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区农村道路事故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2019-04-21 07:06葛鹏森
科学与技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影响因素

葛鹏森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再加上国家对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村道路的建设已经取得历史性的跨越。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衡、安全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交通伤亡事故频发、交通违法行为频现等问题。因此,亟需针对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当前平原地区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各种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交通事故,并参考平原地区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分析其现阶段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对策,供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相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农村道路;事故成因;防范对策;影响因素

1.平原地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影响农村道路安全的因素很多,本章分别从人、车、路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详细分析各类影响因素。

1.1人方面的因素

人作为交通的主要参与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主动性是一系列交通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乘次不齐,复杂多样,而且交通安全知识较为薄弱。道路的发展与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提升不同步,甚至有些群众连基本的交通知识都不了解[1]。即使知道一些交通法规,但仍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详细分析一些交通事故不难发现,大部分的农村交通事故都是由于行人随意横穿马路、超速行驶、无证驾驶等原因造成的。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一直是交通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再加上农村道路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管理的难度重中加重,交通管理始终处于低等级的状态。同时,目前乡镇派出所警力缺乏严重,维持正常工作的同时,根本无法顾忌正常的交通管理。交警大队也未能与乡镇派出所在工作业务上有良好的沟通,存在业务壁垒。再加上,一些政府对交通安全不重视,聘用的交通协管员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才是有效减少农村交通事故的重要方法。

1.2车辆方面的因素

车辆的种类也是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村道路上,汽车、大货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自行车等穿插行驶,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再加上一些组装车、报废车、无牌车也会在农村道路上非法行驶,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同时,农村车辆重使用轻保养,认为车只要能行驶,就没问题。很少会定期去维护和保养。因此,车辆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

1.3道路方面的因素

在农村道路建设方面,连接城市的省道存在建设资金偏少、建设工期过快、建设标准不高、交通安全配套设施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通村公路是由原来田间道路硬化而来,大部分的道路仅为3—4米,大型车辆行车、会车比较困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农村公路上缺乏交通安全设施:例如:“电子眼”、减速带等。道路养护难以到位,交通管理部门的道路养护的思想还比较滞后,建成之后未能定期养护,甚至在道路毁坏较为严重,只进行简单的修补,因此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农村道路事故类型分析

2.1按责任对象分类

根据目前现有的交通工具种类,道路交通事故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机动车事故。是指在交通事故中,驾驶机动车负有主要责任。但根据保护弱者的原则,如果机动车与其他交通工具如:电动车、自行车、行人等发生交通事故,双方负同等责任,则定性为机动车事故。非机动车事故。非机动车事故是指在事故中,非机动车负主要责任的事故。因为在道路上行驶,相对于行人,非机动车被视为强者[2]。行人事故,是指在行人进行交通行为时,有自身原因发生于其他驾驶工具或者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例如:行人故意碰到机动车,行人闯红灯,行为乱横穿马路,行人违规驶入高速公路等等所引发的事故。根据法律的规定,只有在行人主观故意与机动车发生事故,例如:碰瓷,由行人负全部责任。在其他情况下,被视为强者一方最低要负有10%以下的责任。

2.2按原因分类

主观原因。这类交通事故是由于当事人由于自身过失、违规驾驶或者自身内在的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时,主观故意与机动车发生事故,这属于刑事犯罪的范畴。

客观原因。这类交通事故,当事人并没有过错。由于指由于存在车辆、交通设施、道路以及一些极端天气等不可抗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

2.3按事故形态分类

根据事故形态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事故。碰撞事故,刮擦事故,碾压事故,翻车事故,坠车事故,失火自燃事故。因为在交通事故中,当事方的车型种类不同,根据双方或者多方的责任大小,进行确定事故类型以及事故的主要负责方。如果双方或者多方负同等责任,则按相對交通强者一方定事故。

3.平原地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

3.1交通管理方面的问题

警力严重不足。日常交通管理和交通事故处理是交警中队以及当地派出所协同管理。但是,大部分的交通中队和派出所存在警力严重不足的现象,严重降低农村道路的安全以及交通安全防范的力度。

各交警中队以及派出所除去各种业务培训,请休假,公务外出的民警外,剩余人员还要保障中队或派出所正常业务开展以及出警人员基本保证。因此无法设置一名民警专门负责农村交通管控,面对农村交通安全问题,也无法系统地到农村进行交通安全宣传,这是导致部分人员交通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3.2交通参与者的问题

交通参与者包括行人、机动车驾驶人与非机动车骑行人等。行人的随意性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这与交通参与者的自身素质以及安全意识有密切的联系。

交通安全意识不高。根据调查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情况。在调查人员中,有不少人对交通法规不清楚,甚至连最基本的右侧行驶都不太清楚。车辆违规停车,甚至一些机动车驾驶人随意停车驻足聊天,非机动车的违规行为更加普遍存在。机动车驾驶人还存有侥幸心理,由于农村见警率较低,也存在无证驾驶、饮酒驾驶、驾驶报废车辆等现象。归根结底这些现象是人们的法律规则意识不强、缺乏安全意识一种表现。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影响因素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