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萍
摘要:乡镇文化站作为政府设立的组织管理职能部门,必须要切实的肩负起乡镇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发展职责,为推动农村地区群众素质、群众文化涵养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将针对乡镇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当前乡镇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阻力进行分析,以期研究出乡镇文化站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248-02
一、前言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但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乡镇群众文化力量相比城市群众文化力量来说,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促进乡镇群众文化发展,提升乡镇人民素质,已经成为当前乡镇文化站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乡镇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乡镇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发展中起的作用
(一)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乡镇文化站的责任便是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作为具有公益性的组织,乡镇文化站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应该积极的服务于群众,更是连接群众和政府的重要渠道。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可以唤起广大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更能够提升我国整体国民素质。在我党十九大会议当中,习总书记明确的提出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也为乡镇文化站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发展方向①。促进精神明文的发展可以不断的满足群众的业余生活、转变乡镇地区文化风气,并且可以通过舞蹈排练、大合唱等手段,有效的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切实的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二)有利于顺利实施群众文化活动
乡镇文化站的主要目的便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带动起广大乡镇、农村地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乡镇文化氛围,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展现自身才华、放松身心的平台。此外,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艺术技能的公仆,能够有效的调动起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结合当地村民的实际喜好,将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等内容,向群众进行传递。满足我国乡镇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群众文化开展的顺畅性。
(三)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历史为人类留下的瑰宝,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都在时代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继承和创新。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发展中,每个地区由于生活方式存在不同,都具备独特的地域文化韵味。例如,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更是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的坐落之地,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可圈可点的特色地域文化。积极的通过乡镇文化站的组织和协调,可以深入挖掘孕育在乡镇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切实的将传统优秀文化内容进行保护和继承。在组织与发展文化的同时,让广大群众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中来,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
三、当前乡镇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阻力
(一)乡镇地区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乡镇文化站发展群众文化的主要途径便是利用多种多样的服务、活动手段,唤醒广大群众对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感知。但是由于乡镇很多“村级活动室、青年之家、集体文化活动区域、体育館”等基础设施并未健全,导致了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发展缓慢的现象。即使一些村镇存在为群众们提供娱乐文化的场所,但是由于常年老化、欠缺修缮等问题,也名存实亡。由于乡镇、乡村地区文化交流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欠缺和落后,导致乡镇群众文化发展速度缓慢等现象。当前乡镇地区随处可见老年人谈天说地、搓麻将等现象,乡镇地区的一些青少年也学着网络、社会中不积极、不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发展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
(二)乡镇文化活动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
正所谓“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群众文化活动离不开当地的经济。若当地经济发展前景较好、当地人们较为富裕,则会自然而然的丰富自身的文化精神内涵;若当地经济较为困难,广大群众们整天为了生计奔波,那么群众文化也将无从谈起。虽然理论如此,纵观本镇乡村的文化建设工作来看,虽然一些乡村的经济水平较高,但是乡村往往会将资金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中,往往忽视了广大村民的精神明文建设和群众文化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启动资金较为匮乏,究其原因便是上级很多政策并未落实到位,忽视了群众文化建设的资金支出,导致群众文化发展缓慢的现象出现。
(三)乡镇文化站自身管理机制不完善
乡镇文化站对群众文化起到了领导作用,直接决定着群众文化的实际发展水平。但是纵观当前乡镇文化站内部管理机制来看,很多乡镇文化站内部管理机制存在不完善的现象,甚至很多地区会有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当前很多乡镇文化站都归属社会综合服务部门管理,而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往往还要肩负着工程招投标、党政办文书等工作,很难一心投入到发展当地群众文化的层面中去。此外,很多乡镇文化站的权责并未统一,文化工作有名无实。
四、乡镇文化站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管理机制
秉承政府政策和十九大精神,完善自身的监督管理服务制度。明确“上下班制度、活动室开放制度、考核制度、工作责任目标制度、激励制度”等各项工作内容。结合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将群众文化发展的任务落实到各个工作人员的身上。每名工作人员负责1个或者2个村的群众文化建设,将考核目标与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责任进行紧密的结合。健全激励机制,调动起广大乡镇文化站工作者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切实的保障群众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结合地区群众文化详情,制定出科学化的群众文化服务目标。秉承着“以群众为本”的服务宗旨,制动出乡镇文化站工作长远的方针。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革故鼎新”的服务理念,重视起基层文化发展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通过乡镇文化站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耐心负责的态度,促进群众文化不懈发展。
(二)强化政府文化建设职能
乡镇文化站是中央以及各个地方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体现,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注重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观念宣传,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地方政府必须要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政策,认识到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调动起财力人力物力等多种资源,积极的创办“乡村图书馆”、“乡村篮球场”、“乡村文化中心”、“文化之家”、“体育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切实的从政府层面上主导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工作,让广大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切实的解决农村文化薄弱的现象,并将群众文化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各个村中,使村委会也重视起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全力支持乡镇文化站工作。
(三)高效开展网络群众文化建设
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当下,我国乡镇农村地区已经积极的覆盖了互联网络。智能移动设备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乡镇文化站也已经基本完善了自身的信息化系统。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将网络的手段科学的运用到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当中。找准网络群众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为自身工作的基础理论,发挥出互联网的实际效率。创建“乡镇文化站微信公众号”、“乡镇文化站微博号”、“各村级群众文化交流群”。通过二维码扫描的形式,让广大群众们关注乡镇文化站的新媒体平台,定期在“乡镇文化站微信公众号”、“乡镇文化站微博号”当中推送具有先进性、积极向上的书籍、电影、美文,也可以定期的将政府惠民政策等内容,利用网络进行推送。切实的通过网络、新媒体的手段,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将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的道德内涵向广大群众们进行传播,确保群众文化的稳步推进发展。
(四)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想要积极的践行群众文化,就必须要让广大群众们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当中。乡镇文化站应该带头举办形式多样的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切实的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丰富广大群众们的业余生活,展现出群众文化的多姿多彩。结合不同乡镇农民的实际喜好,定期开展“村级诗朗诵比赛、村级广场舞比赛、村级大合唱比赛”。调动起各个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发展。此外,乡镇文化站还应该积极的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倾力打造“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品牌。例如,黄花塘镇依托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地缘优势,大力培植“红色文化”,建广场、修剧院、建队伍、编剧本、搞演出,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内涵,扩大特色项目优势。深入的挖掘乡镇自身的文化優势,体现出乡镇地区自身的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还应该继承并发扬当地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乡镇文化站的积极组织下,开展“传统文化入校园”、“传统文化接班人”等活动。切实的通过活动培养起群众们参与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在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同时,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五、结语
总而言之,乡镇文化站对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在顺利实施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继承并发扬了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乡镇文化站在实际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工作的责任,而且要深入的挖掘当前乡镇文化站工作存在的困难并及时的进行解决。在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强化政府文化建设职能。充分的利用网络和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当地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繁荣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