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春
在红色题材的故事或影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位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老兵,他的最高职务只是个班长,而他,却赢得了部队官兵的崇敬和爱戴,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老班长”。
在浙江省桐庐森林公安战线上,也有这样一位三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的“老班长”,他就是桐庐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一级警督何志明同志。
何志明,1964年8月生,自1987年加入森林公安队伍,他以干促进、担当有为,出色地锻造成为一位执法办案能手,是推动桐庐县林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他胸存大爱、秉公执法,深深扎根于大山和林农之中,倾力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彰显了森林公安民警的优秀本色;他勤奋好学、持之以恒,让文字与工作交相辉映,勾勒桐庐的山水画卷,道出公安的职责使命和担当,书写无数人生的传奇故事。
森林之所以繁茂,大山之所以伟岸,绿色之所以恒远,是因为拥有一些立足本职、默默耕耘,充满正义、怀揣梦想像何志明一样的森林卫士在守护着绿水青山。
32年的从警生涯,何志明始终奋战在林区一线,几乎踏遍了桐庐县的山山水水,一沟一壑,而生态安宁、林区稳定就是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0年,桐庐创造性地开展“固本强基”工程,何志明这个警长,便把工作岗位移到村头,成了许多村民的好朋友,只要与林业搭边的事,大家伙儿都喜欢向他咨询、向他倾诉,并讨教有关法律法规问题。只要能做到,他都会不厌其烦地为他们排忧解惑,并赢得了大家的信赖与支持。何志明也从中掌握了林区治安动态,把山情、林情和民情系统化、网络化,反过来服务于林区治安。分水江枢纽工程动工后,许多村民抱着最后捞一把的心态,私下商量着去以前“自己的山上”把树砍了,有人鼓动说“法不责众”,砍了也白砍,更有部分人已付诸实施。同村的李某一时拿不定主意,打电话咨询何志明,询问这种情况下无证采伐林木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何志明在耐心释法的同时,及时把这一隐患向领导作了汇报,会同相关单位及时制止、扑灭了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并阻止、挽救了十几个以身试法的村民。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老班长”何志明把提高群众的资源保护意识和掌握保护资源环境的方法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他曾说:“树是我们的心脏,鸟是我们的眼睛,穿行在大山林海中,林区的稳定、生态的安全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作为一名森林警察,“老班长”坐得住、钻得进、学得好、悟得深,具备较强的理论思辨能力,擅长分析案件,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热点、疑难案子只要他接手,他便成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克星。2003年,上沈村突发一起两死一伤的重大森林火灾案件,由于该案影响恶劣,损失巨大,各级领导层层批示,要求限期破案。当时,县里成立了由相关单位和森林警察大队组成的专案组开展侦查,但由于一时找不到有价值的破案线索,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它看成了无法侦破的“死案”。作为专案组的一员,何志明下定决心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完成任务的决心,即使困难再多,也总能想出办法。他带着战友重新深入林区,在重新勘查火灾现场时,他无意中看到一个挑着馒头叫卖的人从山里走出。当时他很奇怪,卖馒头的人把馒头挑进山里干什么?经过询问村干部得知,这条山路贯通富阳,这个人每天都要往返一次,再看此人,耳朵上还夹着一支烟。职业的敏感立即点亮了他的侦破思路,此后,围绕卖馒头人展开了调查。经过缜密的预审设计,几番斗智斗勇,在大量的证据面前,嫌疑人的防线垮了,嫌疑人承认那天挑馒头进山,吸烟后随手把烟蒂丢在草丛中,引发了山林火灾。最终,犯罪嫌疑人沈某某被人民法院判了4年有期徒刑。沈某某的落网,在林区产生了很大震慑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办案实践中,何志明不仅善于破解难题,还敢于碰硬,彰显了人民警察的铮铮铁骨。一次,桐庐某公司为建休闲平台,未经所在村同意擅自采伐了该村所有的林木。调查中,公司声称罚钱没问题,但不能以公司的名义接受处罚,要求施工方代替处罚,以免公司的信誉沾上污点,希望通融一下。作为该案主办人,何志明没有同意他们的要求,认为处罚本身就是带有惩戒性质的,违法是要付出代价的,作为一家大公司罚点钱,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根本起不到教育和惩戒的作用,何况这种狸猫换太子的执法也涉嫌违法。于是,他坚决挡了回去,案件得到了公正处罚。当民警把处罚决定书送达受害方村干部时,他们激动地握着何志明的手,连说:“谢谢,谢谢。”凭着永不言败的韧劲、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业务技能,何志明屡立战功,破获了一大批涉林大案要案,先后14次获得省、市森林公安局和县公安局嘉奖,5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1次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7年8月15日,何志明突然脸色发白,腹部痛如刀绞,家人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疑似肾动脉瘤,医生要求连夜送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何志明不同意,请求再等几天,医生无奈地摇摇头,说肾动脉瘤就是个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不管医生好说歹说,何志明就是没同意住院,只是要求医生先把疼痛止住再说,家属也弄不明白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直到三天后,医生急了,在电话中朝他吼:“你还要不要命,有什么事能比生命重要?!”原来,他手头的案子正在获取关键证据,为防止嫌疑人串供,他必须在住院前完成取证工作。入院后,医生从影像中发现,病情已相当危急,再晚一步恐危及生命。
在同事眼中,何志明是年轻人成长的引路人。传承经验、培育骨干民警,是森林公安战线名副其实的“老班长”。接警处警、询问讯问、现场勘查、案件审理等等构成了何志明几十年来的日常工作。平凡的、不断重复的工作没有让他有丝毫的抱怨。相反,他以实际行动,把业务做精,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将自己的法治思维、严谨态度、侦破技巧和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从他手中带出的徒弟,有多人走上不同的领导岗位,而他仍是“老班长”一个。按理,他完全有资格“养老”了,大队里也不给他压任务,但他仍像30年前那样,奔波在办案一线主办案件。有人问他图个啥?每当这时,他只是默然一笑,从警32年,他自始至终扎根在基层第一线,时代变了,但从警初心没变,“以林为业、以警为荣”的信念没有变,为保一方生态安全的责任没有变,做好森林公安工作的干劲没变。
印象中的何志明,夏天下乡办案脖子上常挂着白毛巾,连在办公室里看书学习,桌子上的白毛巾也还是常不离手,擦汗的整套动作瞬间完成。他是这么认真工作的,也是这么常年认真读书的。读书时,何志明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山里娃。初中毕业,他为了早日“跳农门”,早早地接了父亲的班。何志明并没有安于现状,先后夜读高中、自考专科、中央党校,始终做一个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人。15岁时发表在校刊上的1篇散文,使他萌发了对于文学的热爱,他渐渐成了桐庐县图书馆“最忠实的粉丝”。近年来,在工作之余,何志明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短短几年就有60余篇散文、小说、故事被《全国公安政治工作信息网》《浙江公安警营文化》《警察之窗》《山海经》《富春文艺》《天池小小说》等刊物、网站采用。2018年,在全国故事大赛中,他的《回龙湾的风水》获优秀奖,《妻子的秘密》获银奖;2019年,在全国少儿故事大赛中,他的《小侦探》获“好故事奖”;2019年《智救“飞虎队”员》荣获“中林杯”全国少儿红色故事创作大赛一等奖。
如今的他,不但没有让人有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减弱之感,而几十年如一日自强不息、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贯穿他整个身心,让他变得从内而外,散发着向上、向善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