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利伟
( 洛阳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洛阳471000)
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气、疼痛等[1]。疝气常采用疝气修补术治疗,其疗效确切,但由于小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将增加手术中麻醉操作的风险与难度[2]。七氟烷与异丙酚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具体哪一种更为有效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疝气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应激反应指标水平、麻醉及苏醒情况的影响。
选择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洛阳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行疝气手术治疗患儿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 例。观察组男34 例,女16 例; 年龄1 ~11 岁,平均年龄( 5.82±1.37) 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分级为Ⅰ级36例,Ⅱ级14 例。对照组男33 例,女17 例; 年龄1 ~13 岁,平均年龄( 5.67±1.18) 岁; ASA 分级为Ⅰ级37 例,Ⅱ级13 例。2 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ASA 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 2014 年版)》[3]中小儿疝气诊断标准;符合疝气修补术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对麻醉药物过敏者。
对照组行异丙酚静脉麻醉:静脉滴注异丙酚( 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3 mg·kg-1,意识消失后维持2 mg·kg-1剂量。观察组行七氟烷吸入麻醉: 3 L·min-1氧流量驱动吸入3%吸入用七氟烷( 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意识消失后维持1 L·min-1。
1) 麻醉诱导前及麻醉诱导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日本日立公司HITACHI 7600) 检测2 组心率( HR) 、舒张压( DBP) 、收缩压( SBP) 水平; 2) 麻醉诱导前后采集4 mL 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肾素( R) 、肾上腺素( E) 、去甲肾上腺素( NE) 水平;3) 比较2 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
麻醉诱导时,观察组HR、DBP、SBP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麻醉诱导时,观察组R、E、NE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观察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表1 2 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1 2 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1 mmHg=0.133 kPa。
组别 n HR/( 次·min-1) DBP p/mmHg SBP p/mmHg麻醉诱导前 麻醉诱导时 麻醉诱导前 麻醉诱导时 麻醉诱导前 麻醉诱导时观察组 50 104.35±9.35 115.25±6.46 77.74±8.36 85.15±6.06 112.84±10.46 122.24±8.34对照组 50 103.89±9.86 123.51±7.74 77.56±8.25 90.84±7.46 112.46±10.25 128.96±9.47 t 0.239 5.793 0.108 4.186 0.184 3.766 P 0.811 0.000 0.914 0.000 0.855 0.000
表2 2 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ρ/( ng·mL-1)
表2 2 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ρ/( ng·mL-1)
组别 n R E NE麻醉诱导前 麻醉诱导时 麻醉诱导前 麻醉诱导时 麻醉诱导前 麻醉诱导时观察组 50 1.95±0.29 2.58±0.32 78.35±8.35 101.25±11.07 66.46±5.73 89.08±9.13对照组 50 1.96±0.31 4.17±0.50 78.62±8.60 137.46±14.85 66.57±5.80 124.85±12.64 t 0.167 18.939 0.159 13.824 0.095 16.221 P 0.868 0.000 0.874 0.000 0.924 0.000
表3 2 组麻醉及苏醒情况比较 ,t/min
表3 2 组麻醉及苏醒情况比较 ,t/min
组别 n 起效时间 苏醒时间 清醒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组 50 3.76±0.43 11.45±1.26 18.63±2.35 20.24±2.46对照组 50 5.17±0.78 16.73±1.83 28.87±3.15 29.74±3.38 t 11.194 16.804 18.424 16.069 P 0.000 0.000 0.000 0.000
小儿疝气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由腹壁下动脉外侧内环疝囊突出并经过腹股沟管穿过皮下环所致,可引起患儿腹部疼痛、坠胀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肠穿孔、肠管坏死等,对患儿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
疝气修补术是治疗疝气的常用方式,由于小儿身体机能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对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舒适性要求较高[5]。根据途径,可将其麻醉方式分为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两者效果及安全性具有一定差异。异丙酚是一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其麻醉起效快、恢复快,疗效确切,但其易发生呕吐、恶心、苏醒慢、麻醉程度深等不良反应,不利于稳定患儿术中生命体征;且异丙酚具有心脏毒性,可造成患儿心率加快[6-7]。七氟烷是一种常见的吸入麻醉药物,其麻醉起效快、恢复快,且其易于控制、刺激性较小,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血压水平,可减少患儿呛咳、喉痉挛等应激反应,从而降低患儿应激反应指标水平[8]。因此,相较于异丙酚静脉麻醉,七氟烷吸入麻醉安全性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麻醉诱导时,观察组HR、DBP、SBP 水平低于对照组,且R、E、NE 水平低于对照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七氟烷吸入麻醉相较于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疝气手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小,应激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且起效、清醒时间短。
综上所述,疝气手术中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效果由于异丙酚静脉麻醉,其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小,应激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且起效、清醒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