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花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开放、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探究和思考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同时,教师还应深刻理解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数学知识。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环境包括自然学习环境和师生之间的人际環境。要想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下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思维作用。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那么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措施,或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要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指导机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发挥作用。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机械地遵循教师的指导,没有时间独立思考,学生的大脑不活跃,逐渐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适当的提问和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以及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且指导学生复习和巩固已有的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们不明白[12]是怎么来的。于是笔者建议学生沿着对角线切割一个平行四边形,将其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就容易理解了。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大胆提问。
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种教学模式是否真正适用于各种内容的教学活动呢?这值得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结果证明,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追求积极的教学氛围,追求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课堂全程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导致课堂失控。因此,教师在组织合作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恰当的学习风格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运用数学思维,培养实践能力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应用于实践。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学习数学,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使他们所学的东西真正有用。“做中学”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即让学生将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对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它既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又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笔者将课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让每个人都观察图形;第二步是让每个人描述图形,说出图形的特征;第三步是让学生总结图形的特点。在这三个环节的教学中,学生理解了自主学习的步骤。
四、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衡量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充分体现的重要标准是学生在课堂上花了多少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占据了主体地位,那么就会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自主学习也就不复存在。教师需要放手,相信学生是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一定会在学习方面有所突破。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能力有信心,也给他们足够的自信,给他们足够的时间。
此外,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独立的学习空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的深化,教师需要迎合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例如运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并大胆说出来,与班级的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这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良好途径,也是学生自我探索的最佳选择。但在实际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引导方式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就需要一线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不仅仅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整个小学教学的重点。数学教师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参与、发现和主动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者单位:江西省横峰县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