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轩 陈超
摘要: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而传统教学运行管理机制显然不适应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研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的优化原则和方法,为提高高职艺术院校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3;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235-02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举措,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随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其教学运行管理的缺陷也逐渐暴露,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树立全员质量意识,优化教学运行管理机制,探索新时期下适应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的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职艺术院校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一、教学运行管理的内涵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线。教学运行管理就是根据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管理原则进行教学过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确保教学质量。教学运行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提高教学运行管理水平是提升高职艺术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和核心。
创新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就要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从教学运行管理的组织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管理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运行管理机制是否科学、有效,不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目前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本都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没有针对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因此,研究和分析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漏洞,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才能建构科学的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和实施策略,形成高职艺术类院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证学校持续稳定地发展。
1.传统教学运行管理机制不符合艺术专业特点。随着教学改革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大多采用“工作室”运行机制下人才培养模式,但传统管理机制从教学环节、教学组织、评价体系上很难根据工作室环境变化而改进,不符合艺术专业特点,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2.教学运行管理缺乏动态调整机制。传统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缺乏动态调整和完善制度,教学管理跟不上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的步伐。如工学结合、工作室运行等教学模式等都是在教学改革背景下衍生出的新事物,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从校企合作的视角出发,已经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3.实践教学环节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实践教学环节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使学生失去很多参与真实项目实践的机会,从而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影响了学校发展。
4.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对教师考核评价不全面,制约了教师的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的优化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的改革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有利于教师发展,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运行管理机制要有利于学生成才,为每个学生搭建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平台。要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研究探索中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实现个性化教学。
2.系统性原则。教学运行管理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结合艺术类专业教学规律,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控制、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管理等多个方面,按照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改革发展思路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找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运行规律和和教学运行管理的最佳结合点,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3.环境育人的原则。要注重艺术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和展示平台,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加强企业文化和学术氛围的建设,以工作室为载体,将教学环境营造为企业工作环境,使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4.动态调整原则。要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从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考核评价方式等实现动态调整,以适应艺术专业特点和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四、优化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形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管理特色
1.构建三级教学运行管理组织体系,优化教学运行管理机制。以我院为例,教学运行管理实施三级分层管理模式,包括学校、二级学院(部)、专业系三个层级,对教学运行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共同进行跟踪管理和质量监控,保证教学运行管理覆盖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转,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良性循环。
2.搭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生源状况和艺术专业特点,要妥善处理好企业岗位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如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搭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平台课程培养学生专业通用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模块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基于模块课程的灵活性,可以面向社会急需的就业岗位及时进行调整,促进学生零距离就业。让学生在工作室体验真实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有效保障了“工作室运行机制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高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3.实施三元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校企“共管”的育人机制。如我校建立了由学生、同行教师、外聘教学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从专业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质量、企业(行业)标准等不同角度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控,形成基于教师发展的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三元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即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评价、以校内专兼职督导为主的同行评价、以外聘教学专家和企业专家为主的社会评价。通过三元结合,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校企“共建共管”的育人模式和教学运行管理行机制,从而突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4.加强教师规范意识,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基于艺术专业的特点,我校通过开展教师执教能力训练专项活动作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即从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入手,对教师进行执教能力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规范意识和执教能力的整体水平。
5.完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内涵建设。完善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是保障教学正常运行的基本准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就是要依据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运行管理机制优化原则,探索切合艺术专业教学规律、灵活多样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形式和考核评价方式,并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室运行机制相适应。切实发挥制度建设对教学运行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另外,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不只是制度完善,更重要的是落实。由于教学运行管理业务繁杂,涉及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这些常规性业务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联系。因此,我们对所有业务环节,逐一进行分析归纳,制定出业务管理流程图,实现流程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的原则,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
五、结语
教学运行管理是保障学校教学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要符合艺术专业的教学规律,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从而实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目标,提高高职艺术类院校教学管理水平,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蓬勃发展,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