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军 田 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学院,北京 100083)
《杜甫诗》由宇文所安英译,共六卷,包含了杜甫的全部诗作,本书被评为“目前学界第一次对杜甫诗歌进行完整的英文翻译”[1]。宇文所安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其代表作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等。因篇幅原因,本文只选择《杜甫诗》第一卷中的典故展开研究。该卷共收录杜甫诗近两百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之前有关杜甫诗歌翻译的研究多集中于诗歌整体的翻译策略,而关注诗歌典故的研究较少,且只关注典故的来源或分类,对典故翻译策略关注不够。因此,本文拟以诗歌翻译策略为理论支撑,重点讨论杜甫诗歌中典故的翻译策略。
古诗英译策略体系是为了最大限度还原原文的文本信息、修辞手法、风格、思想及文化等方面而采用的适用于目的语文本的一套翻译策略和手段。该体系从古诗英译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三方面出发,包括译诗语言的易化策略、译诗形式的多样化策略和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每个翻译策略下又包含多种翻译方法。[2]92本文将重点论述译诗词语的转换这一翻译策略。
典故一词自汉朝出现,在古代是指旧制旧历,也指汉代的一种官职;而现代对于“典故”的解释与之不完全相同。《辞海》对于“典故”的解释分为两层:一是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历,即典故的古义;一是指典故的今义,即“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3]。在其第二层含义中,根据引用的不同类型,典故可以细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种类型,“引用的古代故事”就是事典,语典则是“引用的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全唐诗典故辞典》中对于典故的定义如下:典故就是诗文中引用古代故事和前人用过的词语,有来历和出处的,一般分为事典和语典。[4]2凡属作品中引用或化用史实、故事、戏曲、神话、传说、典章名物,以及前代作品中有影响的诗、词、文佳句,均收作典目。[4]1
宋朝学者陈善曾在其著作《扪虱新话》中写道:“杜诗无一字无来处。文人自是好相采取,韩文杜诗,号不蹈袭者,然无一字无来处”[5]。杜甫的诗歌被誉为“无一字无来处”,可见典故在其诗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杜甫诗歌的翻译就必须关注诗歌典故的翻译。本文选取宇文所安翻译的《杜甫诗》的第一卷为研究对象,该卷共收录杜甫诗198首。在研究中笔者发现杜甫诗歌中语典的来源和出处众多,较难考察,经史子集均有援引,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杜甫诗》第一卷诗歌中出现的所有事典。
根据《全唐诗典故辞典》,本文的“事典”指所有的咏史或叙事作品所叙述的史实或故事本身(怀古抒怀作品除外),无喻指义、借代义,或其他特殊含义的人名、地名、天象、器物等名称;有关典章制度的词语,其无喻指义、借代义或其他涵义者;反映风俗习惯的词语均不作为典故,即不作为事典。[4]1据统计,《杜甫诗》第一卷中的事典共有153处。
笔者参照过往研究[6-7],将杜甫诗歌中的事典分为哲学典故、文学典故和历史典故三大类,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1.哲学典故
《中华大典·哲学典》一书将哲学典分为三大类:《儒家分典》《诸子百家分典》《佛道诸教分典》,参照上述分类和实际统计中的杜甫诗歌中的典故,故将哲学典故具体分为三类:佛家、佛教典故,道家、道教典故以及儒家典故。
(1)佛家、佛教典故
唐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根据史料记载,佛教思想尤其是禅宗对杜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出了他的佛学思想。[8]虽然杜甫的诗歌中对佛家和佛教思想的提及不多,但他在《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一诗中写道:“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9]208,许多学者认为这是能体现出杜甫佛教思想的有利证明。在《杜甫诗》第一卷中,佛家、佛教类的事典出现了两处,如《巳上人茅斋》中“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9]10一句运用了支遁在山阴讲经时许询为都讲的典故,这一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文学》。
(2)道家、道教典故
自唐高祖以来,统治者推出了一系列崇道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唐玄宗时期,将道教视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而杜甫的大半生都在唐玄宗统治时期,那时朝廷专设玄学博士,统治者亲注《道德经》。当时的文人大多结交道士,杜甫受李白和当时社会的影响,也对道家和道教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杜甫诗》第一卷中,道家、道教类的事典共出现了8处。如《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中“仙李蟠根大,猗兰奕叶光”[9]60运用了“仙李”的典故;“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9]62一句运用了“老子出关”和“河上公赠书汉文帝”的典故等。
(3)儒家典故
研究杜甫的多数学者认为,杜甫一生深受佛、道、儒三家的影响,但有的学者则将杜甫视为“儒者”。杜甫不仅以儒家思想律己,也用儒家思想来教育后代。他的诗歌中也表达出了他对于广大人民的“仁爱”和“仁政”的儒家思想。在杜甫诗集第一卷中体现儒家思想的事典有4处。如《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中“谬知终画虎,微分是醯鸡”[9]170一句使用了“瓮中醯鸡”的典故。
2.文学典故
文学典故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由创作者主观臆想和构造出的故事。文学典故所包含的体裁和类型众多,笔者将杜甫诗歌中的文学典故分为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两种。
(1)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产生于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由神话和传说两部分构成,神话多涉及万物起源的部分,传说则更多的讲述英雄故事。神话传说表达了古代人民在无法科学地认知自然的情况下想象出的神化思想,表达出了他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对宗教信仰也有着推动作用[10]。在《杜甫诗》第一卷中,神话传说类的事典共出现了14处。如《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尸乡余土室,谁话祝鸡翁”[9]46运用了“祝鸡翁”的典故;再如《渼陂行》中“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9]134一句运用了“骊龙颔珠”和“冯夷击鼓”的典故。
(2)寓言故事
寓言是非常特殊的一类文学体裁,创作者一般运用各类修辞手法通过简短的故事来反映和表达一些经验教训或是人生哲理。[11]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是《伊索寓言》,而中国的寓言在古代多被运用为思想家辩论和表达自家思想的工具,在诗歌中也经常出现。在《杜甫诗》第一卷中,寓言故事类事典共出现了3处。如《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9]52运用了“灵辄救宣子”知恩图报的寓言故事。
3.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与文学典故的不同之处在于历史典故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事件所描述的历史故事种类繁多。[7]25杜甫是唐朝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反映社会历史现实而被称为“诗史”。他在诗歌创作中记录了许多唐朝时期的重要史实,也善于运用前朝历史来讽刺或是映射当时的社会现状,因此历史典故在他的诗歌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也最为丰富。在《杜甫诗》第一卷中,历史典故共122处,占到了事典总数的80%。根据《白居易诗歌典故研究》一文中的分类方法,可将历史典故分为五大类,即:帝王类、仕官类、士人类、女性类和其他。
帝王类的典故在《杜甫诗》第一卷中共出现了24处,从上古时代的尧舜禹到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均有涉及,如《晦日寻崔戢李封》中“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9]236一句运用了“葛天氏”的典故;再如《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中“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9]290运用了“唐尧”的典故。
仕官类的典故描写的是朝廷各类官员的故事,杜甫虽有远大抱负,但他却一生仕途不顺,颠沛流离,因此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了许多正面或是反面的仕官类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抱负、理想和不满,共55处。如《敬赠郑谏议十韵》中“君见途穷哭,宜忧阮步兵”[9]76一句运用了“阮籍途穷”一典。
士人类的典故则是描写的没有为官从政的读书人,其中不乏有清高正直的隐逸之士,也有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士人,共24处。如《遣兴》中“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9]262一句运用了“庞德公入鹿门”的典故。
杜甫诗中女性类典故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后宫妃子,从远古时期三皇五帝的妃子到唐朝时期的后宫佳丽,如娥皇、褒姒等,共出现了5处。如《北征》中“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9]342运用了“褒姒和妲己”的典故。以抒情或是咏物类的典故则被单独列入其他类别中。
表1 《杜甫诗》第一卷事典统计表
古诗英译策略体系共包括三种策略,即译诗语言的易化策略、译诗形式的多样化策略和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三种策略间具有层次性和相关性的特点。[2]92前两种翻译策略主要针对全文的语言和形式,此处暂不讨论。典故本身属于词语的范畴,因此重点介绍第三种翻译策略,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
译诗词语的转换可以用来翻译诗歌中古旧的名物,也可以用于翻译古诗中的文化词语如意象和典故等。由于社会和自然原因,文学的翻译难点就在于文化差异和历史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由于词汇层面语义的易变性和不同语言之间语言系统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进行转换时源语目的词语义不对等发生的几率自然会很高[12]113,因此在翻译典故时需要译者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
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关注目的语读者的感受,因此在翻译汉语古诗时为使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需要将古旧的名物和文化词语翻译得更简略清晰。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翻译方法:概括法、提译法、释义法、替换法、节略法、增添法和直译法。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古诗典故的含义,译者有时会采取两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概括法是指译者在不影响原文意义传达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更加概括的词语来表达的翻译策略,如《喜晴》一诗中有: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9]278
A thousand years ago,mushrooms on Mount Shang,
in times past,the melons of East Gate.[9]279
这两句诗包含了“商山芝”和“东门瓜”两个典故。“商山芝”典出《史记·留侯世家》,秦朝末年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四位隐于商山不为世俗荣华富贵所动,淡泊名利,安于清贫,共作《紫芝歌》表明志向。其中有一句: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商山芝”一典就出于此歌。译者在翻译这一典故时,将“紫芝”概括化为“mushroom”,即用上义词来译下义词。
再如《前出塞九首》中的第三首,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9]84
Deeds of fame are pictured in the Royal Gallery—
and the bones left from battle crumble swiftly.[9]85
“功名图麒麟”这句诗中包含的典故是“麒麟阁”,该典故出自《汉书》,西汉宣帝为表彰苏武等功臣,将其画像置于麒麟阁中。后以此典故来形容历朝历代的功臣,这里诗人是为表达自己报国的豪情壮志。译者在翻译“麒麟阁”这一典故时将其概括译为“Royal Gallery”,而没有将其译为“Kylin Gallery”,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该功勋的价值。
提译法是指用较为具体的词语翻译较为概括的词语的翻译方法,与概括法相对,即用下位词翻译上位词。如《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中的诗句:
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9]206
Tipsy late in the day,the guest is detained to dance,
wild duck slippers of both scattered about.[9]207
诗人在这句诗中使用了“凫舄”的典故,该典故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上·王乔》。王乔是叶县县令,每次得皇帝召见时他都能很快到达皇城且从不乘坐马车,显宗命人查其踪迹,发现每次王乔入京时总有两只水鸟从东南方向飞来,而这两只鸟实则为仙履的化身。后人常用此典故咏地方县令,这里用以咏杨奉先和崔明府两位县令。“凫舄”的字面意思是仙履,译者在翻译时将其翻译为“wild duck slippers”,把“舄”即鞋子具体化为“slippers”,即以下位词译上位词,是典型的提译法。
替换法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其他词汇替换原文中目的语读者不易理解的古旧词语或典故,以最大限度还原原文的表达效果,缩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使目的语读者更能体会其中的含义。
如《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中的诗句:
御史新骢马,参军旧紫髯。[9]146
The censor has new dappled gray,
the adjutant,purplish whiskers as before.[9]147
在这句诗中,诗人共使用了“避骢马”和“郗超髯”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在上文已解释。“参军旧紫髯”这一句运用了“郗超髯”的典故。郗超髯,出自《世说新语·宠礼》,王询为主薄,郗超为记室参军。郗超的胡须很长,王询身材矮小,当时荆州人都说:“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这里杜甫借郗超赞美张十二参军。
这两个典故的主人公都是朝中臣子,一个是御史,一个是参军。译者在翻译这两个中国古代的官职时,将他们替换成了为西方读者熟悉的“censor”和“adjutant”,即“检查员”和“副官”,这种翻译方法使译文与中国古代官制相对应,使目的语读者体会出相同的文化感受。
再如《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中的诗句: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9]140
In the Unicorn Gallery of this age,
what person is first in merit?[9]141
“今代麒麟阁”中的典故“麒麟阁”已在前文介绍,译者在此处翻译时没有选择概括法,而是将“麒麟阁”译为“Unicorn Gallery”,译者为更贴近西方读者,将“麒麟”这一中国古代神兽替换为西方神话中的神兽“独角兽”。这里使用替换法使得译文与原文取得异曲同工之妙。
节略法是指在翻译中译者为避免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本中造成文化冲突部分的误读而在翻译中将其部分删去不译的翻译策略。
如杜甫的《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御史新骢马,参军旧紫髯。[9]146
The censor has new dappled gray,
the adjutant,purplish whiskers as before.[9]147
“御史新骢马”一句运用了“避骢马”的典故。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桓典因才干被举为侍御史,当时正值宦官专权,桓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常骑一匹青白相间的马走在路上,因此大家都很畏惧他,都想要避开他的马,此后以这个典故来赞美为官正直的御史。在此句诗中,杜甫是借这一典故赞美杨五侍御。
译者在翻译“避骢马”这个典故时,为使上下句对仗,句式更凝练,将“骢马”翻译为“dappled gray”。在这里只翻译出了马的颜色(青白色),而省略了“马”这一意象,以颜色代整体,因此使用了节略法。
在页末,译者以注释的方法解释了这个典故的含义:Because the Eastern Han censor Huan Dian rode a dappled gray,it became metonymy for a censor.This refers to Yang.[9]147
如《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
几时陪羽猎,应指钓璜溪。[9]170
When will you accompany the emperor on a fletched hunt? —
you will surely point out one fishing in Huang Creek.[9]171
这句诗中包含了两个典故,即“陪羽猎”和“钓璜溪”。“陪羽猎”的主人公是扬雄,他以辞赋见称,曾在侍从汉成帝祭祀游猎时作《羽猎》赋。此处用这个典故是用扬雄比张垍。“钓璜溪”讲的是姜太公在幡溪钓得玉璜,并得遇文王。后用以指君臣遇合。此处杜甫以姜太公自比,表达出了望张垍援引自己,以使自己施展辅国之志的愿望。[13]96
译者在翻译这句诗时采用了节略法,只翻译了这两个目的语读者不熟悉的典故的含义,而没有译出“姜太公”和“杨雄”这两个主人公,以避免读者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理解障碍。
再如《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9]142
On the palace stairs he has favored his crane,
but on the hunt it was formerly“not a bear”that was caught.[9]143
“轩墀曾宠鹤”中包含的典故是“宠鹤”,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卫懿公尤其喜欢养鹤,外出时鹤也乘轩出行。最后卫国灭亡,士兵都埋怨卫懿公过分宠鹤。后人以这个典故比喻帝王宠爱滥居禄位者。这里诗人借这一典故讽刺安禄山和安思顺。
译者在翻译此句时选择将主人公直接译为“he”,指唐玄宗,省去了这一典故的主人公卫懿公。
再如《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谬知终画虎,微分是醯鸡。[9]170
Fool that I am,I understand that I end up painting a tiger,
my insignificant lot is that of a biting midge.[9]171
“微分是醯鸡”这句使用了“瓮里醯鸡”的典故,该典故出自《庄子·田子方》,孔子听到老子所讲道理后感到自己见识甚少,犹如瓮中醯鸡。此典用以比喻见识短浅的人。译者在翻译时,将其直译为“a biting midge”,将“my insignificant lot”暗喻为“a biting midge”,省略了这一典故的深意,暗喻的修辞使得读者更容易直观理解。
增添法是指译者在意译的基础上增加因文化等因素所导致的目的语读者无法接收到的信息,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的一种翻译方法。
如《北征》中的这句诗,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9]342
Wewould never have heard of Xia or Yin’s decline,
had they executed Bao and Da midway.[9]343
这句诗包含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周幽王与褒姒;一个是殷纣王与妲己,褒姒和妲己都是帝王的女宠,这两个典故表达的都是红颜祸水的含义。诗人在这里是以此典故来暗喻杨贵妃与唐玄宗,唐玄宗过于宠溺杨贵妃和族人,最后致使“安史之乱”。
唐诗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出于韵律和形式等方面的考虑,上下句一般不会有连接词。但这两句中间其实包含着“如果……就”的逻辑关系,字面意思是如果周幽王和殷纣王在灭亡之前能够定褒姒和妲己的罪,国家就不会有如此悲惨的下场。汉语重意合,英语却重形合。汉语写作中不需要将连接词一一列出,这是汉语的独特魅力之处,虽无连接词却通过句意将整体衔接起来。英语写作则是讲究形合,连接词的缺失会导致整个篇章歧义和意义混乱现象的出现。因此,考虑到形合与意合的差异,译者在翻译时在翻译这两个典故时增加了省略“if”的倒装的虚拟语气。
再以《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为例:
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9]206
Today’s Pan Yue of Huai County,
at the same time,Lu Yun of Junyi County.[9]207
这两句诗中包含了西晋文学家“潘岳”和“陆云”两个典故,这里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颂扬杨奉先和崔明府两人。在原诗中,杜甫并未提及两人之名,侧重点在于两人的官职;而译者考虑到西方读者对中国古代人物和事件并不了解,因此在翻译时将两人信息补充完整。
释义法本身包括文本内注释和文本外注释两种方法。顾名思义,文本内注释是指将注释置于文本内,以特殊符号表示出来,使读者认识到该内容是作者为便于读者理解所加的内容;文本外注释是指译者采用脚注或尾注的方式在文本外为读者做进一步阐释或提供的详细信息,以减少读者因文化差异等因素而导致的阅读障碍。[9]117统计发现,文本外注释是译者使用最多的翻译方法。
如《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9]16
Hard to borrow the strength of tortoise and alligator,
in vain one looks for the down of magpies.[9]17
这两句诗包含两个典故“假鼋鼍”和“乌鹊毛”。第一个典故出自《竹书纪年》,讲述的是周穆王被九江阻拦无法与军队前行时呼叫鼋鼍搭建桥梁的故事;第二个典故出自《尔雅·翼》,讲述的是每年七夕乌雀为牛郎织女搭桥头上的羽毛被踩落的神话。诗人运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达面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的悲伤与无奈。译者在翻译时,分别对这两个典故含义作出注释:“As King Mu of Zhou did when he ordered these creatures to make a bridge;Magpies form the bridge over the River of Stars on the Seventh Eve”[9]17,以便读者更易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无力之情。
如《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
能吏逢联壁,华筵直一金。[9]6
An able clerk meets the“linked pair of jade disks,
this splendid banquet costs a whole silver tael.[9]7
“能吏逢联璧”一句使用了“联璧”的典故,这一典故出自晋书,潘岳和夏侯湛两人姿仪美且相交甚好,世人将他们称为“联璧”。这里借用这一典故形容刘九法曹、郑瑕丘两人的友谊。译者在翻译这一典故时,在文本外作出注释,“A figure for a pair of fine gentlemen,here Liu and Zheng”[9]7,直接告诉读者作者借此典故的用意,如没有注释大部分目的语读者由于文化差异无法理解其中暗含的深意。
再如《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燃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9]282
Burning navel,the fort at Mei ruined,
holding his standard,the Han officer returned.[9]283
“燃脐郿坞败”这句中包含了“郿坞燃脐”的典故,该典故出自《后汉书》,吕布杀董卓后将其身体弃于街头,天热而董卓肥胖,因此脂油满地,官吏将其肚脐眼点着,火一直烧到第二天,后人以此表示坏人伏法,诗人借此典暗示安禄山的下场。但此典故并不被西方读者所知,其很难理解诗人用典的深意。所以译者为此典故做出了详细的注释:“When Dong Zhuo held power,he built a fort at Mei with treasures and rovisions to last thirty years.Later,when he was killed in Chang’an,the soldiers lit his navel;he was so fat that the fire burned for several days.This may refer to the death of An Lushan,also notoriously fat”。[9]283注释法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补充背景知识。
在典故英译实践中,为缩小文化差异使目的语读者得到与源语读者同样的阅读感受,译者往往采用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杜甫诗》第一卷中较为常用的有:
1.直译加释义法
纵观宇文所安翻译的所有典故,直译的使用频率在所有翻译方法中位列第二。但直译一般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信息损失,给读者造成困惑和阅读的障碍,因此直译常与释义法搭配使用。如《登兖州城楼》中的诗句: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9]4
An eastern province,days of“rushing through the yard,”
from its south tower I first let my eyes roam free.[9]5
“东郡趋庭日”这句作者使用了“趋庭”这一典故,该典出自《论语注疏·季氏》,《杜甫诗全译》对这一典故的解释:“鲤趋而过庭”,讲的是孔子教育其子鲤的故事。后因以指子承父教。这里指作者前来兖州探看父亲。[13]3
译者在翻译这个典故时,将“趋庭”直译为“rushing through the yard,”又在文本外注释:
“‘Rushing through the yard’ refers to receiving instruction from one’s father,based on a passage in the Analects in which Confucius’s son Li was rushing through the yard,and Confucius asked him if he had studied the Poems.Du Fu’s father was an assistant in Yanzhou.”[9]5
再如《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中,
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9]142
On the palace stairs he has favored his crane,
but on the hunt it was formerly“not a bear”that was caught.[9]143
“畋猎旧非熊”中的典故是“非熊”,这一典故出自《史记》,周文王出猎前,卜师告诉他,“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果然在周文王出猎途中遇到了吕尚,也就是姜太公。后人以此典故比喻有才干为帝王所用之才,此处指的是哥舒翰。译者在翻译时直接将该典故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not a bear”,在文本外将其注释为“Taigong”。[9]143
再如《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谬知终画虎,微分是醯鸡。[9]170
Fool that I am,I understand that I end up painting a tiger,
my insignificant lot is that of a biting midge.[9]171
“谬知终画虎”这句诗中包含的典故是“画虎类狗”,典出《后汉书·马援传》,字面意思是想画虎看起来却像狗,即模仿不佳反而不伦不类,这里杜甫借此典表达自己应召赴试而不遇的无奈。译者在翻译时,将其直译为“painting a tiger”,在文本外作出脚注:“An aspiration that fails;the tiger not painted to perfection ends up looking like a dog”[9]171。虽然译者在脚注中说明了典故的含义,但他在正文中的翻译“end up painting a tiger”似乎不妥,根据典故的含义,应将其改为“end up painting a dog”。
2.节略法加替换法
节略法和替换法前文已作解释,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的翻译中,译者使用了将节略法与替换法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9]212
Ill-omened auroras stuffed the cold sky,
they have trampled the slippery valley slopes.[9]213
“蚩尤塞寒空”一句中包含了“蚩尤造雾困黄帝”的神话典故。相传涿鹿之战时蚩尤造大雾,使得四处烟雾弥漫,黄帝发明指南车以破他的奸计。杜甫借此典故表达骊山行宫外的天气之恶劣,与在行宫内享乐的皇室形成鲜明对比。译者在翻译此句时,将“蚩尤造雾”译为了“Ill-omened auroras”,省略了“蚩尤”的形象;同时把雾替换为“不吉的极光”,使得西方读者更容易体会出当时天气状况的诡异恶劣。
这类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的例子还有许多,此不赘述。
本文选取宇文所安翻译的《杜甫诗》第一卷为例展开杜甫诗歌事典翻译策略的研究,以古诗英译策略理论为支撑,主要从译诗词语的转换探讨分析这些策略的实用性。结合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在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中,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适用于事典的翻译,该策略所包括的六种翻译方法均有实用性;
2.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体裁,音、形、意,即诗的音律、形式和意义三个方面是古诗英译中的三大难题。基于不同文化中语法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及诗词的整体性和内部各要素的有机统一性,古诗典故英译中不能把各种翻译方法作为互不相干的个体,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多种翻译策略搭配使用;
3.文化差异是汉语古诗英译中的最大难题,因此宇文所安在翻译古诗中的事典时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直译加释义法。考虑到诗歌形式的严谨,译者往往无法在正文中表达典故所含的深意而选择直译的方法,其深意只能通过释义法详细阐述。
但本文的研究对象仅仅是《杜甫诗》的第一卷,该卷中英译事典的翻译方法无法包含所有《杜甫诗》乃至所有古诗中典故的翻译方法,其他五卷中的典故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找出更多的翻译方法来补充和完善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古诗英译策略的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编号17AYY001)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