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莫桑
古时,交通以水运为主,一座城池的兴衰多与水有关,扬州如此,与之隔江相望的镇江也是如此。
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寺内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金山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中国佛教禅宗四大名寺之一。
镇江历史长达3000多年,曾称“丹徒”“京口”“润州”等,但唯有“镇江”最能体现它水运咽喉的独特地标功能。早在六朝时期,镇江的渡江航线就已形成,到了隋唐,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东西走向的长江与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形成了“十字黄金水道”,水面上帆樯如云,沿岸灯火万家,镇江也因此繁盛千余年。富商大贾、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接踵而至,他们或商海浮沉、或玩权弄谋,或喝酒吟诗……几多情愫便都遗留在了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如若在烟花三月进入到这座千年古城,那些“情”事,便越发让人觉得目酣神醉。
人们常说“京口三山甲东南”,说的便是镇江的金山、焦山和北固山。这三座山海拔不到百米,但明代学者顾清却认为:“其形势之雄,风物之美,文人墨客之品题,皆足以胜于天下。”
在这三山中,人们最熟悉的当属因为白娘子而闻名的金山。在古代,金山是一座雄立于长江中间的小岛,然而由于长江河道逐渐北移,到了清朝末年,小岛与南边的陆地相连,形成了现在金山面湖靠陆的地势。
不过,人们看到金山时,大抵也说不清金山到底是山还是寺——金山有寺名叫“金山寺”,寺庙依山就势而建,亭台楼阁遍布全山,形成了“山在寺中、寺在山中”的“寺裹山”局面。
金山寺始建于東晋,原名泽心寺,唐朝开始称为“金山寺”。金山寺是中国佛教水陆法会的发源地,在宗教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前往金山寺,更多的却是想一探“法海金山寺囚许仙,白娘子水漫金山”的地方。
虽然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是杜撰,但金山寺中真的有法海。行走于金山中,山腰处就能寻见法海洞,洞内供奉着法海像一尊。在《白蛇传》里,法海是毫无人情味的冷血之徒,然而历史上的法海却是功德无量的大师。法海俗名“裴头陀”,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裴休认为仕途凶险,所以不愿儿子为官,便将他送入佛门……后来,当法海云游到金山寺时,金山寺已荒废多时,于是他一边在山腰洞中参禅苦修,一边开山种田,历经千辛,终于复兴金山寺。因此,法海也被称为金山寺的“开山祖师”。
顺着山路一直向上,便到了金山的制高点——慈寿塔。慈寿塔始建于齐梁时期,塔高36米,为八面七级构造,登临塔顶,凭栏远眺,四周风光尽收眼底:东看险秀焦山、北固山,西赏浩瀚大江激流,南观小城无限风光,北望千年瓜洲古镇。如若恰遇日出云层,金光照耀寺庙,春天里刚嫩出的绿芽似乎都会沾染上“佛光”,在这一“鲜活”与一“肃穆”间,真会让人愿意相信误入了仙境。
焦山一向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其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其中,历史悠久的定慧寺和弥足珍贵的碑林,是焦山最负盛名的所在。
在镇江三山中,常被用来和金山做比较的是焦山,乾隆就曾说:“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不过要以山水本色相论,乾隆则更喜欢焦山。
焦山四面环水,游人去往此处必得先坐渡船。下了船,进入山门,便能看到一座寺庙——定慧寺。比起金山寺,定慧寺就显得内敛许多,藏于山凹里,不见其形势,人们谓之“山裹寺”。
定慧寺虽位置不显,但却是历史上的名寺,始建于东汉,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明朝全盛时期,殿宇多达98间,参禅僧侣多达数万人。康熙亲临此地时,还御笔写下“香林”二字,至今仍挂在主殿殿顶,每日接受着烛火香雾的膜拜。
清末民初,由于连年战火,救生会逐渐式微,1920年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救生会创下的义举,正如这条老街上的古建筑一样,成为了刻录在历史卷轴上永不磨灭的记忆,任由后人凭吊、瞻仰。
镇江美食众多,尤以“镇江三怪”最为出名。在镇江,有一首当地人都会念的顺口溜——《三怪谣》:“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香醋为“镇江三怪”之首,与山西老陈醋、福建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醋”。
镇江肴肉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肴肉最初叫硝肉。相传,有一妇人在腌制猪蹄时,误把硝当做盐与猪蹄混在一起,本以为此举腌坏了猪肉,却不料肉质不但没坏,而且腌制过的猪蹄精肉部分红润如玛瑙,脂肉部分剔透若羊脂,品相甚佳,且入口香气扑鼻,味道鲜嫩。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品尝了这一美味后,连连夸赞,甚至有传言称,硝肉改称为“肴肉”,就是因为乾隆当时金口玉言:“如此佳肴,怎能叫‘硝肉,应叫肴肉才是。”
肴肉虽为肉食,但通常不做主菜。或许人们在每顿餐食、闲暇碎嘴时,随时都要吃上两口,才能表达对这道佳品最大的“敬意”。
“镇江三怪”中的最后一怪“面锅里面煮锅盖”,指的便是镇江的锅盖面。锅盖面与肴肉类似,都是来源于意外的美食。相传,乾隆曾到镇江的张嫂子面店吃面,张嫂子慌乱中将汤罐的盖子放进了面锅中,不曾想,煮出来的面条竟不烂不硬、喷香爽口,因锅中盖便于清除浮沫,面汤鲜亮不浑浊,乾隆吃后龙颜大悦。此后,镇江人便纷纷效仿,煮面时都特意煮上小锅盖。
鎮江美食众多,最有名的就是镇江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此外,蟹黄汤包、鸭血粉丝、老鹅、江鲜等,也在全国独具特色。
镇江的美食除了“三怪”,还有“三鱼”——鲥鱼、刀鱼和鮰鱼。鲥鱼是回溯鱼,在长江、珠江、钱塘江的中下游流域都有,不过尤以镇江为佳,而镇江的鲥鱼又在农历三月为最鲜。
镇江人做鲥鱼以清蒸为主,蒸时不去鱼鳞,鱼鳞下肥厚的脂肪在高温下呈半融化的胶状,鱼肉食用时便鲜滑润口,吃的时候再配上姜丝和香醋,更是满口生香。苏轼在镇江尝到此菜时,也忍不住写诗夸赞:“芽姜紫醋灸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鲥鱼虽味美但刺多,若嫌挑刺麻烦,就可把目光转向鮰鱼,镇江人做鮰鱼喜欢做成“白汁鮰鱼”:刮鳞、去脏,焯水,用油稍煎后,加酒重焖去腥,最后加上笋片、清水焖烧,等到汤汁如乳,白汁鮰鱼就大功告成了。鱼保留着最原本的鲜味,鱼肉厚而无刺,嫩而不腻,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烟花三月到镇江,一定还要尝尝刀鱼。此时的刀鱼以清蒸烹制,鱼刺软绵入口即化,肉质细腻,唯有一个“鲜”字能赞誉。
镇江三鱼味道有多美,大概就是在乾隆御宴上必不可少。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到镇江,经过对古迹资料的查阅整理,“金山饭店”复原了当时乾隆所吃菜品,并于1982年推出了“镇江乾隆御宴”,菜单包含冷菜、主碟、八围碟、点心、汤菜等十个方面共30多道菜:八方迎驾、七级浮屠、喜鹊登梅……道道菜都讲究“奇、清、雅”,光看就已让人口舌生津、食指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