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敏 贾立勇 阚明威
[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麻醉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100,电子邮箱:openlingme@163.com]
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40岁以下人群[1]。偏头痛的治疗原则为在消除诱因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程度采用不同药物治疗,但目前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临床上亟须寻找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属于交感神经阻滞,对头面部自主神经头痛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2-3]。临床上多将SGB与中医或尼莫地平联合应用于偏头痛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见效慢。甲氧氯普胺具有强烈的镇吐作用,适用于偏头痛患者由于疼痛而引起的呕吐[4-5],但关于SGB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的报道较少。本研究观察SGB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单侧搏动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单侧搏动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6]中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偏头痛史≥1年,1个月内头痛发作次数为2~6次,每次头痛发作持续4~72 h;(2)年龄18~60岁;(3)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4)呈单侧搏动性;(5)存在畏声、畏光、恶心或/和呕吐表现,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6)近2周未服用血管活性药物;(7)近3个月内未服用精神类药物。排除标准:(1)患有原发性高血压、颈椎病、癫痫、脑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及星状神经节穿刺禁忌证者;(2)药物滥用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肝肾功能障碍者;(5)精神及认知功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家族史、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n头痛持续时间(x±s,h)偏头痛家族史(n)偏头痛程度(n)中度/重度一个月内发作次数(x±s,次)观察组306.5±2.12218/122.5±1.0对照组306.5±2.11920/102.5±0.8 χ2(t)值0.0370.6930.2870.128P值0.9710.4050.5920.898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磁疗、氧疗、心理疏导缓解压力等,并嘱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中度疼痛患者给予口服布洛芬缓释片(天津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300 mg/次,2次/d,重度疼痛患者给予口服双氢麦角碱(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54)1.0 mg/次,2次/d;疗程为30 d。(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SGB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SGB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肩垫薄枕,充分显露颈部,常规消毒,应用迈瑞M7红钻超声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定位颈6水平,确定进针位置后在超声的引导下将穿刺针通过颈动脉和气管的间隙插入颈长肌椎前筋膜,回抽无血、无气、无脑脊液后注入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阻滞液10 ml(含2%利多卡因80 mg、维生素B120.5 mg),注射结束后5 min内患者出现注射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结膜充血、面部无汗、发热等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即提示阻滞成功。施行SGB时备好抢救设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血压,注射后休息30 min,无不适方可离院。每2 d行SGB 1次,共7次。首次行SGB时即给予口服甲氧氯普胺片(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147)10 mg/次,1次/d;疗程为30 d。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一旦发生异常立即停药并急救,注意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饮食指导。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疗效。显效:头痛症状消失,或头痛大幅度减轻,观察期间偶有发作;有效:头痛症状减轻,但观察期间仍有发作;无效:头痛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7]、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血清五羟色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五羟色胺、IL-1、IL-6及TNF-α水平。(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发作间歇期、安静、室温恒定的情况下进行脑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查,使用2 MHz探头探测左右大脑中动脉(left middle cerebral artery/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LMCA/RMCA)、左右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right vertebral artery,LVA/R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血流速。(4)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不良反应(困倦、乏力、呼吸困难、发热)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96.7%(29/30),均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66.7%(20/30)(χ2=4.022,P=0.045;χ2=9.017,P=0.003)。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血清五羟色胺、IL-1、IL-6、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血清五羟色胺、IL-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血清五羟色胺、IL-1、IL-6、TNF-α水平均低于或短于治疗前,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且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血清五羟色胺、IL-1、IL-6、TNF-α水平比较(x±s)
组别n每个月头痛持续时间(h)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五羟色胺(ng/ml)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观察组3038.9±10.37.6±2.116.309<0.001245.5±89.6151.5±62.14.723 <0.001 对照组3037.4±8.711.5±3.914.879<0.001249.7±100.4190.8±85.32.4490.017 t值 0.6094.8230.171 2.040P值 0.545<0.0010.865 0.046
组别nIL-1(ng/L)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IL-6(ng/L)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观察组30235.5±62.3198.2±51.12.535 0.014 163.9±26.7109.4±32.57.097 <0.001 对照组30238.4±77.0220.5±23.21.219 0.028 165.9±30.5133.2±25.04.542 <0.001 t值0.160 2.176 0.270 3.179 P值0.873 0.034 0.788 0.002
组别nIL-1(ng/L)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观察组301 685.1±266.91 249.2±391.45.040 <0.001 对照组301 676.7±310.21 442.9±330.12.827 0.006 t值 0.112 1.965 P值0.911 0.043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RMCA、LMCA、LVA、RVA及BA的平均血流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RMCA、LMCA、LVA、RVA及BA的平均血流速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x±s,cm/s)
组别nLVA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RVA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观察组3041.2±9.833.9±4.13.764 <0.00145.3±11.037.1±9.43.104 0.003 对照组3041.8±10.236.1±2.62.966 0.004 46.0±10.442.0±6.81.763 0.038 t值0.232 2.482 0.253 2.313 P值0.817 0.016 0.801 0.024
组别nBA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观察组3039.0±8.130.5±6.04.619<0.001对照组3039.4±9.935.1±2.62.3010.025 t值0.1713.853 P值0.865<0.001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30),低于对照组的43.3%(13/30)(χ2=8.523,P=0.004)。见表4。
相关研究表明,采用SGB治疗偏头痛可取得良好效果[7-8]。甲氧氯普胺是一种常用的头部神经镇痛药物,但其对头部神经血管的调节作用较弱,止痛效果有限,维持时间短,复发率高[9]。目前关于SGB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观察SGB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单侧搏动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SGB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单侧搏动性偏头痛的疗效良好,其原因可能为:SGB对头面部自主神经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可双向调节血管(使收缩的血管舒张、舒张的血管收缩),缓解肌肉挛缩,恢复脑血流量,增加脑氧供,从而达到消除头痛的作用[10];而甲氧氯普胺可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改善脑血管舒张充血期的过度血流灌注,从而抑制搏动性偏头痛的发生[11]。
研究发现,SGB可以通过舒张血管来减少血管收缩副产物五羟色胺的产生,甲氧氯普胺则可以通过抑制五羟色胺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减少五羟色胺的致痛作用[12],而IL-1、IL-6及TNF-α等炎症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也起关键性作用。五羟色胺是血管收缩信号传递过程中受体和靶细胞间的介导物,其过表达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有关。五羟色胺代谢紊乱是偏头痛发病的物质基础,在偏头痛的先兆期、发作期等不同时相介导不同的病理过程[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血清五羟色胺、IL-1、IL-6、TNF-α水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RMCA、LMCA、LVA、RVA及BA平均血流速的改善程度也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SGB联合甲氧氯普胺可能是通过减少单侧搏动性偏头痛患者血清五羟色胺及炎症因子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SGB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单侧搏动性偏头痛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SGB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单侧搏动性偏头痛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减少血清五羟色胺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