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华
一
与语文缘起何时,已记得不真切了,但因行走在起起伏伏的语文之路上而经历过的山重水复,领略到的花谢花开,却刻骨铭心。
先读书,后分配,再迷迷糊糊地走上语文讲台。如果没有那一次的尴尬,我会一直这样悠然地迷糊下去。
那次,正埋头在办公室里备课,只听一位同事高声问: “请问语文老师, ‘揶揄’怎么写?”
我抬头环顾,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妙。我是在场唯一的语文老师,但我不知道这个词怎么写!“我……我一时也记不清了。”我面红耳赤地解释,但自己知道,我不是一时的记忆梗阻,而是压根儿就没有留意过这个并不太生涩的词语,我从不曾刻意地丰富过自己的词汇量。
“你帮我查一下词典吧。”同事一脸期待。
“我……我现在没带词典。”
“语文老师没有词典?”同事满眼的惊愕,还有掩藏不住的失望和不屑。
事后查阅了词典,我才理解了这种不屑就是揶揄。正是这种揶揄震醒了我,在这所要求不太高的乡镇中学,我混得太悠闲了。
二
余映潮老师是我默默奋发两年后遇到的第一位贵人。经过学校和县里的选拔,我拿到了市高中优质课竞赛的入场券。那时候,在我的脑海里还没有课堂艺术这个概念。赛前大约一个月,县教研员让我去武汉参加胡明道老师的收徒仪式,荆州市的带队老师就是余映潮老师。从小就做着余老师编印的试卷长大的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余老师:他说话特别温和,笑容特别亲切,闲谈间不时的一两句幽默,逗得一帮本来跟我一样心怀卑怯的年轻老师捧腹不止。
半个月后去荆门龙泉中学听课,评课的正是余老师:导入的技巧,切入点的选择,板块的设计,环节的衔接,时间的分配,学生的参与面、兴奋度,老师的教态、语言,教师如何巧妙提问,如何机智点评,如何为学生搭梯子减缓坡度……40多分钟的点评让我初次领略了语文教学艺术的精妙。
会间休息的时候,我把自己即将参赛的教案 《故都的秋》拿给余老师指导,余老师告诉我:文本的解析不能陷入零碎的剖析,尤其是针对优美的散文,营造美的意境、传递美的感受、唤醒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才是根本。仅仅十来分钟,余老师帮我搭建了教学设计的框架 “聆听音乐美” “品析图画美” “感悟情感美”。回校后我把修改后的教学详案寄给余老师,很快我就收到了回信。余老师在我原稿字里行间留下的批改和评点,让我看到了一位名师追求课堂艺术的精细与执着。
在接下来的市优质课竞赛中,我拿下了一等奖第一名,喜极而泣。当我急不可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余老师时,电话那头的鼓励中更多的是平和。
赛后我的公开课任务变得频繁了许多, “兄弟学校来校交流,华华去上吧。” “县领导莅临指导,华华上一节吧。”像一颗流星,划亮夜空的代价是脱离轨道。在一片赞誉中找不到方向的我很快就陷入了低谷,先是省优质课竞赛遭遇滑铁卢,接着是高考惨败,比兄弟班级的平均分低了好几分!
“年轻人就是不务实,尽搞花架子。”
“课堂上天花乱坠,考不出成绩有什么用?”
“唉,把孩子放在她班上真是失策!”
…………
同事和家长的评价不时地传到我的耳朵里,一个班的高考语文被我耽误了!一个班孩子的前途被我耽误了!巨大的挫败感和强烈的负罪感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好长一段时间,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壁、流泪并沉痛地反思:是不是我追求错了方向?还是我本来就只是一颗陨石?
三
那时候的我还没有正面接触过“工具性”和 “人文性”等术语,更谈不上理性地兼容。随后是一段炼狱般的备考摸索,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在没有集体备课意识仅靠单打独斗的环境,我到书店淘回近三至五年的高考题,埋头做题,归纳题型,比较答案,寻找规律。我逐渐转变观念:高效的课堂绝不是老师才情的卖弄,而是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培养。但要找到学生能力的提升点,找到思维培养的突破口,却绝非易事。特别是当一个老师自己对语文的认识都只是停留在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层面时,要想让学生对语文有清晰的认识,那无异于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必须从改变自己做起!
一篇教学设计的意外发表让我看到了希望,我要沉下心来寻找语文教学的规律。当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设计》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创意》 《教学 “切入”艺术摭谈》先后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公开发表,从用别人设计的教案上台表演到自己思考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流程,我知道我又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新路。我开始越来越兴趣盎然地沉潜到对语文教学技巧、备考规律的摸索中,理论高度达不到,就从操作细节上着手。当一篇篇文章发表于 《学语文》《中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新圃》《阅读与写作》《中学生阅读》(高中版)……我欣喜地看到自己的语文疆域正在一点一点地拓宽。不,这样还不够。我还要让学生在心中种植语文的知识树,在头脑中建构清晰的语文知识谱系,让他们在享受语文的同时还能轻松地把语文学 “薄”。解题套路、答题术语、作文模式一时间成了我最热衷的字眼。平均分上去了,但是,优生却停在了半山腰,怎么刷题都上不去了……我再一次傻了眼。
又一次的痛定思痛之后,我悟出来了:技巧永远是皮毛,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面的拓展才是提高理解表达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源头活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读书活动、勇敢地推出自己的习作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2005年起,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 “第一届全国中学生个性化阅读大赛”等语文赛事,屡次荣获优秀指导奖,并指导多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就有3人。随后我不断把学生的作品推出去,先后有伍江丽、卢炜、叶颖欣、何淑芬等同学在书信比赛或现场作文竞赛中获奖,甚至发表。看到身边的同学在语文学习中脱颖而出,更多的同学开始跃跃欲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逐渐被点燃,接下来的语文教学就变得轻松而顺畅了。
随后,我先后被吸纳到荆州市、湖北省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不久,我又幸运地成为湖北省立项课题 “‘语文大课堂’的构建与研究”课题组的成员,我不得不再次正视自己的语文盲点:没有理论指引就是走不远。在课题组里,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但在长达两年协助查阅、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被动地接触了大量的理论书籍,自己的阅读视野也逐渐开阔了,当对李镇西、于漪、钱梦龙、程红兵的名字由陌生到熟悉,我就像是刚被同伴带出井底的青蛙,初次面对浩瀚无垠的苍穹,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和短视;亦像是被春风吹拂到绵延巍峨的群山脚下的一粒种子,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单薄。在语文的讲台上眺望了近十年,我看到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要想真正撩开语文的面纱,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而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四
当羽翼渐丰的我怀揣着憧憬与梦想诚惶诚恐地来到东莞,清雅怡人的松山湖接纳了我。在这所崭新的学校,我们仅仅安顿了一个月后,就迎来了全市高中优质课竞赛的选拔,先是学校,然后是片区,接着市里、省里、国家级,在一遍又一遍的摸爬滚打中,我有幸又聆听了三位高人的教诲:
马新民老师,一位信仰坚定的西北汉子,一位不知疲倦的布道者。他对于语文教师文学性语言的倡导,对精粹的教学用语近乎苛刻的要求,以及他在一次次的评课中字字珠玑的妙语示范,都让我和我的同事们深切地认识到:语言绝不只是思想的外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深刻的思想需要精妙的语言去表现。好的语文课堂更需要优美、甚至诗意的语言去承载,才能给学生以愉悦的审美享受。
马小平老师,曾经是我们学校的客座老师,他对于文本人文性深度的把握常常令我们茅塞顿开。他引导我们从 《故乡的榕树》中看中国的农耕文化,看马背上的游牧文化、看西方的海洋文化。引导我们寻找文本的母题,寻找文本的“个”与母题的 “类”,让我第一次领略到了文本原来可以这样细地去剖析,这样深地去挖掘,这样厚地去解读,这样广地去征引。
罗易老师,郑虹晖主任的朋友。为了打磨这节课,郑主任请来了罗老师。通过短暂的接触,我们就强烈地感受到了罗老师思维的敏锐活跃。见多识广的罗老师想法特别新、点子特别多,他让我尝试着用 “画树挂叶”的方式来完成 “速读课文→感知情节→感悟情感→概括提炼”这一流程。在课堂上,这一教学活动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看似程式化的环节变得趣味盎然。
在历时大半年的优质课竞赛的磨砺中,有惊喜,也有遗憾,但过程中观念的更新、能力的提升却成为我终生受益的财富。
不幸哉,语文的苦行僧;幸哉,语文的圣教徒。如果有来生,再做语文人,再在落英缤纷的语文之路上寻幽览胜,再去邂逅投缘的追梦同仁、睿智的语文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