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新
【摘 要】 初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同样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阶段。可实际教学中,学生碰到数学问题时不敢、不会提问,造成数学学习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长久下去,会导致学生不积极提问,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因此,文章当中将具体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生提问能力 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广,开始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课堂提问对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数学能力有较大的作用。学生通过提问可以解决疑问,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非常必要。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为了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提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主动提问。例如,教师在进行新课讲授前为学生们讲一个数学故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另外,在讲课前,先让学生们进行有效的预习,提出与本堂课内容有关系的问题,促使学生找寻答案,能够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进行解决。与此同时,教师要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用平等的态度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行为,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即便他们提问的问题比较浅显,也不要批评,而是要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不惧怕提问题。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如此一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提問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二、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生活当中的案例展开教学,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印象。教师要按照生活当中存在的数学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当中的案例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了解数学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愿意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方面的内容时,教师能够通过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直观地呈现出一群老爷爷们正在下象棋的场景,播放出整个象棋盘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这进行提问,良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之后学习数学知识带来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讲解这方面的知识点时,综合生活当中发生的案例,采用多媒体设备与图片制作工具,准确的制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案,激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
三、传授正确提问方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初中生受到自身认知水平与所学知识的影响,若不能良好地掌握提问方法,无法掌握好提问的切入点,就不能提出具有高价值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当中积极主动的提问,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就需要重视为学生们传授正确的提问方法,让学生可以提出具有真正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出学生的提问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学生们才能够进行提问。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提问方法的指导,培养出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扩大学生提问的范围,让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再只是局限在数学公式、概念等方面。学生掌握正确的提问方法后,才可以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出学生的提问能力。
四、合理评价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讲,由于初中生受自身知识结构与思维水平的影响,在课堂当中所提出的问题有可能不具备教学价值,所以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评价,及时地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来促使学生大胆进行思考。教师要激发出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要为学生提供正面的评价,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可以更主动的提出自己更多的看法,增强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从而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培养出独立思考的意识。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们可以主动展开学习,不仅能够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带动全体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知识。教师在评价当中要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多展开思考,培养出学生的提问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比较多,教师要做好上述文中所提出的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利用生活中的案例、传授正确提问方法、合理评价学生提问的方法,实现激起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提出以及解决问题的兴趣为目标。因此,在学习的全过程中都需要培养学生提问能力,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赵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8):131-132.
[2] 张修林.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J]. 甘肃教育,2017(01):106.
[3] 赵善福.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途径[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