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丽,张晓坤,张 云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CRRT指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一组体外血液净化技术,是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同时也是ICU重要的抢救治疗技术。针对CRRT患者由于病情较为复杂,病情变化速度也较快,无形中也加剧了护理难度[1]。而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到CRRT患者中,则可以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以后,构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起到减少医疗风险和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CRRT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实施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和参照组(50例)。两组患者男女比例为77:23,年龄介于20~9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66±12.74)岁。治疗方法:CRRT患者使用股静脉及颈内静脉置入单针双腔血滤管建立血管通路,CRRT机型prismaflox,选用专用套件,根据情况采取选用抗凝或无抗凝方式,血流速150-180ml/min,模式CVVH,置换液溶液:碳酸氢酸类,置换液速度2500-3000ml/h,通过电解质和血气结果调整电解质[2]。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对护理风险危险因素分析后采取相应的对策。
危险因素:(1)人:病人烦躁,不配合治疗;护士对CRRT操作技术不熟练,CRRT相关原理性能不能完全掌握,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各类报警,未能掌握封管技术,(2)机:仪器故障包括体温装置故障以及各压力监测故障等,(3)法:无CRRT准入制度,无相关应急预案,监督机制不够完善(4)环节:上机前预充不够充分,CRRT期间抗凝不够,血泵停止时间过长[3]。
护理对策:(1)建立CRRT准入制度,参与CRRT治疗的医护人员,ICU工作时间应超过一年,并且经过CRRT培训和演练,具备实践操作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2)CRRT机器管理,由专人管理血滤机,并定期进行维护;(3)做好上机前准备,正确连接各管路,保证链接紧密,予相关液体充分预充;(4)加强血滤过程中管理,密切监测患各项指标,及时处理CRRT中的报警,尽量上调动静脉壶,避免出现空腔的情况,做好凝血的预防工作;(5)做好血管通路护理,妥善固定,防止脱管,每次治疗结束后严格消毒接口处,用管腔容量的100%-120%的封管液对动、静脉封管[3-4]。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以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上机时间。
针对本次研究中出现的计数和计量资料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和(±s)表示,并采用x2和T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本次研究有意义。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参照组,并且上机时间也要长于参照组,组间所存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十分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上机时间比较(n/(%),)
ICU作为重症监护室,集聚了所有危重患者,相应人员、设备、药物等配备也较为齐全,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的治疗和护理服务[4]。患者在ICU中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表示患者病情已经十分危急,实施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不良事件发生,因此需要采取好的护理模式,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
为提高ICU患者CRRT治疗中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就需要将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针对患者出现的低体温情况,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对置换液温度进行决定,同时也可以采取加盖被、输液加温器等措施,对低体温进行防范;针对患者出现的低血压情况,则需要从输入液体顺序着手,根据患者病情在上机后及时输入白蛋白,既能够使胶体渗透压提高,还能够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上机时间要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上,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到ICU患者CRRT治疗中,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推广和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