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流动性风险分析

2019-04-23 01:17李岩
时代金融 2019年8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李岩

摘要: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与风险的管理控制息息相关,金融是国家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前提和保证,而国家的金融安全则是维护一国各个层面安全的重要防火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突飞猛进以及金融一体化的紧密性日益深化,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和防控显得尤为重要和日益紧迫。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共同压力下,风险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联动性、传染性、隐蔽性、危害性等特点,我国金融领域正处于危险高发期和风险攻坚克难期。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的控制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控制,越来越成为中国由大变强、掌握世界重要中心地位的关键。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是指对于各种影响金融的变量例如流动性、信用等造成真实值偏离于其正常范围的不确定性的一种表述。由于金融的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和金融市场的不完全,金融风险因其独特的隐蔽性而被众人所诟病。金融风险管理既包括识别金融风险的控制管理工具和技术方法的使用选择,也包括风险处置方案对策的应用评估及后续的风险管控等涵盖整个金融风险发生过程。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开发和解读已经不局限于运用数学模型对数据本身的研究,而是更加深入挖掘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信息和精确反映事物。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用最低的成本实现金融主体和经济金融环境的最大安全化。金融风险管理作为维护市场的缺陷的补丁和防火墙非常有必要。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分为几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重视资产的流动性,产生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70年代注重通过主动负债来扩展资产业务的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采取的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考察对资产和负债的综合影响的资产负债风险综合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主要通过运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诸如期权、期货等新型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以及金融技术来对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设计开发、创新重组,对金融领域的风险进行定量化、模型化、产品化、市场化、复杂化和科学化的金融工程管理阶段阶段;最后是全面风险管理阶段,由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大量开展而导致金融风险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且更具有关联性,需要全面综合考虑银行面临的各种金融风险,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全面地进行统一协调的通盘风险管理。具体来看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商业银行处理风险缺乏相应的经验和观点,理论基础薄弱。直到1997的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政府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意见的举办,风险管理才真正被提上议程。

1.定性分析方面。王理华(2013)、下立华(2015)也将我国与国外商业银行进行了对比,指出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没能覆盖全部业务,存在一定的漏洞,同时内部控制存在问题。虽然上个世纪便提出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但体系的建设仍然存在制度上问题王超(2014)。马秀东(2016)将人才提到新高度,认为具有金融风险控制的人才能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程度。匡慧慧(2017)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指出应在管理模式、组织机构、人员素质等方面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2017年11月25日,中国金融风险管理高峰论坛举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项目内部责任教授刘霄仑发表了中国金融业CRO胜任力模型。

2.定量分析方面。卢铁乔(2011)使用因子分析方程得出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九个影响因素。刘青(2015)借助RA0C模型提出数据处理对风险管理的影响。秦洪军口(2016)进行了综合分析,选取5大类12个指标进行定量检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风险管理理论较为完备成熟。但国外的金融市场与国内的不同,马科维茨奠定了整个现代金融体系内风险衡量的基石。其研究出投资组合理论,此外还有莫顿模型。国外研究除了理论的构建外,对定性指标也有很深的探索。比如美国信孚RAROC指标、美国银行的量化风险模型等。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为风险的重中之重。一旦出现流动性紧张,则意味着对整个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环境都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深入,利率越来越反应金融市场真实供求的利率水平,银行单纯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所获得的利差将不断收窄,加之“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实现融资的新渠道与新模式将吞噬部分银行存款规模业务。《巴塞尔协议》第三版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新增了资本上的要求。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也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机构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注入到股市、房地产行业及其他高负债行业。今后金融监管趋势会越来越严,有效支持去产能和去杠杆,这对流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银行的流动性是说商业银行必须保证足够的资金应对客户提取存款现金、合理的贷款需求以及自身的日常开支需要的能力。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一直致力于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和控制上面严格执行,但仍然面临管理经验不足、流动性时常紧张短缺的问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时常表现出不科学、不合理的状态,分布在资产负债上的期限错配問题突出。

四、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衡量指标解读

我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自2016年一季度开始,存贷比披露口径改为境内口径,与之前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第一,存贷比率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基本衡量尺度和核心指标,反映银行存款贷款的比例关系和资金运用状况。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满足监管要求但已经接近监管红线,反映出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水平有缺乏好的自我平衡,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存款比波幅增大,资产负债结构脆弱,另外虽然存款规模大于贷款规模,且都出现增长,但存款的增长乏力,存款增长动力缺乏。

第二,流动性比率在35%以上为较好的流动性。我国的流动性比率明显高于监管要求的标准,一直在40%以上,整体呈上升趋势,流动性宏观可控。

第三,人民币超額备付金率是反映商业银行在正常可用资金外其他方面的应对保证存款计提、贷款发放、日常贷款需求以及资金清算的能力。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处于下降趋势,3%说明有充足的流动性,2%是银监会指标的最低要求。人民币超额备付率逐年下降且有降至2%以下,反映出金融市场的流动较差。存贷比和流动性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存贷规模的影响,存贷比的效应明显弱于存贷款规模的效应,且市场上流动性资金的余额不足。

第四,流动性覆盖率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指标特别是存贷比指标的地位。2017年流动性覆盖率均在120%左右,反映商业银行应对保证存款计提、贷款发放、日常贷款需求以及资金清算的能力,反映了流动性整体稳定。

综上所述,近十年的商业银行的整体流动性风险综合可控,各项指标都满足银监会和央行的监管要求,但是仍面临较为突出的流动性压力。2009年后,我国经济经历了次高速增长期,特别是2016年GDP增长6.7%,表明我国经济已经告别青春期发展阶段。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国经济政策总基调“稳中求进”下,我国将进入经济发展的攻坚克难期。

五、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态势正处于攻坚克难期,受全球经济危机后续影响,虽然GDP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增速已经逐渐放缓。发展的新阶段,商业银行不再仅仅依靠于存贷利差,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的开展更增添了流动性管理的挑战性。同时,网络和金融的结合也吞噬了银行的业务,加之我国处理风险经验不足使流动性更难以把控。种种指标表现出我国经济现在面临着趋紧的状态,在宏观经济的引领下,我们要做的是严防死守,不给潜在的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风险留一点儿破笋出土的机会。面对着商业银行由之前的流动性过剩向流动性短缺的态势转变,以及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召唤,如何应对下一步的流动性问题迫在眉睫。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当在大环境的前提下搞好运作,大环境下加强对宏观经济环境的研究预测和对经济政策的解读,做好制度上的把控和调整。当前经济运行处于攻坚克难期,各机构、各部分的互助合作、协同进行尤为必要。第二,紧紧跟随货币经济政策的步伐严格执行相应政策,增强主动管理意识,特别是增强对资产、负债的管理特别是增强主动性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同时保持适度的、科学的流动性缓冲。商业银行要作为主力军增强主动性抓紧防控的线,拽紧防控的绳。第三,建立更加专门化、科学、合理的流动性风险防范、管理控制和治理的金融管理技术方法和组织结构。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度量和预测工具。第四、关注事前预防和预警机制,在预防方面做好准备,在预警方面加足马力,建立紧急预案处理机制,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共同压力下,风险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联动性、传染性、隐蔽性、危害性等特点,我国金融领域正处于危险高发期和风险攻坚克难期。流动性风险的防范是重中之重。商业银行要时刻关注、防范并管控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防止流动性风险的发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一个健康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邱国清、周洪波:《商业银行要防范流动性风险》[N],金融时报,2011(9).

[2]陈道富:《提高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机,《焦点时空》,2011(8).

[3]贾墨月、叶新年、陈永健:《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11.

[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Z],银监发[2014]127号文.

[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习,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9号.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