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雪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让探究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纽带,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情境中有机会进行探究性的活动,获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数学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以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情景活动,诱发学生参与
小学生思维的直观性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形象、具体的数学学习内容。数学学科学习中,难免出现抽象的知识,如概念、公式等。如果教师一味地以灌输、讲解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不但难以理解,更谈不上知识的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促进他们理解与吸收。其中,情景活动的设计便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尤其是生活情景活动,学生非常熟悉,也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生活味”,从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购物情景活动”,将教室装扮成“小型超市”,让学生融入超市情景中学习。又如:在教学“测量”时,教师可以设计“测一测、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景中,测量物品,从而建立分米、毫米的概念。通过设计情景活动,教师将原本属于概念性的东西,如元、角、分,分米、毫米等,变成具体的内容,学生不仅便于理解,更能促进他们学以致用。
二、活动中发现
国际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听了,但是你忘了;你看了,把它记住了;你做了,你理解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把一些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学习“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实践,体验直接经验,在体验中发现数学奥秘。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为了避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误区,我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一套真的,并且是新的人民币。我让学生拿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观察、初步认识人民币,再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发现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这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人民币都只有1(10)元(角、分),2(20)元(角、分),5(50)元(角、分)三种呢?我不作正面回答,而是拿出几种有标价的教具,让学生拿人民币来购买。学生在购买实践中发觉:不管多少价钱,其数值总能用1、2、5组成。于是学生的疑问迎刃而解。通过实践应用,学生充分理解了人民币面值规定的意义,而且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三、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能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也就是说,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当中,有助于活动化课堂的实现。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创设了“逛超市”的游戏。首先,我将事先准备好的超市商品的卡片、模拟的人民币发给了学生,然后让学生用钱购买商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允许进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实际的购买行为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四、以活动为主线——活动化的教学形式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践。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除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外,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引导学生去探索、实践、体验。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参与机会及充分活动的时间,凡是学生能操作的都让学生去做,使其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这样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可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使其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创造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但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是远远不够的,适当的实践性作業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会增加其学习兴趣。如在学完土地面积单位后,布置了1项作业:调查自己所处村庄的耕地面积有多大,并想办法了解近些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此你有何看法?几天后,孩子们高兴地把他们调查的结果给了我。他们有的是从家人那儿了解到的,有的是从村(居)委会查到的,有的是用电话向有关单位咨询得到的。谁又能说这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呢?
五、操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眼看”,思维不一定跟着转动,认识基本也处于感性阶段;“手动”则能让学生强化感知认识,并且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在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不受束缚的环境下展开操作,动手动脑,亲历知识形成,同时促进学生吸收和掌握知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与他们的天性有关。小学生不喜欢中规中矩的学习,而是喜欢寓学习于玩乐中。操作活动的设计则刚好跳出教学常规,并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合,因而能够带动学生更强的参与性。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教师让学生课前准备好七巧板,然后进行图形拼组PK大赛,比一比谁能拼出最多花样。又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组合图形,并剪下来,然后学生交换,互求面积。通过设计操作活动,学生得到独特的学习体验,并能享受不一样的学习乐趣。
教师必须更新自身观念,抓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在“动”、“活”字上做文章,开展活动化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参与活动、自我发展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从封闭的数学课堂中解放出来,使其心灵得到释放,最终让学生在高质量的数学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活动化教学,主要是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活动与数学教学间的联系与衔接,以避免多元的活动,只“热闹”了数学课堂,却丧失了实际应有的价值,让学生只“玩”,而未“学”。
参考文献:
[1]宋丽萍.创建活动化的小学数学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