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为杰
[摘 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积累语言、建立联系、自主阅读、达成交际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语言建构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36-02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发展四个方面。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也是学生语文其他能力形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语言建构与运用主要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与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丰富个体的言语经验,形成较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那如何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呢?
一、语言积累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
语感是学生对文本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是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体会、吸收等过程的高度浓缩。在阅读过程中,凡是语感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很快地捕捉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反之,如果语感能力差,那么他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就难得要领。因此,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语言材料主要是指能够传递、分享、沟通、交流等的各种文本、音像资料等。如何积累呢?一是从教材中积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编者精心选编的范例。它们或语言优美,如《三亚落日》《烟台的海》;或者结构独特,如《钱学森》等。这些课文不仅给学生美的感受,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教育。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行积累。二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教师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课外阅读,并把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养成积累的习惯;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积累。比如,收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与人交流等,都可以接触到一些新鲜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奠定基础。
(二)积累言语活动经验
言语活动经验的积累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缺乏字词句、优美段落以及篇章等方面的积累,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阅读。同样,如果学生的脑子里没有相应的词汇、句式以及段式的储备,学生的语言建构也就很难形成。因此,在阅读课堂中,不能仅仅靠教师的引领,还要靠学生自己的反复诵读以及滚雪球式的多积累背诵一些优秀篇目。只有读得多、记得多,才能聚沙成塔、厚积薄发,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那积累语言与培养语感之间有何关系呢?只有把积累做扎实了,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词汇库”,才能逐渐将这些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
二、建立联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手段
语言积累作为学生语感形成的重要凭借,但也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这些语言大都是散乱的、零碎的。因此,建立联系是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主要手段。
(一)确定目标,分类积累
在进行语言积累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标——今天积累哪些内容,明天积累哪些内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能够根据积累内容对它们进行分类。比如,景物描写的、外貌描写的、动作描写的等。在具体类别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分类。比如,可以分为“修辞运用”“借景抒情”“民俗民谚”等类别。当阅读到相关的语言材料后,就可以自觉地把其归到这些类别中。
(二)建立联系,建构系统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见到好词、好句、好段落就抄录。这样的积累缺乏目标、缺乏分类,更别提建立联系与建构相应的材料系统了。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微型的识记系统,为不同的学生建构起有针对性的、实效性的个性化路径与方法。如,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同一诗人的作品进行集锦,就同一题材、同一类别的古诗建立阅读档案;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引导学生把运用方面的材料归为一类,把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内容分为一类。这样,学生积累到的语言材料经过系统的加工与整理之后,既系统又完整,对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自主品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关键
根据语境揣摩句意,运用学到的知识理解含义复杂的句子意思是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主要靠学生对文本的自主品读。因此,教师要敢于放手,为学生搭建自主品读的平台,让学生真正经历品味探索的过程。
如,在教學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草原》一课时,教师这样展开教学。
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草原很美。
师:能说说草原美在哪里吗?
生1:“那里的天空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给我的感觉很美。
生2:这段话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了草原上羊群与草地相结合的画面,这种画面是那么和谐、那么美丽,令人陶醉。
生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把草地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这个比喻句把草原的景色描写得美丽极了。
……
教例中,文本的理解是学生自主阅读完成的。从学生汇报的情况来看,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是细腻与深刻的。在这过程中,学生头脑中相应的语言积累被激活,促进了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升。
四、达成交际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的
达成交际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终极教学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建构与运用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怎样通过梳理与整合,把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与策略呢?可以通过读、说、写三方面来实现。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达成交际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在阅读课堂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说”被淡化、泛化与形式化了。基于语言建构下的说,应是在教师高质量问题引领下的说,应符合语言运用的规律,把语言训练与提升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说的品质。比如,在教学《望月》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望月》这一课为我们讲述了怎样的情境?”这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把这个大问题化为几个小问题来让学生说。这样教学,目的性更强,教学效果也更好。除了说之外,读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指向。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读中进行梳理与整合,以形成他们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在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还要借此对学生进行理解、分析、评价意识的培养,以帮助学生突破阅读的障碍,形成自己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在说与读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还需要通过写来进一步强化、提升,使学生的阅读经验、言语活动经验等最终都汇聚成为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综上所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视野下,走“阅读—写作”之路,已经成为目前语文教学的大势所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