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流空间流动模式研究

2019-04-23 00:52陈梅花
时代金融 2019年7期
关键词:模式

陈梅花

摘要:有关旅游流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旅游客流进行的,结合河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采用抽样调查统计分析法和制图法,剖析了国内旅游流在河南区域内部以及区域间的空间分布及流动模式,为河南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河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国内旅游流 空间流动 扩散 模式

旅游流的相关研究主要都是针对旅游客流进行的[1],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差异影响着区域旅游空间布局,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决定着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的利用率,进而影响到旅游地的发展[2]。河南省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旅游资源类型极为丰富(见图1)。本文通过剖析国内旅游流在河南区域间的空间分布及流动模式,以期能为河南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河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设计

本文数据来源于《河南省旅游统计年鉴》(2009-2018年)和2018年河南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2018年河南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是笔者以到河南旅游的国内旅游者群体为个案,选择了郑州、洛阳、开封、焦作、安阳、信阳、南阳7个旅游中心城市中的客流量相对集中、代表性较强的景区,以及郑州新郑机场、中国国际旅行社、青年旅行社、康辉旅行社、鹭岛旅行社等游客中心进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于2018年5—6月进行,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2份,有效率为88.2%。

二、研究内容

(一)国内旅游流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1.旅游客源地的空间结构特征。2018年抽样调查,国内的客源地山东、山西、河北以及经济发达的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占省外流量比重75%,国内总流量占比为41.2%,其他比重较大的有四川、重庆、江苏和浙江,均占总流量比重1%以上,其它省份比较分散,所占比重均在1%以下。其中山东省所占比重最大为5.2%;其次是河北省所占比重为3.9%;再次是北京市和湖北省,也是省外客源的主要市场,所占比重分别是3.7%和3.1%(如图2)。总体来说,流量比基本符合旅游流的距离衰减原理,而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流量比较大,说明河南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进而能克服距离因素影响。同时,河南国内客源市场相对集中在周边和经济发达省份,这种集中使河南的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不稳定,旅游旺季还可能使某些景点、景区超负荷运作,给环境和交通带来不少压力,同时也说明河南旅游市场尚不成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特征。在河南省内,由于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旅游流在空间上的分布从多年的情况来看,河南省18个地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接待收入排名前3的基本是郑州、洛阳和开封,从2010年以后,南阳、新乡、安阳、焦作、许昌、信阳、周口,特别是焦作的国内旅游快速增长,逐步影响着郑、汴、洛三地,使河南国内旅游流趋向均衡(见表1、表2、表3)。近年来特殊的旅游发展政策或环境也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各地市国内旅游的发展。如河南文化旅游节、新郑黄帝祭祖大典等一些大型活动的举行,再加上各地市举办的“当地人游当地”的活动等,使各地市国内旅游都得到快速发展。

(二)河南国内旅游流空间流动模式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省内游客游河南主要选择直游式空间扩散路径,即客源地—目的地—客源地,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省外游客游河南及离开河南后的旅游流空间流动方向。在回收的882份有效问卷中,选取省外游客填的446份问卷作为研究资料。

1.进入河南后的空间流动方向和路径。在对调查问卷整理后发现,占省外游客总量(446人)51.2%的游客仅游览河南境内的旅游景点,省外游客38.8%是从客源地直接进入河南的。最先抵达的城市是郑州、洛阳,分别占63%和22%,其次是安阳、南阳、开封、信阳等。没有直接抵达河南的省外游客,主要是从西安、武汉、北京、徐州等城市进入河南的,其中,从北京进入河南的。占没有直接进入游客的22.6%;从西安进入河南的,占29.1%;从武汉进入的,占23.4%;从徐州进入的,占6.2%;其它是从周边一些景区直接进入河南的。通过调查数据看出,大部分省外游客是从客源地出发,直接进入河南而后又直接返回到客源地,遵循的是客源地—目的地(河南)—客源地的旅游流流动模式。这说明河南旅游的吸引力和目的地知名度正在不断扩大,开始向终点型旅游目的地转变。

旅游流进入河南后,以郑州为主要集散中心,分别向西北方向的焦作、向西的洛阳、向北的安阳、向东的开封和向南的平顶山、南陽、信阳等地扩散(如图3)。总体来说,河南国内旅游流以闭合式空间扩散模式为主,主要有以下几种空间扩散路径。

(1)以郑州为中心的直游式路径,主要有郑州一洛阳一郑州、郑州一开封一郑州、郑州—安阳—郑州、郑州—云台山—郑州的扩散路径,旅游扩散流量分别占总流量的21.4%、16.7%、11.6%和10.1%。

(2)以郑州为中心的多站往返式路径,主要有郑州一洛阳一郑州一开封—郑州、郑州—安阳—郑州—云台山—郑州扩散路径,旅游扩散流量分别占被调查总流量的36.4%和20.2%。

(3)以郑州为中心的多站串联式路径,主要有郑州一洛阳一南阳一郑州、郑州一南阳-信阳一郑州扩散路径。

(4)洛阳、南阳旅游区域的多站闭合式路径,主要有洛阳一小浪底景区一白云山一洛阳、南阳—宝天曼—内乡县衙—丹江水库—南阳扩散路径。

(5)三门峡、南阳和信阳旅游区域的多站开放式扩散路径,主要有郑州一云台山一洛阳一三门峡一出豫去陕西,郑州一南阳一信阳一出豫去湖北等。这种少量多站开放式扩散路径多出现在几个与其他省接壤的地区。

2.旅游流离开河南后的扩散方向和路径。被调查的省外游客中,占比48.8%的游客结束在河南旅游后,其中59.3%的游客继续游览其他旅游区域,如北京、武汉、西安等城市及华山、武当山等旅游景区(旅游流流向如图3)。

综上可以看出:省会城市郑州是河南省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地,是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节点城市,辐射作用最强。洛阳、开封、南阳、焦作、安阳也是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他们之间旅游流的双向流动也比较强。同时,这些城市与省外的大中城市西安、武汉、太原、北京等互为旅游节点城市。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实证分析发现,首先,国内游客主要分布在交通条件好、旅游景点知名度高的地方,如陇海线郑汴洛黄金旅游线路、安阳殷商文化旅游区和豫西南地。要实现旅游经济一体化,政府应加强行政合作、聯合开发,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形成品牌旅游竞争力。

其次,来河南的旅游者其旅游目的地较为单一,只是为欣赏风光、增长见闻。当前,应积极培育扶持更多像焦作云台山、洛阳栾川重渡沟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自然景区,打造河南整体旅游新形象,实现河南旅游从单纯的自然旅游或文化旅游到自然与文化共存的转变。还应积极发展全新旅游产品,如利用郑州的区位优势开发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研学旅游等专题旅游,削弱旅游的淡、旺季,引导旅游流向有效的空间扩散,实现河南省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第三,河南应逐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尤其是增加景区内的高档购物和娱乐设施,设计更有吸引力的旅游商品引导游客进行消费。河南旅游交通条件虽改善不少,但游客花在交通上的时间成本太高,直接制约了游客的旅游兴趣。建议开通城际和主要景区之间的动车,缩短两地的旅行时间,加快游客的运转能力,使游客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享受旅游。

第四,河南省应加强与周边省份特别是与山西、陕西、湖北、北京等地旅游上的联合开发。例如,与陕西、湖北等地的优势旅游资源联合开发,使河南成为中原区域的旅游节点,形成区域旅游竞争力;多开通以北京一云台山为例的旅游专列,不仅能吸引旅游者,还能打造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还可与这些区域实施整体捆绑式营销策略,打造整体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

[1]刘自锋.河南省国内旅游流时空流动规律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董培海,李伟.2010年来滇国内旅游流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J].旅游论坛,2012,5(4):95-100.

[3]曹新向.河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结构分析[J].旅游论坛,2009,2(2):274-279.

[4]严玮.基于GCI下河南旅游流扩散方向与路径研究[J].市场论坛,2011(10):77-79.

[5]张奎.河南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空间自相关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5):74-80.

[6]河南省统计年鉴(2009一2018)[EB/OL].http://www.yearbookchina.com/navipage

(作者单位: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模式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