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宜超
在购物中心“体验型”业态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前往购物中心的理由已不再只是购物——与家人朋友聚餐,与伴侣看一场电影,陪孩子学习技能,或是下班后的健身与放松身心,都能够在一栋大型建筑内完成。
这与科幻小说中描述的未来世界里“垂直的城市”有共通之处——踏进一栋楼,即踏进一座城。
瑞士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Credit Suisse)曾在2017年的一份报告中预测,到2022年,美国 20%~25%的城市购物中心将关闭。这场美国零售业的“关店潮”,自2017年梅西百货公司(Macys)等行业老牌劲旅关店伊始即受人瞩目。两年后的今天,这一趋势似乎有增无减。
与此同时,由加拿大知名开发商三五集团(Triple Five Group)打造的超体量的“美国梦”购物中心宣布将于2019年正式开业,预计年客流量可达4000万人次。其最受关注的特征是零售业态仅占45%,多于一半的业态为娱乐及体验。
这所航母级的购物中心强调“体验式零售”“顾客体验与服务”“无可比拟的娱乐、景点和餐饮”“购物环境”四大因素,旨在使顾客获得最独特的体验。
正在经历危机与重生的美国购物中心,堪称世界范围内的行业风向标之一。转向为人们提供“社区型”的消费体验,是购物中心在面对电子商务浪潮时的一种“自救”。
在这样的消费场景下,购物中心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它具有如城市公园一般的开放性,同时封闭的空间也不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人们便于在其中完成社交、休闲、饮食等生活必需的“线下”活动。
用个性化体验吸引客流,已成为购物中心在变革期的共识。
正因如此,购物中心仍被城市人群所依赖,它仍与公园、博物馆等一起,扮演着除家庭、工作场所外的“第三城市空间”的角色。
事实上,这股“体验型购物中心”的风潮,早已在中国城市悄悄掀起。
开业未满两年的北京合生汇是京城新晋人气购物中心,其体验式零售空间的定位,似乎代表了现代购物中心的核心发展趋势。
从空间设计上,合生汇预留了大量灵活的公众空间,并营造了不同的体验场景:位于五层、近5000平方米的超大共享空间中,集合了餐饮、娱乐等商家,可为人们提供功能性的需求;花园般的环境和定期更新的主题中庭,给顾客提供了充分的互动可能性;位于地下的主题街区,则以主题公园的形式制造出8个不同的体验空间,创造性地组合了小吃餐饮、手工体验、创意市集、阅读视听等,让顾客乐于徜徉其中、移步易景,仿佛赴一场奇妙的发现之旅。
许多连锁书店也选择了把“家”安在购物中心,配合周围的场景,可能会给顾客带来意想不到的阅读体验。比如,知名文化品牌“单向空间”在北京有三家实体书店,其中两家都选择开设在了购物中心。除了书籍,单向空间还配有文创、咖啡和不定期的文化沙龙活动,是一个颇受欢迎的文化场所。
以单向空间朝阳大悦城店为例,其位于大悦城的生态主题空间“悦界”——这里有永生榔榆树、绿植园艺穿插其中,给人身处自然的宁静感;周围的主题咖啡厅、文化创意家居、皮具手作店、日用器物店等文艺而精致的店铺,共同组成了让人“慢行”的街道。在这样的氛围中,阅读与环境相映成趣,给人带来更和谐的感受。
成都万象城夜景
如美术馆这样的艺术区域,也在悄然栖身一些购物中心。位于北京朝阳区蓝色港湾商区的“央·美术馆”不仅有装置、新媒体等现代艺术展览,还定期开展公共教育项目。北京侨福芳草地则在整栋建筑中融入艺术理念,随处可见艺术品和大型艺术装置,让购物环境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并拥有侨福当代美术馆、芳草地画廊等多个艺术空间,已然是京城的一处文艺地标。
根据赢商网大数据中心的数据,2015~2017年,在国内23个重点监测城市中,购物中心零售业态占比下降,体验业态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包括餐饮、休闲娱乐、亲子体验、生活服务、文创品牌在内的体验业态年均增长率达4%~5%。
2018年,被称为阿里巴巴集团“新零售试验田”的亲橙里购物中心,正式在杭州阿里园区内开幕,AR试衣、刷脸消费、客流監测……各种“黑科技”让人仿佛行走在4D版的网络世界里。
面向未来,电子商务巨头们已经开始找寻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方式,力图在瓜分零售市场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而属于传统线下零售业的购物中心,不仅要面对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愈演愈烈的客源流失,更要应对线下渠道可能的失守。
面对多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在营销渠道上选择充分借助互联网“冲流量”,打造属于线下的“网红经济”。
2019年1月,由知名音乐人、导演、作家高晓松发起,与北京朝阳大悦城共建运营的全新公共文化空间“晓岛”,在朝阳大悦城9楼开幕。这里陈列了高晓松个人珍藏的14000多本书籍、100多张黑胶唱片等,还会不定期举办文艺分享活动,对公众免费开放。读者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网上预约参观。
据悉,每日200名的预约名额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晓岛”成了文艺青年在各社交媒体平台口口相传的“网红胜地”。
用个性化体验吸引客流,已成为购物中心在变革期的共识。近些年越来越火爆的“IP主题展”,如“圣斗士星矢燃烧三十年主题展”“奥黛丽·赫本展”等,更是强调创新的购物中心不愿放过的“引流”砝码。
购物中心最初作为城市配套的商业体出现,扮演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重要角色。而今,面对消费者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购物中心正在尝试为人们的都市生活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空间,满足人们对都市家园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