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翔,张 继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安徽 合肥 230000)
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相似,但是两者治疗手段却不同,对于放射性损伤多采用改善症状等保守治疗,而胶质瘤复发则需要放化疗或者二次手术。因此探讨采用3.0T脑灌注成像技术(PWI)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性损伤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笔者特结合24例临床胶质瘤病例进行了探究,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表1 两组患者常规MPI形态学比较[n(%)]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诊的脑胶质瘤患者20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处于18~62岁,平均年龄为(38.7±4.3)岁。病理证实复发11例,4例放射性脑损伤,经随访证实复发13例,放射性脑损伤7例。纳入标准:(1)术后进行放疗治疗;(2)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胶质瘤;(3)术后放疗后进行常规MRI检查出现强化灶;(4)患者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资源接受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患者依从性较差,拒不配合随访的[1]。
本次研究中均采用GE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Dxt3.0T磁共振仪进行检查,具体检查序列分别为T1WI、T2WI、PWI。在T1WI序列中,扫描层厚和间距分别为5mm和1.5mm,FOV为 24×18cm, 矩 阵 设 置 为 320×256,TR/TE为1957/25ms。T2WI序列中,扫描层厚和间距同样为5mm和1.5mm,FOV则是设为24×24cm,矩阵设置为320×320,TR/TE为7400/114ms。PWI序列中,分别将TR、TE设置为1600ms和23ms,扫描层厚和间隔分别为5mm和1mm,FOV是 24×24mm。
针对放疗经影像检查首次出现强化病灶的患者,进行例行MRI和PWI检查,完成对病灶区域最大rCBV、rCBF、rMTT的测量,并对MRI和PWI两项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对比。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并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肿瘤复发组强化形态结构呈结节样与最大强化宽度≥5mm的比例分别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且强化形态呈地图样和环状及最大强化宽度<5mm的比例均低于放射性脑损伤组,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两组患者在rMMT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肿瘤复发组rCBV、rCBF两项数据均显著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5,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rCBV、rCBF及rMTT对比[M(Q25-Q75)]
在PWI检查中,共有11例患者检查正确,正确率为84.62%,MRI检查中有3例检查正确,准确率为42.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术后治疗方面,MRI诊断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对复发肿瘤及放射性损伤的区分,一般在病灶切除区域多发复发肿瘤,而在病灶侧脑白质区域多发于放射性损伤,常规MRI诊断检查在诸如低灌注放射性脑坏死、术后残腔等血脑屏障检测方面具有较高价值,但对于复发肿瘤及放射性脑损伤方面的诊断能力则相对较弱[2]。而PWI诊断技术则有效的弥补了MRI技术的这一不足,其能够依据信号强度与时间的关系,通过系列数据处理过程中成功建立rCBV、rCBF、rMTT等参数,以此也成功的实现了脑组织血液灌注情况的全面评价。
在本次研究中,肿瘤复发组患者中,分析可能与肿瘤活性增强、大量心血管生成及局部血管生长活性物质高表达及局部区域血液供应丰富等因素有关。而对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而言,由于机体局部的血管壁纤维被破坏、血管腔变窄以及缺乏新血管生成等因素,直接导致患者rCBV指数下降。前人在脑胶质瘤残存及复发诊断研究中指出,PWI能够显著地增强脑胶质瘤残存及复发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且明显优于常规的MRI诊断检查,这与我们的本次研究结果是完全一致的。综上可知,在临床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过程中,常规MR检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PWI技术则有效的突破了这一难题,在诊断鉴别过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