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技巧,提出让学生逐层深入吟诵,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以想象为媒介,感悟古诗词的意境;突破教材的局限,直指古诗词的文化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085-02
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生学诗的过程是与古代先贤对话的过程,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过程。一线语文教师要怎么教古诗词?笔者认为,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必字字疏通、句句解释,而是要运用一些技巧,让学生乐学、善学、爱学,从诗中积淀自己的妙悟见独,增长自己的文化素质。
一、逐层深入吟诵,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诗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赋予了诗词特有的韵律和平仄,用来进行有节奏的吟诵。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的这个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逐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吟诵千古名句,体味人间百态,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
(一)第一层:进行字正腔圆的正音朗读
教学一首古诗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在正音的基础上将古诗词读通顺、读流利。
教师应教会学生从义而正音。古诗词中有很多多音字,可以根据字词的意思来确定读音。如《夜书所见》中的“知有儿童挑促织”,诗句中的“挑”是读第一声还是读第三声,要根据其在句子中的意思而定。该句翻译为“小孩需要用木棍去翻动泥土,才能抓住在地下的蟋蟀”,“挑”的意思是“挑动”“拨动”,在这里应该读第三声。
教师应教会学生根据通假正音。如《清平乐·村居》中的“最喜小儿亡赖”,诗句中的“亡”在现代读“wáng”,但它是个通假字,通“无”,因而读“wú”。
教师应教会学生押韵正音的常识。如《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第二句、第四句的末一个字是“家”“花”,押的韵是“a”,根据格律诗的规律,首句的末字“斜”应该押此韵,其韵腹也应是“a”。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诗经韵读》中提出:“我们并不要大家用古音来读《诗经》……因为如果按古音来读,那就应该全书的字都按古音,不能只把韵脚读成古音……”所以,对于类似“斜”这种有争议的读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告诉学生,为了追求押韵效果,如表演时可以读成xiá,但要明白不要用古音讀诗,现代人采用现代的读音,“斜”字应该读xié。这样正音,学生就可以将诗词读得流利了。
(二)第二层:进行基于语速快慢、声调起伏的感情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每一首古诗词都饱含感情,很多人认为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教古诗词,有时候可以允许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不需要用太多的语言描述作者的感情,而用朗读领悟、反复吟哦的方法达到学生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一般来说,高兴的、激动的用快速和上扬的语速语调,伤心的、惆怅的用缓慢的、低沉的语调。如教学《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从头到尾没有一个秋字,前两句“枯、老、昏”写出了秋的凋零,教师可引导学生朗读这两句时将语速放慢,语调下沉,读出秋的凄凉;“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写悲,语速可以较前两句加快,语调稍微上扬;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给人“夕阳西下,诗人骑马,渐行渐远,渐渐消失在天边”的印象,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时将语调拉长并逐渐下滑。就这样,学生在回环起伏的朗读中,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了诗的韵味。
(三)第三层:进行基于格律的吟唱艺术
鲁迅曾经说:“意美以敢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教学接近尾声时,一般在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后,教师可以利用诗的音乐元素帮助学生超越空间,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生动的画面,再一次进入诗词的意境,通过唱诗和吟诗对古诗词熟读能诵,进行积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现在,在网络上有许多关于古诗的歌曲,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可以用《阳关三叠》这段音乐,教学《枫桥夜泊》时可以用毛宁的《涛声依旧》,在品析《如梦令》时可以用流行歌《知否 知否》,师生跟着音乐一起唱,在歌声中掌握诗歌节奏韵,在画面中悟出情感脉动,做到“诗心融我心”“我情融诗情”。
除了唱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吟诗。杜甫曾经说过:“新诗改罢自长吟。”语文名师陈琴就创建了“素读经典”的方法。吟区别于诵与唱,是要在诗歌格律平仄的基础上进行吟诗。在古诗词的课堂上简单地告诉学生平声长而安,仄声短而有力低沉,让学生在吟诵的摸索中去领悟诗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三层的吟诵不能孤立开来,必须是从开课贯穿到结束。可以作为一条课堂的主线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连在一起,并在过程中变化形式:教师引读,男女生读,小组读,配上动作读……这样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的吟诵会让学生与诗人的灵魂对话,能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二、以想象为媒介,感悟古诗词的意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让学生以自己的想象为媒介,把古诗词所描绘的客观事物与诗人的主观感情融合在一起,走进诗歌意境从而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一)用植入人心的语言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一些好的评价语和过渡语能让学生发散思维,产生思维的碰撞。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用指向性和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将学生带到古诗词的意境中。
例如,在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这一句时,教师可用“同学们,瞧,阳光洒在香炉峰上,山峰云雾弥漫,此情此景谁能用自己的话来美美地描述一番”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描述自己看到的“香炉生紫烟”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学生自然地边说边想象,庐山香炉峰的紫烟宛如一幅绝美的仙境图浮现在学生脑中。此时,教师用“你瞧,清晨的阳光轻轻地洒在香炉峰上,山峰云雾弥漫,升起了紫色的烟雾,一缕又一缕,一圈又一圈……犹如仙境一般——‘日照香炉生紫烟”进行引读,让学生随着作者慢慢地、轻轻地走进这仙境——“日照香炉生紫烟”。“嘘,再轻点、慢点,别吵醒了小鸟,别吵醒了神仙。再来——‘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样的语言可以营造一种情绪和氛围,让学生在读诗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古诗词朦胧的意境之美,从而感悟古诗的经典意境。
(二)用相宜的多媒体课件促使学生的想象具体化
诗中的意境是通过文字显现的,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的想象提供生动的表象信息,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诗境。例如,教学《长相思》时,教师可以播放这样的课件:昏暗的天空笼罩着大地,风雪交加,先是战士们翻山越岭的动态画面,然后转眼间到了夜晚,在帐篷里人们辗转反侧,帐篷外亮着一盏盏小灯,音乐声响起,在狂风呼啸的声音里夹杂着隐隐约约的笛声。通过多媒体的感性刺激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纳兰性德,你会看到什么样的画面?接着,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生机盎然的情景图,再让学生想象:纳兰性德记忆中的家乡又是什么样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角色想象。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对纳兰性德的思乡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三)用动人心弦的板书让学生置身于想象的情境当中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用文字构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教学时,教师可勾勒诗词中的意境,进行图文结合,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用想象给古诗添加动态美,添加鲜明的色彩,体会诗的画面美,让学生置身在诗的意境中。
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幅藏诗画作为板书。教师可将藏诗画分割成四部分,每一部分后面分别是对应的诗句,将画翻面就可以看见背面的诗句。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时,让学生看着表面的画,想象瀑布的美景并口头表述,然后再去读画背面的句子;在品读句子意境时,展示画的正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朗读并赞美此美景。这样,学生会陶醉在如诗如画的境界中,感悟古诗中的意境。
三、突破教材的局限,直指古詩词的文化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文章的学习,更是文化的学习。古诗词的学习更是如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古诗词的学习为途径,进入文化、思想、历史等视野当中,去汲取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一)抓住具有相同主题意象的古诗进行突破
有时候,古诗词中出现的事物已经不是简单的景物形象,而是赋予了诗人主体情感的意象。这种意象是有生命力的,是有文化价值的,让人一看到它就想到了某种情感。
例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树在这里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树,而是一种意象。因为柳枝有“倒插枝栽无不可活,有着超强适应力”的特点,也因为“柳”和“留”同音,所以在离别诗中表达了诗人的不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祝福。在教学这句诗时,教师可以顺着文化的长河随流而下,呈现与“柳树”有关的离别主题的诗句:《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刘禹锡《杨柳枝词》中的“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等。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了解相关诗句的过程中体会到王维对元二不舍的情感,“柳”这一意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二)抓住和作者的背景有关的古诗进行突破
诗人的作诗背景决定了诗词的感情基调,决定了诗词的文化涵养。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经历和写诗的背景,从而体验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
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读词的表面,从两岸桃花、江水鳜鱼、空中白鹭飞过等景物描写让学生感觉这首词好像是描写了美丽山水田园生活,然而这首词的词眼是“不须归”。教师可在教学的结尾抓住“不须归”并出示词人的哥哥和词人的对诗《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哥哥说“狂风浪起且须还”的情况下张志和还是不回家呢?然后,教师出示张志和的个人经历:张志和有感于官场风波,于是浪迹江湖。随后,教师可将张志和的名字意义“心志平和”作为切入点,从而突破教材的局限,拓展到课外,补充教材资源,帮助学生感悟“不须归”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水到渠成,学生感悟到了词人在世俗生活中休闲和逍遥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生活状态,也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总之,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运用恰当的课堂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才能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者简介:颜斐(1982— ),女,壮族,广西横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南宁市教学骨干,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