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下电视综艺节目的精品化生存

2019-04-24 07:07周菁王博
视听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精品化综艺情感

周菁 王博

在遭遇观众流失、流量下降和政策监管趋严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当下,电视综艺的生存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全球视野来看,综艺节目在不断跨界融合中,题材、形式、手法等方面都有了更为多元丰富的发展。各节目类型的融合创新,拓展了内容边界、鼓舞了更广阔的想象力,催生了更新颖的题材;AR、VR、AI智能等手段在节目中的运用,使虚实次元相互交融,内容制作和传播更为高效……本文旨在探寻可供电视综艺精品化生产研究和借鉴的现实路径,促进电视综艺更好地创新发展。

一、节目题材追求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不变与变的辩证规律。”[1]对于主流电视媒体的综艺节目而言,“守正创新”正是互联网传播时代自我创新、自我突破的破题之道。

国内荧屏近年来涌现了一批守正创新、立足主流舆论宣传的栏目,其中新技术、新媒体手段的融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贴近性语态选择,关怀普通人群的价值追求,等等,都成为宣传主流价值观的有力支撑;对综艺节目而言,传统的概念是调动技术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进行二度创作,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于一体的形态,节目类型也比较单一,而今其内涵和外延都不断拓展,不仅在类型上有了才艺秀、真人秀等新的开发热点,更在音乐、舞蹈、喜剧、益智、科技、历史、文学、公益等各题材领域不断出新,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则是在主流文化传播及主流舆论宣传上的守正创新。

江苏卫视的《阅读·阅美》《美好时代》等节目,用创新的方法来传播主流价值观。《阅读·阅美》将美文朗读和人物访谈结合,将普通人生活中的鲜活美好和所感所悟以文载情;《美好时代》采用综艺访谈的形式,邀请那些新时代奋斗在一线的代表讲述他们的故事,传递拼搏精神。这两档节目营造了和受众贴近、互动的氛围,通过对新时代美好故事的生动讲述和探讨,形成了对受众人生理念和理想的积极引领,从而也受到了总局的认可:《阅读·阅美》被总局评为“2017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美好时代》 获总局“2018年第二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表彰。

精准扶贫也成为主流舆论宣传的创新领域,例如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将扶贫题材做成了真人秀,由明星零片酬搭档主持人、商界精英一同前往贫困村,深入体验、交流、学习,从而挖掘到其特色产业,与扶贫电商平台乐农社一同展开产品推广,从而真正实现对贫困人群的帮扶。

应该看到,理论节目、主题宣传,都不断融入综艺化手段,江苏广电出品的《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马克思是对的》等系列理论节目凭借优秀品质在央视播出,其中融入观众互动、动画等多元化形式,使节目更具时代感和贴近性。湖南卫视的《新时代学习大会》将互动答题融入理论传播,十分新锐。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之际,北京卫视《关键一招》、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等理论类节目,也融入情景演绎等综艺手法和互动语态。

二、节目品质追求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电视综艺精品化最直接的体现。深受受众喜爱,多为电视人精耕细作的“大片”。不过,曾经的受众对“大片化”的追求,更多体现在视觉的高大上;而当下,他们更偏好的是节目中所传递的大情怀、大视野、大梦想,这也许正是我们新时代电视综艺应当追求的“大片”品质。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等为代表的一批节目,重新定义了“大片”品质:不仅着力挖掘新题材、融入最新科技、打造极致观感;更体现宏大情怀、结合传统文化与主流价值观,力求能引发社会潮流、制造现象级热点,最后树立起新的行业标杆,甚至跻身世界一流。

目前正在热播的第六季《最强大脑》,虽然最初是引进德国同名模式而制作,却不仅仅是对原版的改编,更逐季加入本土化元素。刚开播时,“大脑”的核心看点主要在于华丽、令人叹为观止的脑力竞技项目,以及选手惊人的脑力、科学原理的普及等等;而后,“大脑”慢慢注重对选手情感故事的挖掘,乃至教育理念的探讨,更在脑力项目中越来越多地融入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或通过项目支持环保;从第五季开始,“大脑”的定位聚焦于青少年脑力的角逐,节目吸引了一批具有拼搏精神的青少年学霸,展现当下青少年群体的优秀面貌。经过多年打磨,“大脑”以宏大的视野展现了人类脑力的无限潜能,而节目背后强大的专家智库,以及中外对战中中国选手的优异表现,无疑体现出中国人的智慧,是“中国故事”的硬核讲法;同时,“大脑”通过选手对知识梦想的追求,展现了选手,特别是小学霸敬畏科学、尊重知识、奋力学习并全面发展的情怀。

此外,新的“大片化”品质也着重体现在技术角度的创新,除了《蒙面歌王猜猜猜》等多档综艺进行了VR版的制作,央视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东方卫视真人秀《极限挑战》、湖南卫视《身临其境》等头部节目都普遍融入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为观众呈现一幕幕“光影魔术”;在湖南卫视《我是未来》、央视《机智过人》中,人工智能的成就都得到很好的展示。

三、节目呈现追求文化品位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其着力挖掘进而推动发扬与传承是媒体肩负的责任。如何巧妙找到展现精品文化的突破口,成为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中国戏曲大会》《声入人心》等代表性节目将传统文学、文博、戏曲、美声等经典、高雅的文化艺术变为时下热点,从中看到了精品文化实现通俗表达的路径。

综合看来,这类节目采取了一些共同做法,如故事化的叙述手法,通过明星或制造明星吸引关注,在愉悦观赏中传递知识性,联合多方资源共同打造,精良的舞美与包装等。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成功尝试的背后不可缺少的创新机制保障。例如《国家宝藏》《声入人心》都是从各自平台的创新方案大赛中脱颖而出,再展开进一步的孵化制作。

央视《国家宝藏》每季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国内八大博物馆合作,不仅有权威专业的文博、历史专家作为背书,更融合了明星小剧场演绎的综艺元素,并通过讲述与之相关的“今生故事”来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对照。节目依托生动翔实的专业解读、精致大气的视觉技术等,让一件件在博物馆里冷冰冰陈列的文物“活”了过来。节目不仅展现了每件国宝背后的动人故事,更成功引发了“博物馆热”。观众踊跃参与对国宝的互动投票,第一季首播当天每件文物的票数就达数万次,节目是把文博这一看似冷门的题材做成了现象级热点。

湖南卫视的《声入人心》则是一场关乎声乐文化的选秀,但与传统的同类音乐竞赛相比,36位高颜值、高水准的青年男选手们的出场便令人眼前一亮,而这与播出平台本身的青春气质相得益彰。节目与韩国同类模式《幻影歌手》异曲同工,但在本土化创新上同样做出努力,如通过争夺“首席”既避免了淘汰,也让选手间的不同关系塑造成为一大重点;后期引入行业内部专家参与,让选手更好地对接市场。事实证明,节目虽然在传统电视端的收视表现不算亮眼,却成功引发网络口碑热议,推动了歌剧、音乐剧等高雅文化内容的传播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国内众多优秀的文化综艺,都成为向全球彰显中国原创力的代表,中国电视人正凭借自身的创新原动力,不断践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使命。

四、节目内容追求真情实感

电视综艺节目中,情感类节目最易引发受众共情。以往情感节目主要聚焦于调解题材,通过选择极致案例和放大情感冲突达到传播效果;而精品化生产时代,情感节目注重从贴近普通生活的层面选择题材,用“真实”和“细腻”来挖掘情感本真。

纵观情感节目的精品化生产,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一是选取真实的情感关系作为挖掘载体,让受众快速找到情感代入。二是触碰真实的情感痛点。例如江苏卫视《新相亲大会》主打带着父母来相亲,其中多个家庭不同价值观和婚恋观的碰撞,正是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体现;《妻子的浪漫旅行》让丈夫留守棚内观察妻子的独立旅行,通过丈夫和妻子分别对婚姻关系的感悟,展现当下夫妻关系中的相处之道和常见问题;作为父母在棚内观察子女生活与恋爱的系列观察类节目,《我家那小子》和《我家那闺女》戳中当下父母与成年子女渐行渐远的情感状态。三是对情感的细腻挖掘和捕捉。《新相亲大会》中,不仅单身男女嘉宾之间的碰撞被细腻展现,其父母之间的微妙相处关系和情感模式也成为对婚姻的有效注脚;几档情感观察类节目,24小时跟拍的真人秀拍摄模式,将嘉宾日常状态的点滴全面捕捉,足够的细节为精品化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物料,使内容更丰满。

当然,真情实感不应仅仅体现在情感类节目中,所有电视综艺类型,都应在创作上“以诚动人”,才能在内容精品化的竞争中常葆生机。

五、节目营销追求精准定位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电视节目已进入双向互动时代,要实现精品化生存,需以融合驱动传播,强化社交互动,增强受众黏性并完成资源整合、产业经营,提升节目品牌影响力。具体来说,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H5等交互产品、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多渠道分发和互动,以及周边产品和产业的开发等,是目前融媒体精准营销的核心手段。

近年来,一批文化类节目火爆电视荧屏且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除了节目自身具备精良的品质及新鲜的形式外,广泛深入的融媒传播实践亦是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经典咏流传》,采取“1+N”的传播模式,即电视荧屏配合H5互动、微信公众号文章、短视频、音频、新媒体海报五种新媒体手段,在节目播出时,根据不同终端特性分发内容,从而实现裂变式传播,引爆话题。尤其是H5互动方面,首季节目中通过微信摇一摇,观众即可实时分享节目中的歌曲,自发为节目的宣传、传播助力,其中改编自袁枚的小诗《苔》一夜间播放量突破5000万 ,显示出巨大的传播影响力。在近期播出的第二季节目中,互动形式进一步升级,引入“读诗成曲”这一概念,观众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节目互动页面,选择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便可听见由自己声音演唱的诗词唱段。不难看出,从首季邀请观众分享到新一季邀请观众直接参与,节目通过歌曲合成、语音识别等前沿AI技术进一步为融合传播赋能,让全民都能读诗成曲传唱经典,强化了不同人群的跨屏交互作用。

在资源整合、拓展产业经营方面,北京卫视2018年11月开播的《上新了!故宫》是精准化融合营销的代表。节目围绕特定线索,在每期揭秘故宫的相关历史人物或故事的基础上,引入美院学生和青年设计师结合当期历史文化线索研发文创产品。设计样品会首先在今日头条国风频道上线展出,由网友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最终节目组与百雀羚、五粮液等品牌合作,共生产了美妆、香薰、睡衣等11件文创产品。官方数据显示,节目播出后,“故宫睡衣”等词汇登上微博热搜榜长达20小时,五期节目文创新品网友投票超过1800万,其中“畅心”睡眠系列的众筹金额已突破900万。可以说,节目成功借年轻人的视角让故宫IP焕发新鲜活力,激发网友参与欲,挖掘每个人心中的故宫,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观察全球电视市场,不难发现走在精品化路上的中国电视综艺的创新度和制作水准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在法国戛纳电视节这一全球内容盛会上,中国电视人也逐渐从搜寻好模式的买家,转变为推介新模式的卖家,江苏卫视的《全能星战》就曾经在模式销售上获得一定的成绩;戛纳电视节的“模式大会”论坛上每年都会推介成功的中国综艺,中国电视人的集体推介会也通过《国家宝藏》《机智过人》《声入人心》等纯原创的大片节目收获来自全球的目光。

在融合传播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跳出电视看综艺,从内容生产的本质属性出发,从理念、制作、表达、技术和营销等多个维度,寻求一条综艺节目精品化的生产路径。

注释:

[1]慎海雄.以守正促创新 以创新强守正[J].求是,2018(19).

猜你喜欢
精品化综艺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于主题出版精品化之路的若干思考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的出路
情感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拓展新空间 推动精品化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