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酱
“咦,那边围了一群人,他们在看什么呀?妈妈,我们也过去看看吧!”小曼按捺不住凑热闹的心,一边和妈妈商量着,一边不自觉地向前边走去。
“好吧好吧,真拿你没办法。”妈妈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她也想去看看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
“都来看一下,扫码并且下载我们的软件就可以免费获得桌子上的任意一件礼品。”一位负责宣传的叔叔在带动大家扫码赢礼品。
小曼看见面前的桌子上摆着毛绒玩具、便携水杯、环保购物袋等,不由得拉着妈妈来参与活动。
“妈妈,你拿出手机扫一下,我想要那个可爱的毛绒玩具,这可是免费送的。”
妈妈当然不会立马答应小曼,她去仔细询问了那位工作人员,确认活动是安全、正规的后,才拿出手机扫了礼物旁边立牌上的二维码,下载了一个有关牙齿健康的手机软件,成功拿到了免费的毛绒玩具。
“谢谢妈妈!”小曼开心地抱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妈妈一起向兴趣班的方向走去。
真有这么好的事?我怎么没遇见过,我最近正好想买个水杯呢!
免费送礼品的活动还挺常见的,看似是商家在亏本送福利,其实他们是运用免费经济学在做营销,这里面的学问深奥着呢!
真的免费了吗?
我们应该都知道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很多商家或店铺经常会搞一些促销活动,比如满200元送30元,加1元多送一件,扫码送红包,等等。很多人会觉得免费送东西的活动非常不错,但其实有一些所谓的免费产品,我们已经在无形之中为它们付了费,只是我们没察觉而已。
比如,超市里的酸奶会有“买3送1”的优惠活动,很多人会对免费赠送的那瓶动心。假设一瓶酸奶的价格是8元,3瓶的价格是3×8=24(元)。因为“买3送1”,所以此时24元可以得到4瓶酸奶,平摊下来,一瓶酸奶的价格是24÷4=6(元)。但很多时候,送的“1”可能是临近保质期的商品,还可能是其他品牌的商品,所以有时宣传中的免费实质是打折促销。
商家开展这种免费送的活动,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表面上看是商家亏本进行回馈,其实只是商家削减了自己的一部分利润,以此来提高销量,从而获取更大收益。
噜噜,超市里你喜欢吃的巧克力正在搞活动呢!一盒原价34元,现在买4盒送1盒。
我身上有176元,你们说能买几盒呢?
正确对待免费经济学
免费经济学不仅被运用到实体店营销中,在很多网店营销里也会出现。比如购物满188元享包邮,看似快递是免费的,但实际上这个邮费已经被包含在我们消费的188元里了。
商家巧营销
生活中大多数的购物或交易都有不利和有利的一面,被冠以“免费”二字的商品有时会带给我们一种情绪上的冲动,让我们在它和另外一件商品之间挣扎,从而引导我们做出一系列的决定。
曾经有一位商学院的教授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在学生们去往教室的路上售卖两种饼干,将其分别定价为1元/包和5元/包;在售卖一段时间后开始降价,分别定价为0元/包和4元/包。
降价后,教授发现购买两种饼干的顾客比例在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人会选择免费的饼干。可见 “免费”二字在很多时候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商家推出的一些转发、集赞免费送门票、送礼品等活动,表面上看是为消费者谋福利,实际上是商家在用较低的成本,激励消费者来带动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为自己的商品做宣传。这种活动会激发一部分人的购买欲望,不但可以为商家冲销量、清库存,而且还可以讓商家实现利润最大化。
我们面对扫码、点击网站链接等一些免费送礼活动时,要多多了解和理性判断,不要误入一些不法分子的网络骗局或陷阱。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和理性,一点点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和观念,减少冲动消费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