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必菊 邴远娥
“满”本为褒义词,但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其本义发生了变化,演变成兼有褒贬义的中性词。
首先,我们来看看篆文中“满”的音与形。
就像溢出的液体。这两种解字都有道理:第一种解字,我们可联想到荷花自出淤泥含苞待放的样子;第二种解字与现代汉字的意思更为贴近,也能充分地表示字义。
学生在书写这个字时,常常把它写成上下结构,若能从字理结构来指导,从字意上去区别,学生便能避免此错。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字意的变化。
《说文解字》说:“满,盈溢也。” 即器皿内液体饱和,明显是个动词。如今其本义已消失,引申为完全地、充实地,使其充足。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中的“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现代汉语中的“满意、饱满、满腔热血、琳琅满目、满载而归”等词仍表此意。人们总是用“满”来表达内心的满足、满满的收获等,因而,该词又表示足量的、达到极限的。如“满上一杯酒”的“满”表示斟满、酌满之意。在演变过程中,词性由动词引申为形容词,引申为程度副词,表示全、完全地、十分。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初夏,桉树上的叶子飘得满街满院都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在這些语句中,满是代表着丰沛、幸福、收获。
在许多诗词中,“满”让人感受到繁茂、旺盛、气势、圆满。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有“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句,一个“满”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沉甸甸的春天繁花似锦图。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仿佛让人看到岸边绿绿的嫩嫩的蒿茎正在风中摇曳,借着春风春雨拼命地生长,那满眼的绿中闪动着跳跃的生命。
由于我们受儒家文化的传统影响,对“满”怀有芥蒂,会戴有色眼镜去看这个字,把这个字强行放到儒家低调谦卑的意识形态上去考量,有些词语便被赋予了贬义,如“满堂灌、鸡毛满天飞、自满、志得意满”等。似乎人们只能用“满”才能表达出事物所表现出的负面程度之深。如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俞《蚕妇》中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等,作者内心的悲与喜、愁与思、泪与恨似乎只有“满”字才能诠释,其他无法替代。
古人常用“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来教育后人,用“谦受益,满招损”来警示人们谦虚谨慎,告诫自己不可自满。在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只有“小满”,而无“大满”。小满节气,民间有吃苦菜的习俗,这是农人在提醒自己:有了收获的希望,但还需继续努力。“满”是充盈到极致的状态。而小满却满而不损,满而不盈,满而不溢。于万物,小满刚刚好;于人生,小满则安,则智,则明。
带领学生从小小方块字中体味文字背后隐含的民族性格特征,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乐趣。
(作者单位:蒋必菊,宜昌市兴山县实验小学;邴远娥,宜昌市兴山县教育培训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