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与《道德经》中关于﹃道﹄的比较研究

2019-04-23 00:52周倩
牡丹 2019年9期
关键词:不争道德经二者

周倩 ??

《四十二章经》是一部早期的佛家经典;《道德经》是老子的思想精髓,它对于后来的道家思想影响深远。关于这两部著作的对比研究,本文主要从“道”的含义、“道”的内容、“道”的现实意义等方面展开,从而更能深入地了解“道”的渊源与传承的关系,也有利于两部经典著作关系的梳理。

《四十二章经》是一部佛教入门的佛家经典,它的语言简短通俗,有点类似于语录体,它的内容包含了早期的佛教思想;《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它的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关于这两部书的比较研究大多集中思想、戒欲等方面,关于具体“道”的研究很少。因此,笔者想通过对两部书“道”的研究,探究佛道两家之间的亲疏关系以及挖掘其思想价值。

一、“道”的含义

《说文解字》对“道”的解释是:“道,所行道也。”这里指道路。但是在《道德经》和《四十二章经》中含义就很丰富了,并不是简单指道路的意思。

《道德經》中“道”:因为现在学界对“道”的看法不一,笔者赞同陈鼓应的说法,他认为一是指实存意义上的“道”;二是指规律性的“道”;三是指社会或个人生活层面上的“道”。

《四十二章经》中的“道”主要指达到目的地的道路或指修行之道。其第二章解释“道”的意思是指通往涅槃(菩提)的道路,因此“道”也意味着佛教修成正果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广义而言,亦指趣向果之通路。

笔者对比二者发现,《四十二章经》中的“道”多与《道德经》中“道”的第三层含义(生活意义、社会层面上的“道”)的含义接近。

二、“道”的内容

通过两者文本的仔细阅读,本文着重从第三层含义即人生社会层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谦退不争”与“名声丧本”

《道德经》中的“道”,如第八章说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从不表现争强好胜的心理,并且水处在最低的位置,但是它最接近于“道”。这里的“道”表现为“不争”的精神。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这里的“道”也有“谦退”“不争”的含义。

《四十二章经》中的“名声丧本”一章云:“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这里的“声名”即名欲,指贪求声名之欲。

通过以上二者对比分析来看,《道德经》中的“不争”与《四十二章经》中教导人不要贪图世间的名欲,如出一辙,都是对于名利、声名、在世的荣耀看得不重要,只是《道德经》中倾向于告诫人们事情成功以后,不要一味贪求功劳与荣誉,而要守住自己的心,让自己尽快退身;《四十二章经》中倾向于劝解那些好名的人,那样不仅没有益处,而且深有过患。

(二)“致虚守中”与“处中得道”

《道德经》第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是曰复命。”这里的“致虚极”指的是达到空虚无物的极点,就是说要人们不存在任何功利的目的,不抱偏见。这里的“虚”指的是心灵虚寂空明的状态。“守静笃”是说笃定地保持冷静沉着,不急不躁,内心不轻易地被外界所干扰。另《道德经》第五章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说文》对“中”的解释为“中,和也”。但其实这里的“中”就是“道”,“守中”是“守道”的转化说法。这里指一种事物的整体稳定状态,不偏不倚。

《四十二章经》中的第三十二章“处中得道”,佛说修佛之人学习道应该将心调和到适度的状态,不急不躁,那么道就自然而然能够得到了。这里认为学道应该以调和安适为主,不急不缓,保持镇定自若的心情。

因此,可以看出二者的联系是很强的,这里的“道”其实引申为“中”,就是劝诫人们要保持内心的镇静与安乐,做事情要不急不缓,这样才能做到达到“大道”的境界。区别在于《道德经》里的“中”多指社会政治层面的,社会稳定,国家安宁。那么“道”的内容在这里就可以引申为“中”;而《四十二章经》的“中”引申为“道”,多指个人内心层面的中和平静、不急不慢的状态。

(三)“心寂欲除”与“圣人无心”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云:“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这里的“常无心”指的是没有任何的私心欲望、主观意见。《荀子·解蔽》中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以百姓心为心”指的是要以百姓民众的心思意念当成自己的心声,也就是以心换心,把民众看得至关重要。

《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一章云佛说要想断绝淫欲,与其断除男根,不如断了自己的心,让自己断绝去想,并说心是掌管一切的,如果心停止了,那么其他的就不会再想了,佛所偈语的大意是当心生邪意时,都是思想在作怪,如果让心寂静停息了,那么离“道”就不远了。这一章写明了身、口、意三业都是由心所造,应从心上止息,而不可从身上强制止息。其强调心的作用很大,要克制自己的内心。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发现《道德经》中的“心”多指社会政治层面上的意义,认为不要带有个人的偏见和欲念去看待事物以及对待百姓;不以主观地去判断是非好恶,要敞开心扉地接纳百姓的意见,以民众为主。《四十二章经》的“心”是从自身说起的,要克制断绝自己的欲望及意念,并认为掌管好自己的心就是掌管好了一切。因此这时的“道”就转化为“心”的含义,二者是有联系的,都是要求消除自己的成见和欲望,达到一种寂静平和的状态,只是一个倾向于内心的静,一个倾向于拥有一颗平

等的心。

三、“道”的现实意义

(一)“不争”——安身立命

这个词语出自《道德经》,但是《四十二章经》里也提到的“不求于声名”,其实和“不争”的内涵是相类似的。在今天看来,就是要舍弃自己的私利,不谋取自己的好处:越是为他人着想,自己越有成就;越是给予他人,自己拥有越多。在今天的社会,能做到“不争”(不争名、不争利),懂得收敛,不能不说这确实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准则。

(二)“守中”——政和民安

《说文解字》:“中,和也。”这里的“中”蕴含了“道”的含义,因此它在现世看来有独特的意义:一是政治上的集中统一。居中治要,执一统万,统驭全局,掌握最高权力,这些性质都可以蕴含在“守中”的概念里。二是做事情以及待人处事不急不躁,像孔子讲的“中庸”原则,不偏不倚,折中处理。三是政治和洽,社会和谐。因为“中”的概念是建立在事物和谐稳定的基础上。

(三)“心静”——精神丰足

上文已谈到二者对于“心”和“静”的区别和联系,“心”与“静”都是道的根源。“心静”的根本在于自己能否管住自己的内心。从个人层面讲,“心静”可以做到不被外在的环境所搅扰,也不轻易地随波逐流,能做到精神的丰裕与满足;从社会层面讲,就是整个社会不会轻易地被外来的文化所同化,有自己的独特性,保持本土的特色不至于灭亡。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周倩(1994-),女,四川攀枝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唐宋文学。

猜你喜欢
不争道德经二者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不争的函谷古道
不 争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