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琪
摘要:普拉提是国外舞蹈院团流行的舞蹈辅助训练方法,而国内舞蹈院校对普拉提课程的设置寥寥无几。作为舞蹈辅助训练,普拉提不仅能够增强舞者身体运动整体性,提高身体的可塑性,其生动的意象提示能够激发动作能量,对舞蹈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普拉提;舞蹈训练;作用
中图分类号:Q642;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090-01
一、前言
普拉提作为一种身心训练的实践方法,不同于传统地健身运动专注于纯粹的肌力训练,其背后身心学理念的支撑,科学有效地调动舞者自身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仅了唤醒舞者的肌肉活力,更激发了身体知觉。
二、增强身体运动的整体性
普拉提垫面动作针对身体特定的肌群进行训练,能解决舞蹈基训课上容易忽略之处,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在芭蕾基训课中,舞者为了让站一位时腿转得更开,往往通过脚掌“借力”牢牢扒住地面,让脚位呈现出“一字”的假象;又如完成d6 veloppe s时,过分依靠股四头肌,骨盆后倾以及倾斜上身来完成动作。通过“粗暴”的手段来达到完成动作的目的,过分注重外部形态,误以为动作仅依靠某一个关节部位独立完成,而忽视了身体运动的整体性。肌肉与关节之间长期地代偿工作,为损伤的发生埋下伏笔。
普拉提垫上练习以躺、卧的姿态为主,对身体排列的严格要求,使身体惯于“借用”的外力消失无踪。从人体运动力学来看,卧姿状态下有更多的肌肉参与运动。卧姿需要克服自身内在的阻力,身体也将受到更为强烈的刺激。普拉提对身体运动整体性的意识增强,体现在“小环境”,即肌肉与关节之间的交叉配合,动作的产生不是特定肌肉的单独运动,而是肌肉群的协同工作;亦体现在于“大环境”,即强调身体左右依次轮流运动,能逐渐矫正舞者在舞蹈训练中,惯于使用同一边而造成的肌肉力量不均衡的不良习惯,让身体处于平衡的运动状态。
三、提高身体可塑性
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各自其独特的审美标准,舞种问的融合碰撞,对舞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舞者对不同舞种的驾驭能力越强,其发展及创造地可能性就越大。而舞蹈专业的细化己然将舞者框定在特定领域内,单凭借某一特定舞种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不能顺应舞者自身发展的需求,若以不同风格体系进行训练又不切实际,作为辅助训练的普拉提则能为舞种间的隔阂搭建桥梁。
普拉提强调通过身心结合,达到对身体的有效控制。普拉提身心结合的理念对舞者有着独到的作用,通过普拉提的练习,舞者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既能针对各专业所需的素质进行训练,又不被烙上风格的印记,大大提高了舞者身体的可塑性。
宏观角度而言,许多动作与舞蹈基本训练的动作结构、功能与目的不谋而合,对舞蹈训练起着补充和辅助的作用。
微观角度而言,普拉提训练的全过程无不体现着动作与四者的关系,即呼吸对动作的贯穿、意识与动作的融合、控制对动作的“管理”、想象对动作的启动。
普拉提不仅是运动中枢支配身体的机械过程,更是专注地意识产生的结果。当舞者获得善用呼吸,善于控制、调动意识,并激活想象的能力,身体肌肉能力便能获得一把万能的钥匙,去开启不同舞种世界的大门。
四、运用意象提示激发动作能量
在舞蹈教学中,老师如复读机一般极力地喊着“收紧、放松、幅度、使劲”等动作要领,但学生无法第一时间意识到错误,反而在老师含糊不清地口令中不知所措,导致情绪紧张肢体僵化,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不少舞蹈老师将学生看做木偶一般,从头到脚硬生生地“掰”成老师想要的完美造型,这般“一次性”的动作对学生来说毫無价值。
不难看出,整个教学过程过分注重外在肢体动作和画面感,忽视了动作本身内在的过程,忽视了舞者身体及意识的反应,以及舞者内在心理与外在肢体相协调的关系。
普拉提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引导练习者运用想象进行训练。譬如,对大腿内侧肌的训练,通过“夹红烧肉”的生动比喻引导练习者调动肌肉活力,缓解肌肉不必要的紧张与消耗,动作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了身体各部位的使用效率,进而达到动作训练目的最大化。因此,在舞蹈训练中,利用好想象对于动作的引导作用,是让舞者和教师双方都获益的好方法。
五、结语
普拉提的启示在于,舞蹈身体训练不能局限于经验式、模仿式教学,而应通过引导的方式激发舞者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体验动作,感受和控制身体细微的反应与变化。普拉提无疑是舞者舞艺更上一层楼的台阶,是舞蹈教学方式及思路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