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 要:觀察能力是每个人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观察能力是他们学好知识、健康成长的前提和根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工作,还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以此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均是教育专家经过层层质量把关从众多文章中筛选出来的,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经典性,大多数都是作者认真思考和观察的结晶。这些课文是语文教师用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载体。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对此予以重视并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一、指导学生比较观察
比较观察是一种重要的观察方法,指导学生比较观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换言之,指导学生比较观察可以让学生的观察更有深度,不会停留于表面。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比较观察,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深度,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素质。从本质上说,比较就是在认识事物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将事物的本质或特点呈现出来。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狐狸和老虎的语言、神态等进行比较观察,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做到深入、准确,能够有效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今后写作文的时候将文章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二、学会有选择性地观察
观察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我们在观察事物时需要细致认真,还要学会有选择性观察。尤其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对于重点部分我们要认真观察,对于次要的部分则一带而过。掌握了这种观察能力之后,学生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可以做到主次分明,有选择性地观察,这对提升学生阅读效率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选择地观察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在对重点对象进行观察的时候选定关键的细节进行观察。其二,在观察对象中选择需要观察的重点对象。其三,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例如,在讲解“我们的老师”相关内容的时候,作者描绘的对象是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的杨老师。杨老师有很多的动人事迹,作者将观察重点放在杨老师带病上课这件事上,在对这件事进行重点观察之后,作者又重点观察杨老师写字时发抖的手以及讲课时发哑的声音。正是因为作者在描写的时候有选择性进行描写和观察,所以写出来的时候中心十分突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这种观察方法。学生掌握这种观察方法之后,在今后的阅读中就能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和思考,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就能够快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长此以往,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妙笔生花。
三、学会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
观察并不一定要用眼睛去观察,还包括用手摸,用口尝,用耳朵听,用心去体会。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例如,在讲解“我爱故乡的杨梅”相关内容的时候,作者对杨梅的观察就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除了眼睛看到的“杨梅圆圆的”“先是淡红的”等,还包括用口尝,如“摘一个放进嘴里”,此外还包括用手摸,如“刺也渐渐软了,平了”等。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这一观察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运用多种感官,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更加细致、深刻、全面,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更加生动、具体。
四、学会按顺序观察
在观察一个物体或者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例如,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这个人进行从头到脚的观察,也可以是从脚到头的观察,这样有顺序的观察可以观察得更加全面、细致。一般来说,在观察运动着的事物时,要注意运动的全过程;在观察动植物或者物件的时候,可以按照事物的构成要素去观察;在观察人物的时候,可以从人物的行动、语言、肖像等方面去观察;在观察景物的时候,可以通过空间顺序去观察。例如,在讲解“春天来了”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作者描绘的不同地点进行观察,以此培养学生学会按照顺序观察的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是一个自主品位和鉴赏的过程,对阅读者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学会比较观察,学会有选择性的观察等。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均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这对优化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才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8):144-145.
[2]张胜循.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68-69.
[3]樊爱凤.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赤子(上中旬),2015(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