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配额视角下碳汇林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2019-04-19 01:26吴凌云许向阳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碳交易

吴凌云 许向阳

摘要:2017年12月,中国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启动了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随着更多行业被纳入碳交易市场,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将会更加成熟。碳汇交易供需双方会发生新变化,林业碳汇的潜在需求被激发出来,碳汇林业的发展将迎来新契机。通过对林业碳汇的供需进行预测分析,我国统一碳市场第一阶段林业碳汇的需求量将达到0.3~4亿tCO2e,林业碳汇的交易额约为6~200亿元。随着碳市场规模的扩大,全国林业碳汇的交易额可能增加到千亿元规模,林业碳汇潜力巨大。

关键词:林业碳汇;碳排放权配额;碳交易;供需分析

自深圳、北京、广东、上海等7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以来,我国碳交易试点已经过了四年多的发展,碳交易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为了实现中国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我国正逐步尝试由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向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过渡,建立碳排放权配额市场调节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机制。一般而言,免费配额在碳交易市场实行初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减排压力,但是这也导致一些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企业继续生产,从而达不到低碳减排的目的。以免费配额分配为主的碳交易市场无法通过经济手段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而国家鼓励发展的可作为CCER交易的林业碳汇市场化进程缓慢,不仅由于碳市场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其价格过低也严重影响林业碳汇的发展。

随着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参与交易的基础、市场核心要素之一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也将更加成熟。与此同时,碳汇交易市场将得到规范,碳汇交易供需双方将发生新变化,林业碳汇的潜在需求被激发出来,碳汇林业的发展将迎来新契机。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推进,当市场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时,作为可交易的稀缺资源的林业碳汇价格和交易量都将显著上升。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林业碳汇的供需进行预测,分析林业市场的新前景,为碳汇林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林业碳汇市场供给

中国是全世界森林面积增加最快、人工林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绿化造林工作,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及森林植被碳储量都在不断增加。我国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全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84.27亿吨。根据林业“十三五”规划和《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的承诺,我国在2020年、2030年、2050年森林覆盖率将分别达到23.04%、24%、26%以上。

目前,森林碳储量有多种计算方法,包括自然科学范畴的涡旋相关法、碳平衡F-CARBON模型法、CO2FIX模型法、箱式法等,还有社会科学范畴的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考虑到计算森林碳储量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经济性等因素,本文采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估算我国森林碳汇量。由于森林碳汇量是森林碳储量的变化量,属于流量,而林下植物碳储量和林地碳储量在短时间内增加不明显,因此,在计算森林碳汇量时通常只计算在短期内变化比较明显的林木生物量碳储量。我国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为89.79立方米,结合我国林业发展规划目标,可以计算出2020-2050年我国森林碳汇潜力。(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维持在现有水平的情况下,我国森林碳储量在2020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94.68亿吨、98.52亿吨,在2050年突破百亿吨,达到106.63亿吨,我国森林碳汇量是不断增长的。另外,就我国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而言,我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也是呈增长趋势。2015年,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全國范围内对天然林实施全面保护,保证了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增加也将使森林碳汇量不断上升。林业碳汇虽然不能等同于森林碳汇,但是,随着我国持续推进碳汇林业,加强林业法制建设,我国林业碳汇的供给能力也必然是不断增加的。

二、林业碳汇市场需求

《京都议定书》约束下的强制性减排需求是林业碳汇市场上的主要需求,需求主体主要是被要求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发达国家的企业、机构组织或个人。就目前而言,我国尚未受到《京都议定书》的约束,暂且不用履行强制性减排义务。但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构建碳排放权市场,加快林业碳汇的市场化建设,履行减排义务是大势所趋。

中国于2015年6月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中明确了我国的减排目标,即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2030年左右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同时,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为了达到减排目标,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国家战略,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湖北、重庆等七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工作相继启动,七个试点省市的交易产品主要包括碳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截至2016年底,七个试点碳交易市场CCER累计成交7085万吨,其中,上海的CCER交易量达3593万吨,占比最大,其次是广东,占全国总交易量的23%,重庆碳市场CCER尚未开始交易。尽管各试点省市对CCER抵消机制设置了比例限制和区域限制,但是,CCER项目纳入抵消机制也为CCER创造了预期稳定的规模需求。

我国林业碳汇的需求者主要是一些被要求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点工业行业、机构组织等,通过购买碳汇指标实现碳中和,以降低减排压力。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这些行业和企业面临着节能减排的重压,相对于优化设备提高效率,提升自身节能减排的能力,通过林业碳汇实现碳中和的成本远低于工业减排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碳汇林业的发展。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和规范,拥有较大减排潜力的重点工业行业仍会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对象。此外,林业碳汇市场的需求不仅会受到林业碳汇价格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的环保意识等也将对林业碳汇需求产生影响。根据七试点省市CCER抵消机制,CCER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介于1%~10%,按照这一比例,结合相关数据,预测我国统一碳市场第一阶段配额总量在30~40亿tCO2e左右,届时,我国林业碳汇的需求量也将达到0.3~4亿tCO2e。另外,碳交易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将促进我国林业碳汇需求量的持续增长,林业碳汇交易数量也会随之上升。

三、碳汇林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2017年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启动,除发电行业外,全国碳市场在初期阶段还将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耗能达到一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排放企业,在全国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点排放企业约有七千多家,这些企业的碳排放量大约占到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二分之一。截至2016年底,我国七个碳交易试点中已有五个试点完成了三次履约,两个试点完成了两次履约。七个试点碳市场自开市以来累积成交配额总量达8670万吨,各试点地区配额成交情况如表2所示。

目前我国各试点的成交碳价约20~50元/吨。如果以各试点的成交碳价来测算,我国统一碳市场第一阶段林业碳汇的交易额约为6~200亿元。然而,20~50元/吨的碳价是无法带来明显的减排效果的,从长期来看,300元/吨的碳价才能够真正发挥碳市场的低碳减排作用。碳市场覆盖行业的逐步扩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全国林业碳汇的交易增长,其交易额将有可能增长至千亿元规模。随着我国碳交易体系趋于完善,林業碳汇市场将得到长足发展,碳汇林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CO2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全国碳市场的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和规范,将不断有更多的企业被纳入到控排体系中,减排压力也随之增加。我国统一碳市场第一阶段配额总量在30~40亿tCO2e左右,届时,我国林业碳汇的需求量也将达到0.3~4亿tCO2e。另外,随着碳交易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林业碳汇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长,林业碳汇交易数量也会逐步上升。目前我国各试点的成交碳价约20~50元/吨。如果以目前各试点的成交碳价来测算,我国统一碳市场第一阶段林业碳汇的交易额约为6~200亿元。然而,20~50元/吨的碳价是无法带来明显的减排效果的,从长期来看,300元/吨的碳价才能够真正发挥碳市场的低碳减排作用。碳市场覆盖行业的扩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碳交易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推动林业碳汇市场持续发展,我国林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发展林业碳汇对策建议

林业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多重功能,发展碳汇林业,进一步加强林业碳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减排压力,为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上赢取话语权。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林业碳汇市场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林业碳汇项目前期开发周期较长,进入碳交易市场成本高,市场交易流程复杂;林业碳汇项目在计量检测方面缺少统一的测算体系,项目储备量不足;林业碳汇项目价格机制尚未形成,法律监管力度不足,交易机制不健全等。因此,对于我国碳汇林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精简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

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林业碳汇的发展潜力,碳汇林业的发展受到过高交易成本交易的严重影响。建立公开透明统一的的碳交易市场,简化交易程序,以降低信息搜集和项目谈判等交易成本,推动碳汇林业稳步发展。

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

林业碳汇项目作为一项复杂的新生事物,在开发、实施和管理等方面急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建议加强相关技术培训,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提高碳汇林业的管理水平,促进碳汇林业可持续发展。

3、加快体系建设,完善交易制度

大力发展碳汇林业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林业情况的标准化项目体系,该体系涉及到生产、计量监测、审核和监管等多个方面。另外,为了确保林业碳汇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与林业碳汇相关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保障林业碳汇交易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陈建成,关海玲.碳汇市场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 (S1):445-448.

[2]黄宰胜,陈钦.基于碳汇视角的碳汇林业发展对策分析[J].林业经济,2015 (11):86-89.

[3]李怒云,冯晓明,陆霁.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之路[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 (02):01-07.

[4]李怒云.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碳汇大有可为[N].中国气象报,2014-04-14 (003).

[4]王鑫,滕飞.中国碳市场免费配额发放政策的行业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 (02):129-134.

[5]张颖,单永娟.我国森林碳汇市场供需及贸易情况分析[J].环境保护,2016 (10):37-41.

作者简介:吴凌云(1991-),女,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林业碳汇;许向阳(1965-),男,江苏南京人,教授,研究方向:林业经济与政策。

猜你喜欢
碳交易
基于ISO14064标准下的碳交易审计初探
湖北省CCER的发展机制
浅议宁夏碳金融发展
电力行业碳交易和企业策略的实验研究
低碳经济下中国贸易发展战略调整的研究
基于碳交易市场连接的宏观调控机制研究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国际经验与路径选择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两阶段下会计核算比较研究
碳交易与碳税兼容性分析
江西碳排放交易初始配额分配及价格设定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