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耘天 赵影 李佳晨 韦露 许淼
摘要: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传统金融扶贫的弊端逐渐显现,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则为我国的扶贫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与道路。基于此,本文以安徽省阜南县为例,梳理传统金融扶贫的弊端和互联网金融扶贫的优势,结合实际以“互联网金融”为核心进行模式创新,并进一步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助力当地实现脱贫,从基础设施建设、知识普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各个主体间的合作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精准扶贫 模式创新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扶贫攻坚工作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出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而金融扶贫则一直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一系统性工程的主力军,它能有效带动贫困地区的资本流动,帮助完成资本积累,为贫困人口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推动“造血式”扶贫的发展。但是随着贫困人口越来越少,扶贫攻坚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以各类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为金融主体的传统金融扶贫渐渐不能满足扶贫工作对精准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作为行业新秀的互联网金融凭借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势必会成为扶贫攻坚工作的生力军。在这几层背景下,如何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以弥补传统金融扶贫的缺点,从而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展开,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
基于此,本文选取安徽省阜南县为例,为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阜南县隶属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中上游结合部北岸,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但由于工业发展落后,阜南的经济发展一直滞后,目前仍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均GDP处于全省倒数行列。在2017年安徽省县级GDP统计中,阜南县GDP总额达161.8亿元,位于全省第41名,而人均GDP僅有13840.89元,位列全省倒数第二。简单来说,阜南县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贫困大县。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①根据在阜南县的调查,分析传统形势下的金融扶贫存在的困难与缺点;②通过与传统金融进行比较,研究互联网金融扶贫具备的优势;③结合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阜南县的实际情况,探索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型扶贫模式;④基于上述内容,为了互联网金融扶贫可以实现理想的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二、传统金融的弊端
通过在阜南县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在当地实施金融扶贫存在如下三个弊端:
(一)资源配置效率低
首先,用于扶贫的资金一般通过政府各个部门层层下发,容易产生拨款不及时现象,扶贫资金长期滞留在政府部门,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在扶贫对象选择方面,一般在担保、信用、能力等方面表现较好的贫户容易受到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偏爱,而在这些方面比较差的贫户很难获得金融支持。换句话说,传统金融的扶贫模式在对象选择方面有所侧重,这使一些弱势贫户难以获得金融支持,从而导致扶贫效果不佳。
(二)违约风险高
贫户在获得扶贫资金后,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完全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因为贫户大多缺乏投资经验,且专业知识相对匮乏,很容易出现投资不恰当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多对贫户所处行业不够了解,无法对资金流向进行准确判断。在贫户出现经营赔本、投资失败的情况后,无法对所获融资进行偿还,从而造成违约现象产生。因此,在传统金融扶贫模式下,贫户投资情况不够透明,违约风险较高。
(三)助长贫困户惰性
传统金融扶贫模式侧重于资金的“给予”,在投资项目的设计方面重视度不足,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的引导,贫户很难利用资金有效创业并产生良性循环,因此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反而容易助长贫户惰性。在传统金融扶贫模式下,扶贫效果难以长期维持,贫户容易产生“等、靠、要”心理,缺乏主观能动性,不仅难以彻底摆脱贫困,反而容易出现“返贫”现象。
三、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一)平台优势
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可通过互联网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功能建立实时监督、长期追踪的扶贫平台。首先,在贫户端方面,扶贫小组开展到村、到户的数据采集工作,对贫户的家庭人口结构、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收入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后记录在贫户管理平台。在这一平台的基础上,针对每个贫户进行贫困分析,测算每户家庭的贫困程度并分析出致贫原因。除此之外,还要对每个贫户进行脱贫情况的长期追踪和记录,找出针对该贫户的有效脱贫手段,并根据脱贫趋势对未来脱贫情况加以预测。其次,在管理端方面,扶贫小组针对各个贫户的贫困指标及贫困原因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并根据方案估算出所需借贷资金数额及使用年限。最后,在投资端方面,扶贫小组将各个贫户的脱贫融资方案公布在投资平台,信息公开透明,投资者们通过浏览扶贫投资平台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渠道,投资者在完成投资以后,还可通过平台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二)低成本优势
1.空间成本优势。一般情况下贫困地经济情况比较落后,金融机构分布数量少、密度小。贫困户若想要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往往可供选择的机构少且审核难以通过,而互联网金融能够突破传统金融扶贫的空间限制,通过建立互联网扶贫平台,将相隔千里的贫困户和投资者联系起来,大大降低了交易的空间成本,使贫户足不出户便可轻松融资。
2.时间成本优势。互联网在带来空间优势的同时,也为融资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通过互联网平台,贫户能够随时进行融资申请,社会投资者也能随时进行投资选择,把握投资的最佳时机。除此之外,投资者资金流向也很灵活,可以随意转入转出,并能够随时查看投资收益,打破了传统金融业务繁琐流程和手续的限制,能够高效吸收大量社会闲散资金。
3.交易成本优势。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大大节约了金融机构的业务成本,也间接节约了客户的投融资成本。
(三)信息优势
互联网技术在为扶贫提供平台的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信息优势,传统的金融机构通常依赖信息的硬性传播,其信息传播不仅速度慢而且传播范围也窄,而互联网利用其网络的交互性和大数据集合优势,能够大大缓解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进而使信息成本大大降低。互联网可以高速处理海量信息,投资者通过平台检索、排序等功能,能够快速高效地找到满意的投资项目和投资对象,进而降低信息成本。
(四)风险控制优势
互联网金融能够快速获取贫户的各类信息,信息来源广、真实性高,通过对这些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可以对各个贫户进行信用等级评级,并将各个农户融资项目的相关信息及时披露出来,以供投资者参考,帮助投资者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和投资对象。信息公开透明,投资者能够清楚地了解资金的流向,并可随时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如果发现资金的使用不当,可随时申请资金转出,这使投资者的管理控制权得到保障,能够有效降低风险。
(五)可持续性优势
传统的金融扶贫属于“输血式”扶贫,这种扶贫模式不仅发展速度缓慢,且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特点,治标不治本,容易导致“返贫”现象,只能解决贫户的短期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贫困,并且容易助长贫户的惰性。而互联网金融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模式,为每个贫户量身定制脱贫项目,不仅能够为贫户产生持续的现金流,更能使贫户参与到产业链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通过创业助力脱贫,摆脱以往“坐等靠”的惰性,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型扶贫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智慧农村
阜南县素有“名优特产县”、“天然资源库”之称,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中国柳编之乡、全国唯一的农业(林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县,而且贫困人口几乎都是从事农牧林业的农民,所以发展农村、振兴乡村是阜南扶贫的重点、难点。政府联合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利用供应链技术、小微贷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建立起一套涵盖贫困户个人征信体系、生产耕作管理与反馈等于一体的智慧农村模式,一方面帮助贫困户科学地进行农林牧业的生产活动,实现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帮助互联网金融平台有效地降低风险,避免贫困户因为规模小、有效抵质押物不足、贷款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致使金融机构不敢放贷。同时,农林牧业的科学发展也能形成辐射作用,极大地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以农家乐为首的旅游业的发展,提高社会总需求,进而使得贫困户实现脱贫。(图1)
(二)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
在农村互联网金融方面,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京东旗下的京东金融已经推出了针对农民的经营性和消费性的贷款,并且与电商平台、农业公司等还正在慢慢地整合成一条完善的供应链。
首先,農户从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贷款,利用贷得款项在电商平台上直接购买农用器具,跳过零售商这一环节,帮助农户节约成本。
然后,农户丰收的时候可以将农产品直接放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如果物流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出售给当地的农业公司,再由农业公司通过线下或者线上的方式出售给消费者,加速农户资金回流。
而农业公司作为扶贫链中的一环,除了收购农产品外也可以向他们提供优质的种子或农用设施,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可以为这些公司贷款来购买农户手中的农产品,加速资金流动,既帮助农户实现脱贫,也让公司实现盈利。
通过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的扶贫模式,不但可以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销售价格,自食其力摆脱贫困,还能带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交通要道,实现物流的畅通无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图2)
(三)城市—农村P2P借贷
传统金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资金难以从城市流向农村,而互联网金融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互联网金融平台将城市里居民的小额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利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介质,精准投放给有需要的农户,打破时空限制,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帮助农户脱贫致富。而对于支持扶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及居民,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以减少他们的风险。
(四)互联网保险
作为扶贫重点的农牧林业受天气、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存在较高的风险,一旦上述因素发生不利于农户的波动,就有可能造成农户返贫。对于传统保险公司来说,由于贫困地区位置偏僻,成本较高,少有保障贫困户收益的保险。而通过互联网的渠道,金融公司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模型,可以开发出适合贫困地区的气候险、灾害险、信用险等涉农保险,保障农户收入。比如农户在向互联网金融平台申请贷款的同时,向具有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公司申请损失保险,一旦发生意外导致农户不能正常还款,则由保险公司代为偿还,既可以降低平台的风险,又不会让农户因为一次意外背上大量的负债,减少返贫现象的发生。(图3)
(五)互联网金融+企业
贫困人口主要包括缺少启动资金和缺少就业机会两大类,对于前者可以通过小额借贷帮助其进行生产活动,摆脱贫困。对于后者,则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向当地的企业特别是支柱企业进行贷款,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创造就业机会,为贫困人口提供工作。而企业可以有效利用贫困人口较低的人工成本和闲置的土地资源,再加上得到的贷款,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提升市场竞争力。而企业所得到的收益也会反哺给贫困人口,双方形成良好的循环,既可以实现脱贫,又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五、政策与建议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它在扶贫攻坚任务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其信息处理效率高、覆盖面广、成本低廉、发展迅速、打破时空限制等诸多优点,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金融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大水漫灌”的问题,实现“精准滴灌”,真正地改变贫困户与金融机构之间供需不协调、资源配置不匹配的现象,从而丰富农村的金融服务方式,完善残缺的金融结构,助力构建一个完整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而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阜南县需要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一)完善阜南县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互联网金融扶贫来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点是通信设施建设,二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交通运输建设。首先,宽带普及和4G网络覆盖是推进互联网金融扶贫的必要条件,而阜南县龙王乡、公桥乡等贫困地区在此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与城镇地区相比差距非常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准扶贫的开展。当地政府应该积极联系通信公司,对贫困地区的通讯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扫除网络信号盲区,扩大覆盖范围,将农村的发展帶上信息高速公路。其次,在我国农村虽然像农信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的金融机构较为普遍,但是在阜南县其辐射范围有限,使得贫困地区严重缺乏金融分支机构、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虽然互联网金融平台对线下的要求不高,但是一个完整的金融组织机构有助于推进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所以政府也应该推行相关方面的政策,扩大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的覆盖范围。最后,金融始终是为实业服务的,脱离了实业的金融就是空中楼阁。要想富,先修路,贫困的首要原因就是落后的交通运输系统阻碍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掣肘。互联网金融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为贫困地区带来资本,带来生产力,但是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运输,社会生产力就会产生巨大的浪费,造成农户个体和当地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在完善通信设施建设和金融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同步推进交通运输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让交通运输成为分阜南县贫困地区的短板。
(二)普及互联网、金融和法律的知识教育
当前我国互联网的监管力度依然不够,诱惑较多,对于贫困人群来说,由于缺乏互联网应用能力和识别能力,很容易遭遇到网络诈骗等负面影响事件,阻碍扶贫工作的开展,所以应该全面展开互联网的宣传与普及活动,提高农户对于互联网的熟悉程度和防骗意识。其次,农户对于金融的认知程度也近乎于零,本来理解传统金融业务就是一件难事,适应与熟悉互联网金融对于他们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为了推进互联网金融扶贫得以顺利进行,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通力合作,加强、引导对农户的金融知识的教育,帮助并鼓励农户接触与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提高他们风险识别的能力。最后,还要强化农户的法律意识,改变目前落后地区法律知识普及滞后的现状,让农户明白自己通过互联网金融可以得到哪些权利,又要履行哪些义务,避免农户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同时还能降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经营风险。
(三)加速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农户获得互联网小额贷款的能力。目前贫困地区贷款难是因为农户抵押物少,金融机构担心风险过大,而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牵头和主导,联合金融机构,在广大农户的配合下才能顺利推进下去。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要搭建平台,出台征信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农户信息资料采集、等级评定等合法程序,同时要避免监管多头,将各个部门的相关信用信息集中起来,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数据平台,扩大征信系统的服务范围。另一方面要落实保障,对于信用良好的农户优先享受互联网金融平台带来的好处和便利,给予利率优惠、增加额度等激励措施,打造诚实守信的榜样,调动农户争当信用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他们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而对于违约的农户则大力打击,给予停止信贷、减小额度、提高利率等惩罚措施,起到震慑作用,以打造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四)加强地方扶贫主体与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的合作
推进互联网金融实现精准扶贫,地方扶贫主体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作必不可少。首先,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与他们的对接,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优化其针对农户的金融产品,提升扶贫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凭借其注册、资源和网点优势,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扶贫产品提出建议,减少平台承受的风险,提高平台的专业性。其次,地方政府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进入提供便利,从而提升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覆盖面;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凭借其庞大的数据库规模和征信系统,又可以为政府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提高帮助。最后,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给贫困地区的大型企业发放贷款,既可以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为贫困户创造工作岗位,又可以推动贫困地区建设完善的金融体系,降低整体的系统性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方胜,吴义勇.互联网金融在金融扶贫中的角色定位[J].农村金融研究,2017(03):56-60.
[2]黄国平.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与金融扶贫发展[J].银行家,2017(9):128-130.
[3]廖子贞,蔡洋萍.互联网金融助力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的SWOT分析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7):114-116.
[4]林成.互联网金融助推乡村精准扶贫[J].智库时代,2018.(21):65-66.
[5]零壹智库.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与实践[R],2018.
[6]蒙龙光.基于“互联网+”农村金融供需分析——以甘肃省扶贫工作为例[J].经济师,2017(8):172-176.
[7]王刚贞,吴徐.基于电商平台的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研究——以京东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5):23-28.
[8]王军;吴海燕.“互联网+”背景下精准扶贫新方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12):111-114.
[9]王慧敏.浅析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传统金融模式和互联网金融模式[J].山西农经,2017(10):3-4.
[10]闫世达,钟成春.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分析及路径探讨[J].黑龙江金融,2016(07):27-29.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