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
北大教授曹文轩曾说: “如果语文老师只看一本语文书,是不可能讲好语文的。如果学生只读一本语文书也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语文应该是用其他书籍重重包围而构建起来的一座山峰。”以核心素养为抓手的新一轮课改如火如荼,“部编本”的投入使用让语文教学又多了很多实施的路径。但不管顶层构架如何改变,一线教师所做的就是要让教材落地,让素养落地,让理念落地。而落地的关键就在于课程的安排与实施。
教授部编本教材一年,我逐步摸索出了我的一周课程安排 (如表1)。以下,我将从安排理由与实施过程,取得效果与总结反思两方面阐述我的一周课程安排的要旨。
我的固定周末作业是周记和练字。周记强调学生真实地记录一周生活中的亮点,强调表达真情实感。练字则是让学生在周末两天有一个相对安静的时段,能一笔一划地把字写好,成效如何主要看学生个人的态度。这两项作业,都和周一的安排紧密结合。
周一下午第七节,学生很多不在状态,精神涣散。我前半节课评讲周记,挑出周记中精彩有趣的部分,与孩子们分享 (周记在周一上午批改完成)。分享之后表扬周记和练字都出色的同学,再次强调周末学习的重要性,并启发大家善于发现生活,如实记录生活,真实表达想法。
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后半节课我发周末作业 (年级其他班级周末完成,我班周一写),学生课上认真写半节课,余下部分回家完成。
周一的课是衔接,是调动,是为一周的课做一个铺垫。周二的课前,我先翻阅所有孩子周末作业完成的情况,对于没有完成的学生记录在案。批改部分孩子的周末作业,对于学生的答题情况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里要说的是,我校编订的周末作业是随着单元教学进度走,强调基础知识的落实,默写文言文的跟进和名著阅读以及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总体而言对于日常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很好的反馈。所以学生是否认真对待周末作业,决定了日常教学中的知识点是否能落实。
周二一早就收作业,收完就查,查完就反馈,让学生养成了认真对待周末作业的习惯。
周二第四节课,我先梳理上一单元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翻开课本跟着我,再把这些知识点浏览一遍,并检查课本上是否有标注。
这个环节结束,我通过课件讲评周末作业,重点落在一些 “活”的知识上,特别重视现代文阅读的评讲。
周二评讲试卷结束,一般布置练字的作业。周二的课是回顾,是提升,是通过检查把一些 “干货”放入学生的脑海。
周三的课是下午五六节。上半个学期,我让语文课代表周三上午就提醒学生是否带下午要阅读的名著,并从图书馆借出15本左右备用。
表1
周三下午,第五节课学生有些困倦,我都会先围绕要读的名著进行半节课的讲解。从一开始的名著导读,到通过思维导图分析名著,从名著知识问答,到名著小论文选题,这些内容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兴趣,引发思考,为孩子的阅读找到更多的切入点。
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在长期阅读好书的实践中形成的,但初中生的知识结构和心性尚未成熟,在初中开展名著 “整本书阅读”, “自由阅读” “非强制阅读”等阅读方式并不适用,相关背景知识、阅读思路上的引导,以及学习任务设定必不可少。
周三下午第六节课,我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例如用思维导图去分析 《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再例如围绕 《格列佛游记》去探寻一些问题,看看哪些能成为小论文的选题等。
上半学期的周三下午,我和学生围绕名著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以每周两节课的阅读推动 “整体的阅读”,让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每周三的作业都是围绕读书活动而展开的,试图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做,读有所用。
下半学期,在学生读完必读名著后,我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学校近期活动、社会发展热点等一些方面入手,每周三前编辑好一份阅读材料,供学生周三阅读课阅读。
这个时期的阅读,采取学生先自主阅读并批注,然后教师提出话题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采用这种阅读方式,学生有自我的体会,有语言的交锋,有思想的碰撞。读阅读材料后的作业以读书笔记为主,让学生通过书面的表达,抒发阅读的感悟。
周三的课是阅读,是交流,是通过有指向性的读书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主线。周四周五上午我各有一节课,我在周四前已经充分地备好课,这两节课讲授新课。
也许有些老师担心一周只上两节新课一学期上不完一册书的课文,教材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语文课程来说,教材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具体到落实阶段还必须创造性地使用,不能对教材的所有安排亦步亦趋。实际上,部编版教材一册书大概22到25篇课文,文言文篇目大概5到7篇,每篇文言文算2课时,一般一篇课文1课时,那25篇课文也只需要30个课时。以一学期20周算,每周2课时的新课也是完全可以容纳所有课文的。如此安排,有利于为学生腾出充裕的时间用于 “整本书阅读”。从我的实践来看,虽然课时相对紧张,但肯定可以上完,而且期末还可以留出一周左右的复习时间。
部编版教材,更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课文编排更合理,导语与练习也更有指向性。所以一线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一周上两节新课,备课压力不算大,教师更有可能精心准备,备教材、备学情、备自己可以一样不落,课堂成效更好。
周四周五的课是学习,是积累,是沿着教材设定的目标不断前行,是把教材放在课堂上真正消化好,吸收好。
取得效果方面,我想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谈。学生方面——
1.知道每天语文课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是优秀的;
2.语文知识的传授、课文的教学、课内外的阅读 (包括 “整本书阅读”)得到了比较均衡的统一;
3.有利于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整个班级语文学习步调一致;
4.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让语文素养真正在课程中得以形成;
5.学生对于语文的整体兴趣有了提升,中上层生语文进步较为明显。
教师方面,有以下几点心得——
1.知道每天该教什么,该怎么教,怎样检查落实才是有效的;
2.兼顾课文教学和读书,不拘泥于课文,教语文有更大的自由度;
3.备课更加细致,准备更加充分,课堂驾驭也更加成熟;
4.教是为了不教,课程的合理安排有利于长远的教学;
5.有利于进一步推广,让一线教师的教学更加简单易行且高效。
总结反思一周课程安排实施的一学期,有成功的喜悦 (学期中段班级成绩迅速提升),也有暂时失败的一些困惑 (期末考试又不太理想)。当然,成绩不是衡量课程安排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看这样的课程安排是否对集体的语文学习起到帮助,学生能否在这个体系下真的把语文学深、学厚、学扎实、学长远,这些才是我重点关注的。
总体而言,这样的课程安排激发了整个班级学习语文的动力,对于中上层生尤其明显。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对下层生关注不够,有时课上拖不动,课后就很被动。
没有哪种课程安排是完美的,所有的课程安排都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以上我把一学期以来的课程安排呈现出来,供大家参考。
教无定法,适合教师又适合学生才是最好的。语文本身是温暖而诗意的,生活中无处没有语文的身影。因此,不要把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面目狰狞,而要让我们的语文课程真的贴近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亲其课,得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