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一流”背景下建筑学科硕士点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9-04-23 10:13塞尔江·哈力克
大学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研究方向双一流一带一路

塞尔江·哈力克

[摘 要]笔者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阐述建筑学科硕士点现状,分析问题所在,提出相应解决途径与对策,以调整研究方向,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养分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一带一路;“双一流”;建筑学科;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5-0082-03

新疆连接亚欧,与八国相邻,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肩负国家安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等重任。新疆大学是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基础较好、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211工程”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区域地位,是新疆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肩负着引领、辐射、带动西北,乃至中亚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任,以及推进区域教育国际化,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服务国家“向西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作为第一批新疆紧缺专业和急需人才优势学科——建筑学学科,以当代技术与地域文化并重为导向,致力于我国西部一流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着眼于新疆大学实际,分析在“一带一路”重大机遇背景下建筑学学科发展的焦点问题和发展方向,阐述建筑学学科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推动学校向“双一流”大学迈进,为绿洲人居环境和绿色建筑等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养分和理论依据。

一、学科发展现状分析与所遇之挑战

虽然新疆大学建筑学科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发展前景,但面对实际情况,学科的发展仍面临着很多现实困境和挑战。

(一)师资队伍较为薄弱,高层次人才引进不足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有教师30人,学术队伍年龄结构与职称比例不合理,专职教师数量不足,45岁以下教师19人,所占比例63.33%。教授3人(其中区天山学者1人),占总体比例10.0%;副教授3人,占总体比例10.0%;工程师2人,占总体比例6.6%。教授与副教授比例明显偏低。讲师21人,占总体比例70.0%,中级职称比例偏高。博士1人,占总体比例3.3%,明显偏低,硕士研究生20人,占总体比例66.6%。此外,具有海外经历教师人数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杰青、天山学者等缺失,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较低。

(二)科研平台建设不健全,科研水平偏低

本学科缺乏国家重大课题和基金项目,EI、SCI文章数量太少;缺乏科研平台,科研奖励不足,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不强;科研项目离散度大,难以支撑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的前期工作基础较弱;缺乏本学科与新疆区内设计规划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创新机制,难以支撑新疆区内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创新性与开放度不够

本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尚不能满足对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研究生培养中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和实践体系不够完善;硕士研究生导师人数不足,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趋于雷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制约。此外,开展国际交流工作滞后,尚未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生。

(四)社会服务意识疏漏,缺乏产学研相结合的短板

本学科缺乏与新疆地区的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水平的建筑设計与规划设计工作室、建筑与规划相关的研究单位的联系;在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并推动科学研究面向产业创新需求,提升新疆科技发展与新疆产业发展共同进步的能力不足;学科建设未着眼于新疆绿洲人居环境、丝路城镇建筑文化研究、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的重大需求,未与新疆建筑与城乡规划建设相关单位和企业等搭建科学技术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成果转化、设计研发基地建设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在项目联合申报与实施、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缺少合作意识与力度。

(五)科研研究缺乏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科研成果应用性不强

本学科教师的科研工作向成果转化的意识薄弱,缺乏针对新疆经济建设中解决工程建设实际问题的思考,不了解遇到的科研和技术难题及标准化需求程度,研究成果的转化路径不明确,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奖励层面,后期的开发、转化及应用工作缺失。

(六)学术交流滞后,缺乏与国际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

受经费等条件的制约,本学科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派往国外一流大学、一流设计研究院、一流科研单位和实验室留学、进修和交流的人数较少;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交流机会较少;受奖学金条件因素的限制,留学生培养受到影响,规模小、层次低、局限性大;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院开展学术交流机会极少;由于科学研究水平较低、特色不够鲜明,很难获得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的主办权。

二、学科研究方向重新调整与优化

基于绿洲人居环境背景,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水、土地等资源匮乏等特征,对学科研究方向进行调整和优化。本学科将主要研究方向调整为绿色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理论、绿洲人居环境及地域特色城镇建筑设计理论、建筑空间设计及相关环境行为理论。

(一)绿色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理论

基于严寒、寒冷、干燥、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气候特征,展开绿色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的研究;从传热机理出发,研究建筑的保温隔热设计理论与构造方法;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建筑室内的热湿风环境,从而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探寻低能耗被动式设计方法。

(二)绿洲人居环境及地域特色城镇建筑设计理论

本研究方向以绿洲为依托,人居环境理论为研究背景,把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有的气候环境、资源环境与人文环境作为研究基础,开展绿洲人居环境系统的分析与方法研究;提升绿洲人居环境,改善和创造新型绿洲居住环境、地域特色城镇的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适应本地区特殊生态环境特点的乡土建筑研究,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探索新型绿洲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设计方法与理论体系。

(三)建筑空间设计及相关环境行为理论

这是基于特殊的气候环境、资源环境与人文环境背景下的建筑空间研究。本研究方向引入基于数字模型及BIM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筑的空间组合,提升技术、优化功能,寻求适于环境中行为需求特点的绿洲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建筑空间设计内在规律与地域环境特点有机结合,合理有效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环境的全部性能,延长人工环境的生命周期,以建筑空间创造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之路为特色。

三、学科发展解决之途径

针对建筑学科上述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平台的建设、社会服务、成果转化、国际交流等问题,学科提出了以下解决途径。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识到位,以学科建设为主线

学科建设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是一个系统工程。学院将继续贯彻学科建设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强化全院师生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成立学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对总体规划进行宏观指导,对各项具体规划的实施过程提出决策性意见。实行校、院、学科带头人三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模式进行建设和管理,推行学科建设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将学科建设的职责和目标落实,并分解给系、研究所及学科带头人,明确责、权、利,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组建实质性研究团队,为每个团队配备专职科研秘书,便于研究人员专心做研究。

(二)加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育,为学科建设的突破提供人才支持

根据我院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学科分层建设计划,建立健全学科建设岗位责任制度、评估验收制度和竞争激励机制,以制度促建设,对学科建设实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落实学科建设负责人制度,建立健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加强学科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学术水平高、组织与协调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三)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建筑学科建设提供平台支撑条件

建立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并加强对自治区级建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管理,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建设和改造,实现西部干旱地区绿洲人居环境的示范,为本学科的长远发展提供西部绿洲人居环境建设的基础平台。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突出人才培养与高质量社会服务

积极与建筑设计院、城乡规划院、建筑相关研究单位组建建筑工程行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设计中心,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并推动科学研究面向产业创新新需求,形成科技发展与产业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实现建筑学科发展赶超国际一流的目标。另外,以西北脆弱生态环境下绿洲人居环境创新建设为切入点,加大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的深度合作。

(五)鼓励科研骨干到新疆建筑与规划相关单位学习交流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与设计单位的联系,强化学科建设为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不断地从工程建设部门获取新的信息,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鼓励学科队伍人员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新疆建筑的实践相结合,为解决建筑与规划实际问题服务。

(六)加强对外交流,加快建筑学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步伐

积极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及专业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选送青年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到合作单位进行中长期学术交流,邀请合作单位研究人员来课题组进行短期合作交流或加盟课题组,为研究生专职授课。

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使本院建筑学学科在学术信息、学术研究与学术前沿课题等方面与国内外领先水平保持同步或部分超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对建筑学学科建设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重视发挥学术造诣深,学术界影响力强的老专家的作用。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选派更多德才兼備的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学术组进行学习、进修。学院加强联系在外工作及访问学者,发挥他们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为学科建设服务。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借助其优势,促进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合作培养教师为主的实质性交往,共建建筑学科。

四、总结与展望

学科的发展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基于在“双一流”背景下,建筑学科有必要探讨如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面向西北地区,辐射中亚乃至世界干旱地区的一流建筑学科,提升其国际影响力。本文讨论了建筑学科发展与研究方向的调整,并梳理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强调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为学科建设及管理提供保障支持的重要性,对“双一流”背景下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至于一流建筑学科与一流大学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大学建筑学科的发展定位、思路、特色、评估机制等,尚待进一步探讨。

[ 参 考 文 献 ]

[1] 宣勇 .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实现“三个转变”[J]. 中国高教研究,2016(5):1-6+13.

[2] 孔寒冰 . 高等学校学术结构重建的动因[A]. 胡建雄编 . 学科组织创新[C].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43-244.

[3] 李祖超,马陆亭 . 世界一流大学有何建设路径可循[N]. 光明日报,2016-01-09(09).

[4] 刘继安,冯倬琳 . 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和建设策略[N]. 中国青年报,2016-03-25(02).

[5] 刘金秋 . 国家创新体系视野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以北京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2016(3):12-15.

[6] 刘小强 . 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反思[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 田建国 . 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学科高峰[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5(9): 19-21.

[8] 王大中 . 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1):7-9.

[9] 王晓辉 .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 谢和平 . 国际化视野国际化人才[N]. 光明日报,2013-09-30(16).

[11] 周光礼 . 聚焦“两个一流”: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标准是什么[N]. 光明日报,2016-02-16(13).

[12] 周光礼 . 反思与重构:教育法学的学科建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50-55.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研究方向双一流一带一路
大学生同辈群体研究的三个基本方向
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化课堂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