀第一书记,那您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参与了这场扶贫攻坚任务?

王晓东:大家知道,习近平总书记最早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并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号令,目前,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全社会正在进行着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扶贫减困行动。2017年起,省委号召省机关、单位的厅局级后备干部下基层驻村任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我是响应这一号召于2018年下半年驻村任第一书记开始扶贫帮困工作的。作为省科协党组成员、陕西科技馆馆长,积极深入农村帮扶脱困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既然组织有需要,我就要勇敢地冲上去、沉下去、驻进去,当好这个第一书记,担起这个脱贫攻坚的责任,把组织上交给我的帮扶任务完成好!

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得去,驻得住,扶得好,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扶贫工作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全面兑现这个承诺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必须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功败垂成的勇气自觉地投身这场轰轰烈烈的扶贫帮困事业中去。我个人就是抱着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投身这场攻坚战的。

西部大开发:听说基层条件非常艰苦,那么您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是否也遇到了困难?基层扶贫队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王晓东: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一般都是上级派下去的,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团结带领村上的“四支队伍”齐心合力,勇于攻坚,把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好,这就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达成脱贫帮困的目标。刚去时,和群众还不太熟悉,还没有建立信任关系,工作开展起来难度很大,经常有群众不愿见、态度不好、不愿配合的现象,我们就天天入户,拉家常、干农活、交朋友,和群众打成一片,困难也就逐渐克服了。镇坪县山高沟深,群众大多住在路边和山坡上,居民住的十分分散,我们从住处走到他们的家,来回要几个小时,从村上去镇上有18公里公路,每周要多次往返,有时开会时间是晚上,已经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返回村子了。在这种交通条件极其不便利的条件下开展帮扶工作实属不易,但困难必须克服,毕竟我们来不是为了享受。镇坪县是个高海拔地区,县城的海拔近千米,而且农民住的地方比县城还高,我们临近那几个村子条件都比较艰苦,到了10月底、11月,气温就进入零摄氏度以下。冬天非常寒冷,也没有取暖设施。山上一下雪,就会一直堆积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融化。到了冬天穿多厚的衣服都感觉冷;厕所的水冻住了,不能上厕所;厨房把水冻住了,不能做饭。这些困难,我们都是自己一点一点克服的,当然当地政府村干部也是很关心我们,但一些客观条件还是没办法改善的。

西部大开发: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要推进工作确实不容易。那么您能否具体谈谈扶贫工作队的主要任务?

王晓东:驻村扶贫,最大的任务是脱贫摘帽。镇坪县是安康市2018年唯一一个要脱贫摘帽的县,其余各县要在后两年完成脱贫摘帽,镇坪走在前面,脱贫任务就很重了。扶贫工作是一项很艰难、很复杂的事情,从摸清底数开始,要经常入户和农民对接,帮其理思路、出主意、找出路、想办法,要按照县上制定统一格式填写各类表格、记录各类内容和数据,没有参加过的人根本难以想象。

曾经有一个报道说某个省的一个农户要面对90个要填的表格,这可能是以前的做法了。现在已经改进很多了,即便这样,要填写的表格也还是不少。每一个农民家里都放着一个册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表,这些表格内容和在村委会放的资料一样,不能有一丝一毫差错。我到每家每户去的时间、地点、谈话的内容,这些工作不但要做好,而且还要记录好。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农民脱贫而做的基础工作。

作为省派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省、市、县各类资源帮助农民脱贫是工作队的核心任务,我们有省上的资源,可以跟省上相关部门单位协调,跟派出单位协调,也可以从市上、县上协调。2018年省科协给了村上“产业奖补”资金10万块钱,你发展生产,我就奖励你,我们又从安康市科协协调了5万块钱,我们有15万的奖补资金。对调动农民发展产业、早日脱贫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你多养一头猪,我就奖励200块钱,你多养一头牛,我就奖励500块钱等等。采取这个办法,村上的产业发展就快多了。帮助农民发展种养殖产业成为了农村“小步快跑”致富的好途径。

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还有一个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承担村上的党组织建设,要把“三会一课”落到实处,发动党员干部来参与我们的扶贫工作,支持村委会和执委会开展扶贫工作等。党员发动不起来,农村支部开会就没人来,都忙着地里干活,忙着出去打工挣钱。如何重新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农村的党员组织起来,加强农村的支部建设,这是个很重要的任务。于是,我经常入户与党员干部谈谈话,唠唠家常,无形中就把思想工作做了,这是过去革命时期老一辈的经验。而如何把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的力量完全发挥出来,这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需要持续做下去才能成。

担任第一书记,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扫黑除恶。作为驻村干部,我们要配合地方的县、乡镇政府完成这项工作,这在基层是非常重要的,越到基层各种恶霸越多,村里有村霸,河里有河霸,沙场有沙霸,路上有路霸,我们所在的村子虽然没有这些恶性事件,但依然还要加强教育,防范此类案件发生。

脱贫攻坚是一项工作,基层党建是一项工作,扫黑除恶又是一项工作,就凭这三项工作,就不能说担任支部书记是一项很轻松的任务。这几项大的任务工作都很重要,尤其是脱贫攻坚。

整个陕南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镇坪县还没有通高速公路,目前正在修建。没有通高速,外面的信息都进不去,人和外界接触的也少,自给自足传统的生产方式也很难改变。比如有些地方,山地种的所有东西都喂猪,到年终杀了猪吃掉,如果有多余的就卖掉。山上野生的猕猴桃、板栗、蜂蜜吃不了也卖掉,卖掉的钱买一点生产生活用品,再继续循环以上过程。我跟村干部聊到,发展经济要有产业支撑,而村上什么产业都没有,没给农民带来效益,农民怎么会听你的。农村想要真正的富起来,没有产业的支撑是完全不可能的,靠农村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也是不行的。

西部大开发: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还很落后的情况下,驻村工作队如何发挥作用?

王晓东:驻村工作队要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比如我就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比村委会那些30岁左右的村委会主任、支书要经历得多。我对村干部说,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个长期任务,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打基础,管长远,思考可持续发展,这非常关键。不能为了眼前的脱贫任务,而杀鸡取卵,农民一旦再次返贫,社会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短期的脱贫致富都是不管用的。

中央的政策非常好,脱贫攻坚工作正在进行冲刺,又立刻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之间是衔接的,是提升的,脱贫攻坚仅是第一步,就是要解决群众的温饱和小康的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则将实现一个更高的发展目标。所以我就给他们出主意,我说你从现在开始就得思考,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就结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可能不会再提脱贫攻坚了,而是农村振兴,村上的书记还是你,村委会主任还是你,怎么振兴你得有思路,思路就是发展产业,发展产业不是别人造电视造飞机,你也造,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

举一个例子,当地的蜂蜜特别好,一桶年产量20斤,农民家里往出卖1斤就能卖60块钱,二道贩子至少卖80块,所以光这一项就足以致富,一年就可以收入几千甚至上万块钱。农民生产生活消费支出非常少,所以挣一点就是一点。村主任家里的老父亲,养了50多箱蜜蜂,一桶年采20斤的话,卖出去就好几万块钱,这对一个山区农民来说不是小数目。

镇坪全县的人口不到6万人,平均每个人的林地面积都是200多亩,而群众都是沿着河道两边的山坡有交通的地方居住,深山老林里面是空无一人,但野生植物丰富,农民们经常去采猕猴桃和板栗,我就跟他们说,完全可以把农民动员起来,建立一个协会或者合作社,形成一个品牌,比如我所在的村,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可以给所有品牌打上“高山”二字。

在我看来,山区每家每户人口都比较少,实际上要把他们组织起来解决可持续发展生产,并不是一件难事。农民有了钱只会压箱底,有了钱就盖一下房子,这就是他们最大的目标。所以说,有些农民不是不能富裕,而是不知如何富裕,关键是脱贫致富的理念形不成。而我们这些扶贫干部,就是要带给他们思路,从思想认识上改变他们,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让农民们明白,怎样用现有的资金和一定的收入使生活变得更美好,怎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才是他们拿到钱真正应该考虑的。

西部大开发:当脱贫致富的条件具备了,还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农民们不再返贫?

王晓东:经过这半年多的扶贫,我深刻意识到,想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升农民的自身素质是第一要务。扶贫要先扶智,而提升农民素质的核心则是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程度低,科学素质更低,不知道如何能可持续发展,只加强思想教育还不行,一定要传播科学文化,让他们在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上有所提升。既要有知识,还要有智慧、更要有解决困难的思想和方法,这样,发展就是必然的。

如何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民素质,就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形成合力,才能使农民具备这些综合素质。例如,农民需要协会组织把专家请到镇上村上,给他们讲授猕猴桃栽种技术,讲授蜂蜜提高产量的技术,讲授养猪技术……农民现在的单打独斗是分散的,而素质提升以后,就会想办法改变现状。

另外,让农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有长远打算,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走产业支撑的道路,农民要致富,乡镇的集体经济要复兴,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没有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很难被组织起来。

西部大开发:最后请您谈谈在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基层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晓东: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出台了很多政策规定,这些都是好的,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但在执行和落实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偏差,比如在整个脱贫攻坚检查验收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检查验收就是看资料、看表格、看记录,四支队伍本来是帮农民脱贫,帮农民想办法来致富的,但却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对资料整理记录填写的关注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在我们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带到农民身边的时候,还要有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思想工作也不能落下。有时候确定了一户贫困户,就得罪了八户正常户,他就跟我们的组织疏远了,对组织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的工作不仅要细致,更要慎之又慎,不能轻易定位谁是贫困户。咱们国家政策强大,一切帮助都给到贫困户,周边的人就会眼红,觉得不公平,到最后还会闹出小孩从小立志当贫困户的笑话。因此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工作,在政策的落实上更要精确到位。

最后,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镇坪有一些传统的习俗很不好,这里农民收入本来就不高,但他们一年红白喜事随礼就得上万元。因此,在风俗习惯上要加强引导和改进,不断提升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让现代文明之花逐渐开遍偏远乡村。

猜你喜欢
王晓东第一书记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有的病倒“文字堆”,有的陷进“项目堆” 第一书记怎么避免“能力尴尬”
一颦一笑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比大小等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无法减肥》等
不是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