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温经化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观察及安全性

2019-04-20 06:04
关键词:经期血瘀西医

王 莲

(句容市边城卫生院中医妇科,江苏 镇江 212400)

西医认为痛经多由子宫收缩异常、前列腺素增高、精神压力、疾病的因素引起,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常见于青春期女性[1],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为诊断原发性痛经的关键。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症状,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是指经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感染、子宫肌瘤等引起的痛经[2]。目前,西医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疗效,随着中医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将中医疗法应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中,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次研究主要集中于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现代中医医家对寒凝血瘀型痛经认为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冒雨受寒、涉水游泳,或贪食生冷或久居寒湿阴潮之地,使寒湿之邪客于冲任,侵入胞宫,运行阻滞,不通则痛;虚者则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寒邪侵袭导致胞宫失于温煦,加之气血不足,血虚寒凝,经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此,提高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效果,减轻女性在经期时的痛感,成为现阶段治疗女性痛经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但目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只注重温经散寒,化瘀止痛,而忽视了调理心肝脾肾,降低了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效果。

1 现状分析

传统西医治疗虽然能对痛经症状进行控制,但是无法根治,只能暂时止痛,且具有依赖性,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大。中医中药因为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优势性,通过辨证论治,四诊合参,分清痛经的症型,特别是在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方面累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对女性寒凝血瘀型痛经症状进行治疗时的优势较显著。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80例2014年4月~2019年4月门诊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25岁之间月经周期正常女性;②符合中医辨证寒凝血瘀型痛经;③符合西医原发性痛经标准。排除标准:①经B超及其他检查证实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②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③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精神病、传染病恶性肿瘤④月经不调、并经、季经者。

观察组接受中医治疗:给予患者经期或经前两三天予加味温经化瘀汤,药方组成:香附10~15 g、茯苓10~15 g、炒五灵脂10~15 g、蒲黄炭10~15 g、川牛膝10~18 g、陈皮6~10 g、钩藤15~20 g、川断15~20 g、牡丹皮10~15 g、丹参10~15 g、延胡索15~20 g、肉桂6 g、葛根10~15 g、益母草15~30 g。药物称取备用,以水浸泡,水面超出药面2 cm为佳;浸泡15~30 min后,以武火煮沸,改文火煎15~20 min,过滤后取汁温服,1天2次,早晚饭后服用,治疗3个月经周期。经后予调周疗法进行治疗。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布洛芬缓释胶囊(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430)0.3 g,口服,经期前后及经期内出现痛经时服药,1天1次,持续5天,治疗3个月。

2.2 评价指标

①记录两组临床有效率。临床疗效判定依据为:显效,小腹部疼痛显著缓解,畏寒等症状缓解或消失,停药后没有出现复发;有效,小腹部疼痛减轻,畏寒等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停药后仍有症状出现,需继续服药;无效,服药后疼痛未缓解或停药后临床其他症状均未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40×100%。

②记录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40×100%。

3 结 果

3.1 治疗有效率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对照组 40 6 20 14 65.0(26/40)观察组 40 12 23 5 87.5(35/40)

3.2 不良反应

组别 n 恶心 呕吐 消化不良 皮疹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 40 2 2 5 1 25(10/40)观察组 40 1 1 0 0 5(2/40)

4 讨 论

现代病理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主要与经期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具有相关性。其中,PGF2α含量增加是导致痛经的主要因素[4]。PGF2α含量增加,可使女性子宫平滑肌出现强收缩,血管痉挛,导致子宫缺血、缺氧,从而引发痛经。此外,血管加压素、内源性缩宫素及β-内啡肽等物质增加,均可引发痛经。中医认为经行腹痛关键辨别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以及程度,再结合舌苔脉象正确判断其寒、热、虚、实属性。一般而言,刺痛、跳痛拒按者多为实证,隐痛、空痛按之痛减多为虚证;疼痛发于行经前或初期多为偏实,疼痛发于经末或经净多为偏虚;灼痛多为热证,刺痛怕冷多为寒证。 西医范围内主要以止痛、镇静为治疗原则,中医则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温阳则助火,火热则推动血行。但现代女性多工作及社会压力较大,容易急躁易怒,脾胃功能不和。结合本次研究所选用的方剂进行分析,蒲黄炭、炒五灵脂合用,名曰“失笑散”,具有散瘀止痛之功效,延胡索加强活血止痛功效;肉桂温阳化瘀,补肾助阳,现代研究具有溶解痰浊膜瘀的功能;《金匮要略》中指出,“疼痛者,脉弦......所以调达气血,缓解挛急重在稳定心肝”,香附微苦,性干,归于肝、脾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效;陈皮味苦,性温,配以茯苓具有理气祛湿,健脾和胃之效;古人所言“诸痛……皆属于心者”钩藤、钩藤具有宁心安神,镇痛之效;川牛膝引血下行配以丹皮丹参活血化瘀止痛;益母草活血调经止痛。诸药共用,可充分发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西药止痛的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数据结果表明,在对寒凝血瘀型痛经进行治疗时,加入了调理心肝脾肾的药物,显著改善女性的痛经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

猜你喜欢
经期血瘀西医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