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三十载 水墨砥砺行
——小记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2019-04-21 02:38ZengJieqiong
当代美术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双年展画院水墨

Zeng Jieqiong

1 刘赦雪纸本水墨100cm×70cm2018

“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暨“第九届深圳水墨论坛”

2019年4月20日—5月20日

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

承办:深圳画院、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

总策展人:董小明

统筹:徐章、栾倩、毕大松

策展人:尚辉、冀少峰、吴洪亮、杨晓洋

展览地点:深圳画院美术馆、

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

2 渡边佐和子(日本)美综合材料140cm×120cm2018

由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画院、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承办的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于2019年4月20日隆重开幕,拉开了“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暨“第九届深圳水墨论坛”系列活动的序幕。在此后一个月中,96位国内外参展艺术家的300余件绘画、装置及多媒体影像作品在深圳画院、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三馆联动展出,为观众带来一场源古流今、丰富多元的水墨艺术大展,成为2019年广东乃至全国的一项文化盛事。

“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总策展人为深圳画院名誉院长董小明,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美术》主编尚辉、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深圳画院副院长杨晓洋分别担任“揽古烁今”“笔墨至式”“水墨无疆”“四十不惑”四个主题展的策展人,并在“第九届深圳水墨论坛”相应专题的讨论中任学术主持。深圳画院院长徐章、深圳设计与艺术联盟副主席栾倩、OCAT深圳馆兼华·美术馆馆长毕大松统筹展览事务。杨阳、任四四负责展览视觉设计。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脱胎于1988年举办的“国际水墨画邀请展88'北京”。从此,双年展以研究水墨艺术的现当代转型与发展、密切关注水墨艺术发展趋势、展示艺术家最新作品为己任,成为现当代水墨艺术研究展示与交流的一大平台。纵观本届双年展,在学术立意、参展艺术家、作品展陈方面独具特色,在重视理论研究,增强学术内涵方面更加深入。双年展以“水墨现在”为主题,除了秉持初心,延续历届双年展对水墨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多样呈现进行开放性展示与研究外,更加着力探讨笔墨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性转变、水墨精神在当代的延续与发扬、当代艺术对水墨的表现力与边界探索以及深圳本土水墨的发展等问题。

一、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学术主题简介

第十届双年展设有“揽古烁今”“笔墨至式”“水墨无疆”“四十不惑”四个主题展。其中“揽古烁今”主题展立足于从中国画或水墨画随历史发展而不断进化的过程来辩证地阐述水墨艺术中“古”与“新”的各自面貌与内在联系。“古”强调中国画的传统精神与审美元素,“新”则侧重于中国画在现当代拓展出的新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古”与“新”并陈且对照,更可藉此来探求艺术家如何通过题材、媒介、技法与语言等“新”手段植入笔墨理法、精神内核、审美情趣等“古”内核,如何将二者融合从而获得平衡,使作品既具有传统情怀,又体现时代性。

3 周虹墨码亚克力、水墨尺寸不定2019

“笔墨至式”主题展旨在通过展出的山水、花鸟、人物三科作品,研判新时期以来中国画现代性转型中绘画作品所形成的“笔墨+”艺术方法论。“笔墨+”包括笔墨+造型、笔墨+图式、笔墨+色彩等,是艺术家运用自身笔墨功底与造型、图示、色彩等视觉元素进行个性化结合的创作方法。这些方法已成为中国画现代性转型的基本路径与范式,但如何创造水墨精神与视觉体验相结合的极致,则关乎艺术家自身的人文修养与技艺。

“水墨无疆”主题展分为墨质、墨境、墨像三个子单元,意在凸显“水墨无疆”所带来的关于水墨边界、水墨身份、水墨定义及墨场之中水墨现在的纷纭变化。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水墨艺术的边界与语言也得以拓展。水墨画、工笔画、装置艺术、新媒体,甚至3D动画、带有水墨观念的作品都加入进来,构建了一个“新水墨”空间。“水墨无疆”的策划初衷,就是通过展示一个由多种媒材、多元艺术语言、多样表达方式造就的墨场,来探寻水墨与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现代技术手段的结合能达到何种程度,水墨艺术是否存在边界。

“四十不惑”主题展紧扣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建市40周年这一时间节点,通过对“深圳画家画深圳”“城市山水画”“都市水墨”等水墨研究课题创作成果的展示,梳理了深圳画院建院30余年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致力于研究水墨画当代转型这一课题的过程。主题展展出了深圳画院收藏的名家佳作与深圳本土艺术家的40余件精品,展示了深圳水墨发展所形成的艺术品格与时代气质,也通过深圳水墨的演变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主题展展场及作品简介

秉承国际性、开放性、多元性的展览主旨,四个主题展围绕各自学术主题选择国内外水墨艺术家参展,其中既有旅居或讲学海外的国际艺术家,也有扎根本土践行水墨当代转型的国内艺术家,可谓老中青汇聚一堂,名宿新秀相得益彰。各单元展场设计因地制宜,力图最大程度地实现策展人意图,突出展览学术主题。

“揽古烁今”单元在华·美术馆一楼展出。整个展场以白色为底,简洁明快,作品在其中更为醒目。一面六边形门墙引客入内,观众由此开始进入颇具江南园林韵味、移步异景的观展之旅。宽松而连贯的展线让观众既能不疾不徐地欣赏每一幅作品,又无视线落空之感。展柜、展台、屏风错落摆放,让观展体验更为多样。本单元展示了丘挺、林海钟、武艺、王天德等艺术家的近作。丘挺的《水泉院》静静立于整面墙上,气势氤氲。庭院深邃,林泉清幽,远山苍茫,慢踱细赏之时尽得卧游之乐。林海钟的《雪影》以淡墨、焦墨粗描瘦石、枯枝,画面大量留白,使屏风与周围空旷微暗的空间形成一明一暗、明暗相映相生之感,静观之下,禅意萌生。水墨动画《渔笛清幽》投影在二楼的一面墙上,使得整个展场变得生动活泼起来。王天德的《越过山丘》影像互动装置作品最为有趣,观众可以在触摸屏上选择一幅画作为基础自己进行加工创作。这不仅是观众与艺术创作的互动互联,也是当代水墨创作与现代科技、文化的互动互联。

“笔墨至式”主题展在华·美术馆二、三楼展出。本单元邀请周京新、刘巨德、林蓝、李孝萱等实力派学院艺术家参与。展场内部开阔,以灰白二色为底色,作品以架上绘画为主,尺幅都较大,充分运用了空间,给人以大气之感。周京新的《悬浮·人物》系列描绘了或立或坐、紧握手机的男性形象,人物似悬浮在空中,引人深思现代科技给人带来的便利与迷失。喻慧的《铿锵玫瑰》则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石头:远观灿然的玫瑰走近了才发现是一堆爆裂的石头——石头的力量和视觉冲击令人震撼,传统水墨技法在这里迸发出现代感。

4 田黎明向远方纸本水墨96cm×130cm2017

“水墨无疆”在OCAT深圳馆展出。这一单元集中了谷文达、方力钧、刘庆和、傅中望、岳敏君等艺术家的绘画、装置及多媒体作品。周虹的《墨码》和陈楠的《甲骨文·图腾》舍弃毛笔墨水,转而寻求用水墨观念与叙事手法来进行装置创作。前者用墨色亚克力二维码来记录和解构现代社会,后者用瓦楞板切割与金属连接的装置隐喻了工业文明对于甲骨文这一古老文字系统的干预。整个展场中的作品无不体现着“新水墨”的概念,也在催人深思:水墨创作的自由度到底有多大?水墨艺术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它是什么?突破了这个疆界,又该去往哪里?

“四十不惑”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展出。这一单元展出了陆俨少、宋文治、王子武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多位知名深圳本土艺术家如董小明、宋玉明、周凯、刘子健也展出了新作。宋文治的《建设中的深圳画院》将时间倒流;杨晓洋的《东方巨港——璀璨盐田》和海岩宿千的《城韵传奇——深圳八景》,以熟悉的场景呈现出深圳奋进创新、日新月异的城市精神。

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的参展作品涵盖水墨画、雕塑、装置、多媒体等门类,多元丰富,分别在三个场馆展出。作品数量众多,展场风格各异,对于观众来说,付出的不仅是体力与时间,还有对水墨艺术的真诚欣赏。但得到的,是一场奇异动人的艺术体验——这是来自当代水墨艺术最直接、最前沿的展示与奉献。深圳画院已成立33年,“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也走过了三十载。风雨如磐,致力于水墨当代转型革新实践的艺术家们砥砺前行,成就斐然。本届双年展既是对过去30年水墨创作实践的展览与研判,也将是走向理论深度的新启程。

猜你喜欢
双年展画院水墨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河山有君
——李可染画院院展
水墨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2020亚洲物流双年展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泼尽水墨是生平
[记得住乡愁]首届福建省画院油画提名展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