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及时代价值

2019-04-22 00:35李园鑫吴虹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3期
关键词:民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传统文化

李园鑫 吴虹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 传统文化 内涵 民本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体现,同时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为其理论的寻根问源,有利于深刻理解和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文化自信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对“民”和“民本”的阐述,通过著书立作逐渐形成了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将其中重民、利民、惠民的精髓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各方各面,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重民”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以“以民为本”为核心的重民思想,把人民的地位上升到国家之根本,看到人民对于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

《尚书》有云“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首先强调了人民在国家中居于主体地位,其次强调了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关系应该亲密,最后点出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人民安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很多重要讲话中引用过这句话,可见民本思想是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共识。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提出了具有浓浓民本色彩的“敬天保民”,把保民作为敬天之實,反映了周公通过民情而知天命观点,也表明他十分重视人民的力量,虽然这一思想在现在看来带有封建主义色彩但它却为后代重民思想奠定了基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有志之士为了探寻国家的出路,维护国家的稳定,献计献策,纷纷提出了重民的思想。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以“仁”为中心,以重民为前提,提出“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重视人的生命和人格尊严。而孟子的“仁政”、“王道”,亦宣扬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了人民在巩固政权和君王地位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强调无差别的爱,主张为万民兴利,这也体现了以民为本、重民爱民的民本精神。这些思想都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二)“利民”

民生作为最关乎人民利益的问题,成为了从古至今统治阶级最关心的问题,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关于“利民”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富民和教民的思想是民本思想的核心要素。

富民思想在中国起源很早,早在《尚书》中就有了“裕民”“惠民”等观点,《周易·益》中有“损上益下,民说无疆”的说法,这些思想都要求统治者实施重视人民的利益的德政。在富民的措施上,孟子主张通过“制民之产”达到富民养民的目的,孔子的富民措施主要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司马迁亦反对统治者与民争利,主张顺应人民自由求富的愿望,提倡农业工业商业共同发展,达到“上则富国,下则富家”的目标;在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的问题上,唐甄、魏源、包世臣等认为实现国家富强要增加居民的收入分配,使百姓有安居乐业的资本。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各项经济政策,如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政府要过紧日子等,都是对古代优秀“富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教民,孔子认为“教民”应先于“富民”。“教民”在当代的中国体现为意识形态的建设,是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社会的稳定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达人民吃穿不愁,更体现在思想所形成的合力,“四个自信”的提出为我们形成思想合力提供了方向。在实施教民时,首先要确立人都是可以被教化的意识。每个人都可以从恶的变成善的,这也就是孔子说的“有教无类”;其次是让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所谓“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就是这个道理;再次是要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根据不同的人的文化层次、性格、成长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以求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惠民”

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这代表了广大基层劳动人民要求共享发展成果和机遇。从古代思想到现代思想,许多有崇高理想的人和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积极地诠释大同理想的具体内涵。

在《礼记·礼运》中描绘了这样的大同社会的蓝图,在大同社会中应该奉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应该以个人才能和品格为基准,人以人之间应该讲诚信修筑和谐的人际关系。每个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别人的亲人,使得所有老年人安度晚年、青壮年可以施展抱负,儿童可以健康成长,所有孤寡老人、残疾人都可以得到照顾,社会风气良好,大家可以夜不闭户等等。除了儒家学者描述的理想社会,在古代封建社会也不乏反对封建压迫的农民起义,从农民的角度提出建立消除贫富差距,实现收入平等的大同社会,描绘了一个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实现自由平等发展的社会的理想蓝图。明代《慎言》一文中指出:“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这表明国家要实现长治就必须实现百姓富裕,国家要实现久安就必须实现百姓安乐。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四个全面”都体现了大同社会思想,体现了党和国家想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决心。自从十八大以来,通过精准扶贫、农村土地改革,优化社会分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并且在发展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公平与公正的概念,实现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同理想承载了人民对理想社会的构想,这些思想在治国理政的理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基础

(一)基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社会基本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论断,同时也明确了要化解基本矛盾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更是我国在发展中需要遵循的要求。

自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政策不断完善,科技不断进步,取得了异常丰硕的经济成果,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財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登上新的台阶。人民早己不再受吃不饱穿不暖的困扰,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人民群众对除物质生活方面的精神文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虽然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新问题显现出来,发展速度问题、城乡差距问题、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因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导致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做到查缺补漏,补好发展的短板。

(二)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社会的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从基层领导干部到国家领导人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并实践于日常的工作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深入调研结合群众生活实际开展相关工作,重民之所重,急民之所急。在做群众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只有思想统一了才能劲往一处使。把握群众语言不仅仅是开展基层工作的重要基础,亦能密切干部和群众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这一点,用平易近人的表达,立足于实践,为群众办实事。也正是因为这些基层工作经验,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实践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新时代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要求,这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体现,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可以跨越国界和时间,展现生生不息的力量,其根源就在于人民性。人民作为社会历史创造者,只有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发展的中心,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理想才可以实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第一代领导集体到新一代领导集体,九十多年的变迁,党的性质宗旨始终不变,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始终不变。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党中央集体传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全面持续推进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密切关注的民生、脱贫、反腐等举措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是共产党人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努力方向。党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吸收人民的意见,充分的听民声、聚民意、集民智,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国家的繁荣是与每个人的未来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这一思想必将赢得人民的支持,吸引数百万人自觉地把个人愿望和个人力量融入国家的繁荣和民族复兴之中。中国人民追求的中国梦,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休戚相关,要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我们要同各国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扩大友谊与合作,开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新阶段,正义、合作、共赢将使世界更加繁荣,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传统民本思想中汲取的重民、利民、惠民的积极因素发展而来,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顺应,是党治国理政的智慧,也是我国在发展中必须坚持和落实的重要思想。

猜你喜欢
民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传统文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孟子》折射出的契约精神
浅析彭德怀庐山上书事件体现出的民本思想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儒家民本思想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