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云无心
2017年的《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发表了德国研究者的一项研究,研究者找了31位志愿者,测试他们对食盐的“感知阈值”。他们让每个人品尝不同食盐含量的水溶液,找出能够尝到咸味的最低盐浓度。
结果相差巨大。这些人的平均阈值是3.6%,而最敏感的人,在鹽浓度达到0.35%时就能尝到咸味,最不敏感的人,则要达到6.5%才能尝出咸味——为了尝到咸味,后者需要的盐浓度差不多是前者的20倍。
为了搞清楚人们对咸味的感知阈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研究者把这些人分为3组,感知阈值在0.35%~1%的人为“敏感组”,阈值在4%~6.5%的人为“不敏感组”,阈值在两组之间的人为“中等敏感组”,并在不同条件下收集他们的唾液,分析其中的各种成分。
在收集了大量唾液样品,进行了各种分析之后,他们发现:唾液中的蛋白质组成,在敏感组和不敏感组中具有明显差异。在敏感组中,“丝氨酸型蛋白内切酶”的含量明显要高,在不敏感组中,“半胱氨酸型蛋白内切酶抑制剂”的活性明显要高。“蛋白内切酶”可以把蛋白质从中间任意位置切开,“丝氨酸型”和“半胱氨酸型”是指不同的类型,但对于切开蛋白而言作用是一样的。敏感组中的酶活性高,意味着能够更高效地切开蛋白质,而不敏感组中的酶抑制剂活性高,意味着酶的活性被抑制了,也就不能有效地切开蛋白。
那么,能否高效地切开蛋白,又跟食盐的感知有什么关系呢?科学上,对人体如何感知咸味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在舌头上的味蕾尖端,上皮细胞的几个蛋白亚基组成了钠离子通道。当钠离子通过通道,就会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被解析成“咸味”。另有研究发现,如果上皮细胞的一个亚基被酶解,就会有助于钠离子通过离子通道,从而增加咸味。
从这项研究来看,一个人的口轻口重,基本上就是他的唾液决定的。不过这项研究没有探索的问题是:如何能改变唾液中这些酶的活性,从而改变对咸味的敏感性?比如放任口重,对盐的需求就越来越多,有意识地逐渐清淡饮食,对盐的需求就会逐渐降低。这是否意味着——唾液中这些酶的活性,会随着饮食习惯的调整而发生改变?
(摘自中国食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