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长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农业生产和服务领域存在很多痛点,如生产方式较粗放、农业服务不完善等。
在农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人工智能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动力。在农业生产中,人工智能助力农业生产精细化,从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比如,将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与智能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播种、耕作、采摘等场景,极大程度地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正是因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纷纷进入农业生产的选种、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等领域,具体如优化种子种植、施肥、灌溉、喷洒和收获,对水果和蔬菜进行分拣,根据声音的变化识别牲畜是否生病等。
在农业服务中,人工智能可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产品供需失衡及农业融资难等问题。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建立农产品价格走势预测模型,指导农业生产主体动态调整产能,既可减少盲目生产导致的成本浪费,也能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依托农业大数据建立农民征信体系,可提高对农业金融的风险把控能力,增加农民融资机会,降低融资成本。这些典型案例为促进农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但这些融合应用目前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融合模式仍需优化完善,应用范围也有待逐步扩大。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到21世纪中叶,我们需要将粮食产量再增加50%,而借助人工智能,人类将能够比较从容地应对这项重大挑战。
不过,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人工智能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不同于工业自动化程度,我国农业的自动化、规模化程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基础数据也比较薄弱,特别是农民的总体素质还不太高,这些都将制约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推进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要有高质量的大数据基础、模拟人脑智慧的先进算法、强大的深度学习能力,以及高水准计算平台的支撑。
应总结过去30多年来国际国内农业应用人工智能的经验,正确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避免把“智能”这一科学名词当作“形容词”滥用。在未来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应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特别是解决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正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并释放出巨大的产业能量,能够在解决吃饱问题的基础之上,让我们吃得更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