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2019-04-22 12:03饶静
现代计算机 2019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计算机专业

饶静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兴义562400)

0 引言

据国家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243所,其中地方公办本科高校703所,民办本科高校426所(含265所独立学院)。地方本科院校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旺盛需求的高质量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在积极做这方面的实践,但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这类院校受生源、师资、育人环境、经济结构、区域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存在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服务地方能力不够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实践技能、开发经验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缺乏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等。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必须要立足地方,以服务地方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找准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认真探索和实践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期望为西部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构建思路

1.1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成立由信息技术学院、黔西南州就业局、黔西南州计算机行业企业、校外高层次计算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度参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以黔西南州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求为导向,建立常态化的专业需求调研制度,分析计算机类行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与黔西南州IT行业内多家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用行业标准对接专业标准,使人才培养与区域信息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吻合,推行以高质量的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体,从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四个维度构建“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的科学性、适用性,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图1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1.2 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必须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进而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凝练出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的“12345”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工程综合改革思路,即:以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为“1体”;教育模式突出知识体系和能力架构“2翼”;教学改革依托育人机制、课程设置、教育方式“3驱动”;人才培养注重通识知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技能“4平台”;课程体系改革抓好公共基础课、学科共同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验实践课“5模块”。信息技术学院在学校教学整体改革思路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完善,针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实基础、强应用”的培养要求,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构建了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产教融合的模块化新型课程体系。2017年修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分168,其中实验实践课程模块77学分,占总学分的45.8%。该模块除体现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外,更强调创新创业、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并与其他课程模块中理论课程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课程体系设计以地方信息产业需求为依据,结合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制定适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突出课程内容在计算机行业

1.3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别于学术型本科教育,最关键的环节就在于是否构建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2]。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这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2010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通过前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毕业生中80%-90%在省内地州市或县、乡镇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就业,主要为当地社会的经济建设、教育发展服务。通过对区域内计算机专业相关岗位群调研,明确了一条主线,五大模块,三个层次的153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就业岗位群能力需求为主线,通过课程实验(含课程设计)、实训课程(专业/职业技能训练)、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第二课堂五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构建学生基本技能、专业应用能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三级逐层递进能力层次,最终达成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职业针对性和应用性。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图2 计算机类专业153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施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时,学院针对性的提出指导意见,制定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具体方案、考核评价方式及评分标准等以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

(1)设置合理有效的课程实验。

设置与专业理论课程相呼应的专业实验课程(含课程设计),通过配套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习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本方法的同时掌握相应的专业基本技能,并形成专业应用能力。

(2)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有益补充,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学院外请业内专家、教授到校开设讲座,为学生介绍计算机前沿技术,展示项目成品,积极引导学生的专业认知,培养专业兴趣。通过搭建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与科技创新平台,探索实施“赛课结合”计划,将大学生科技竞赛、专业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课程化、系列化,使竞赛与课程教学,特别是与综合性实践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同时鼓励学生主持和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设校企共建的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是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力求学生通过具体项目的训练不断提升自我,从而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为后续的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打好基础。学院采用“师徒制”的模式,从大二开始对学生分组后分配校内教师或校外实训基地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考核,训练项目库由校企共建,项目包括基础类、软件开发类、硬件网络类、软硬件结合类、教学技能类等多种类型,体现从简单到复杂多种层次的能力要求。学生按专业方向必须完成不同等级相应数量的项目才能获得技能训练学分。

(4)推行双需求导向的见习实习。

实习是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要的必修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国情、社会、行业、专业的了解,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行业背景、服务对象及地位与作用;巩固并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计算机类专业实际问题,经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求解过程,从而得到全面的训练[1]。学院改革传统的实习方式,以学生职业需求和企事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开展实习工作。时间上,把实习时间提前至大三第二学期,形式上,采用了“两类三段四点”的校内外实习合作共建模式。所谓“两类三段四点”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将实习分为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两类,就业目标定位为教师岗位的参加教育实习,就业定位为非教师参加专业实习;整个实习过程包括见习、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实习三个阶段,见习和校内模拟实习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大四第一学期到校外实习;三个阶段循序渐进,校企共同参与,抓好“一听二看三学四做”四个关键点。

(5)完善毕业设计的管理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达成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学院按照“选题为先、过程为主、答辩为重、评优为导”的指导思想认真开展此项工作。根据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实践性强的特点,积极鼓励学生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双创项目、实习单位开发项目、科技竞赛及专业应用热点来选题。强调过程管理,搭建院内服务器,要求学生整个设计的过程均在该平台上操作和完成,指导教师可以实时检查学生的进度完成情况,并给出指导意见。学生答辩前必须经指导教师对提交的论文、系统、查重报告进行检查后转答辩组,答辩组评阅通过后学生方可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50%、交叉评阅教师20%、答辩小组30%三方构成。同时积极发挥毕业设计(论文)评优的正面导向作用,组织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为低年级同学做示范。

抓好实践教学体系五大模块,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三层次能力培养起决定作用,最终才能达成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4 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按照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注重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相结合,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

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和性质,以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软硬开发及应用的能力,按专业核心知识领域推进课程设置模块化,构建公共基础课、学科共同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实验实践课的课程体系。通过模块化的设置构成Web应用开发方向、移动应用开发方向、应用技术方向三个专业方向模块与区域信息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吻合,为学生未来选择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提供可能。优化课程内容,围绕专业方向、就业方向进行课程整合,程序设计课程群获贵州省一流课程群建设项目。

加强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融合多种教学方法的课程比例达到60%。如《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以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项目驱动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计算机网络实验》通过现场案例讲解,学生分组讨论,项目成果验收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利用慕课、微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课上课下全天候的学习空间,使教育教学向课前课后延伸[3]。如《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借助浙江大学与网易公司联合开发的程序设计类实验辅助教学平台,创建习题集和进行网上测试,系统自动判题、评分、排名,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益,学生在练习时也能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同时该课程还利用校内搭建的Moodle学习管理系统实施对课程的管理,提高课前课后指导的效果。深化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的课程达到了65%。如《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近三年都采用学生分组,以数据库设计大作业方式进行考核,需要学生完成选题的数据库设计,提交相关文档并随机抽组员答辩,结合设计、文档及答辩给出小组成绩,这种方式既强调团队合作,又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积极参与其中。

2.5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优秀教师与计算机行业企业优秀技术人员互聘机制,聘请当地企业优秀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如贵州易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视动互联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位技术人员顶岗进入教学岗位,全面参与教学,帮助提高专业教师实践应用能力;有计划选送教师到计算机相关行业企业接受培训和实践锻炼,学习当前的新技术,并参与公司的开发研究,中青年专业教师具有到企业兼职或阶段性任职经历的比例达到50%;在教学过程中,学院通过企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内部培训、集体交流、试讲观摩等方式,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

3 结语

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调动了学习热情,系统的训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知识快速运用到计算机行业的岗位中。近三年,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比例逐年递增,获省级以上奖项数达200多人次,国家级奖项有新突破,获批多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较好地达到了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学生就业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拓展了就业渠道,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就业吻合度90%以上,实习转就业率达40%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信息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断的探索、实践与改革,培养更多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计算机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