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洲猪瘟。属于烈性传染病,死亡率可高达100%,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无商品化疫苗,依赖检测+扑杀的措施来防控,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2.独特的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超强的体外生存能力,独特的宿主和生态循环,并且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非常复杂。
3.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结构。1995年首次全基因组测序(BA71 v 株),双链 DNA,大小为 170~ 194 kb,含可变区、稳定区,两端有37 nt发夹环结构,不具有感染性、易于变异,编码至少150多种蛋白,超过一半功能未知。
4.ASFV的超强抵抗力。不怕冷、不怕脏、不怕咸,耐低温,可以在4℃存活1年以上;耐pH值范围广,pH3.9~11.5;在血液、粪便和组织中可长期存活,冻肉中存活数十年,未熟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
5.ASFV的“短板”。宿主相对单一,只感染猪、野猪和软蜱,与CSFV、FMDV相比,传染性、传播效率较低,并且怕高热、怕强酸、怕强碱。
6.ASFV血清群。根据红细胞吸附抑制分为8个血清群,我国流行株是基因Ⅱ(基于p72)和血清群8(基于 CD2 v)。
7.流行病学。家猪、野猪(非洲、欧亚)、钝缘蜱易感,感染ASFV的家猪、野猪、软蜱、猪肉制品、精液、受污染的饲料、泔水、饮水、车辆、人员、靴子、注射器等都是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软蜱叮咬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截止2019年3月22日,28省、114起疫情(其中野猪3起),扑杀数百万头猪,造成数百亿直接经济损失。呈现多点无规律暴发,散养户到规模化猪场,并且有继续蔓延之势。
1.养殖业产业格局的重塑。目前养猪业占畜牧业的比重高达50%(1.5万亿)猪肉消费占肉类63%以上,非洲猪瘟影响养殖信心和补栏意愿,影响猪肉消费意愿,需提高牛羊肉等其他肉类的生产和消费。
2.经营战略的调整。生猪跨区域禁运,屠宰加工分布不均衡,猪场压栏,资金和养殖压力空前加大,重新统筹布局养猪配套产业,向饲料、饲养、屠宰、加工、冷链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经营模式转变。
3.养猪模式的改变。公司+农户/合作社是很多地区和企业的主要养殖模式,非洲猪瘟给这种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巨大挑战,有关企业需要调整自己的养殖和运营模式。
4.生物安全体系的提升。国际经验表明,面临凶险的非洲猪瘟疫情,缺乏生物安全防范措施的散养户和中小猪场迟早会成为它的“盘中餐”。环保压力和非洲猪瘟疫情大大提高了养猪从业的风险和门槛,这对推动养殖业提档升级不失为一件好事。
5.泔水养猪的终结。目前我国的非洲猪瘟疫情相当比例发生在泔水养猪户,泔水已被证明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可发展泔水的替代处理途径,据报道,有人用泔水饲养黑水虻、蟑螂来生产动物源性蛋白,这不失为一个变废为宝的策略。
6.饲料业的蜕变。近期有报道称,从部分猪血浆蛋白中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这几乎宣告了猪源性饲料添加剂(如血浆粉、血球粉、肉骨粉)的死刑。如何解决这些添加剂的出路和替代途径是接下来科研的重要课题。
7.脱贫攻坚的挑战。非洲猪瘟疫情可谓散养户的“梦魇”,给扶贫攻坚战带来挑战,政府需要协助贫困养殖户设计和建设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的养殖小区和设施,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给贫困养殖户优先提供就业岗位。
8.生猪调运装备的升级。目前频繁的生猪调运和简易的运猪车辆,是疫情长距离扩散的主要风险因素。目前生猪调运系统,存在不可监管,不可追溯,生物安全低等问题。
1.“二十四字”方针。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已发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坚持“早、快、严、小”原则,即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置,减少损失。
2.防控非洲猪瘟的难点和重点。生物安全意识差,疫情的及时发现和早期诊断,疫点的规范化处理及评估;生猪禁运与猪和猪肉流通的矛盾;非法贩运病死猪(肉);泔水和猪源性饲料等高风险因素的存在等。
3.遏制非洲猪瘟蔓延的对策。加强生物安全,扩大检测范围,提高疫点处置能力;改进生猪(肉)调运;成立非瘟专项基金;开展防控技术攻关。
4.提高生物安全水平。(1)全面开展生物安全培训。组织有实战经验的生物安全专家对重点猪场的兽医主管进行培训、研讨,对照问题自查自纠,排除隐患。
5.开展系统而科学的流行病学调查。将所有发病风险因素列表、并按重要性排序,以ASFV的潜伏期为依据,按时间顺序调查,最后根据相关性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完善。
6.主动净化养殖环境。核心种猪场、规模化猪场周边不符合环保要求、生物安全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规模猪场(否则它们将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扩增器”、疫情扩散的“接力棒”、袭击规模化猪场的跳板),妥善安置养殖户,关停私自 屠宰的小型屠宰场,关闭活猪交易市场。
7.设置多道安全屏障。知道养殖业者(特别是养猪户),改进生物安全措施,设置门卫、淋浴、清洗、消毒等制度,严格管理出入口,以及一些养猪集中区域,由当地政府进行评估和监控。
8.提高疫情发现能力。扩大检测范围和能力,开展早期检测和诊断,依靠群众,依法防控,尽早掌握疫情动态,及时、足额补偿养殖户,奖励疫情举报者。
9.提高疫点处置能力。提高生猪无害化处理能力,疫点人员车辆的消毒工作,开展疫点处理后评估。
非洲猪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空前的灾难和挑战,但同时也为提升我国养殖环境和生物安全水平创造了契机,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防控经验,非洲猪瘟的防控和根除将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需要所有利益攸关方的积极参与和协作,需要有底线思维和长远谋划,要及时总结和反思前期疫情防控经验教训,改进防控策略,针对当前非洲猪瘟防控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攻关,要依靠法律、依靠科学、依靠人民。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本人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