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中现代文教学技巧初探

2019-04-19 01:35胡冬萍
祖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现代文中职语文技巧

胡冬萍

摘要:本文就中职语文中现代文教学技巧论题,指出了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教学方法失当,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高;分析了中职语文现代文教学现状,对现代文一个模式去教,不求创新;论述了中职语文现代文教学技巧,针对不同体裁的现代文采取不同方法施教。

关键词:中职语文   现代文   问题   现状   技巧

上好中职现代文阅读课,要根据各类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具体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和落实学习重点,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并且通过对现代文的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中职教育对语文教学不是十分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有规定和要求的。语文这门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学校对语文课认识不足,导致对其不够重视,语文教学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市场”得以发挥。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在中学接受的是普通中学语文课的教育,大学里边接受的是师范性质的教育,到中职学校参加工作后接受的继续教育,中职教育的培养学生有其特殊性,接受教育的对象具有专业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中職语文教学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故存在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只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存在各方面问题。对语文学习没有一定的目的和目标,并且认为语文课课上可不上,有部分学生根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不足,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认为学语文无非就是听老师分析课文,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按要求完成作业。学生把学习语文看作是完成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另外,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涉及到语文方面的也是寥寥无几。阅读的课外读物主要言情、武打小说类书籍,好像与语文这个学科格格不入,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毫无帮助。这严重影响到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无有半点作用。按此发展下去,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是纸上谈兵。

二、中职语文中现代文教学现状

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现代文,完全是照搬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不适应现代形势需要,针对一篇课文,过程是:识字,解词,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色布置作业。这就算语文老师完成了一篇现代文的教学,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无法用什么结果来回答。孰不知学生喜不喜欢老师的这种教法,学生也无法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老师这种教法好还是不好。只是被动的听,或不听,自己做自己的。有手机的看手机,没手机的讲小话,有的干脆睡觉。这样的局面是普遍存在的,语文老师感到很无奈。还有些语文老师试图改革教学方式,把一篇篇现代文进行分解,化分为各个知识点,点滴不露向学生传授。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听老师讲、对老师的讲的所谓的重点和现成的答案作详细记载老师完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这种重视知识的灌输,轻视能力的发挥,重视结果的体现,轻视过程的精彩,使语文课中现代文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趣味性和非凡的吸引力。

三、中职语文中现代文教学技巧

(一)对现代文的教学有关时代背景与写作背景的交代,不能照搬教学参考资料。殊不知学生不喜欢的听老师机械的照搬参考书来说教,并且根本不符合学生的胃口,甚至使学生感到反感。再说有的现代文不一定靠时代背景的介绍来对给学生读懂文章以帮助。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介绍时代背景,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我认为这个前提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和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看起来没有必然的关联。像这样是无法吸引学生进入听课角色的。应该这样来教学此文,时代背景就没有必要做这么庄重的渲染,反倒把学生搞得云里雾里。讲清楚写作背景就是必要的了,夜晚,“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看到月色下的荷塘景色,触景生情写下《荷塘月色》这篇美文。就要就事论事来谈,《荷塘月色》属于抒情散文,读抒情散文不予善于把握作品的抒情基调和抒情线索。作品开始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作品的抒情线索和缘起。由于心里不宁静,因此要等到夜深人静之时,踏着月光游览荷塘,来排解信中的郁闷。开始写心之不静,给以后的抒情、写景创设了特定的氛围。这等于把情感线索交到读者手里。心不宁静,荷塘,月色也就染上了不同一般的色彩,这色彩是自然色彩与作者情感色彩的高度融合。写景与抒情密不可分,荷塘边的小路“幽僻”、“寂寞”,“阴森森的,有些怕人”,够得上凄冷了!树木的阴森同内心的阴郁是等同的。这样一对比讲解,一渲染,再让学生去读原文,他们会根据老师的提示,读懂这篇美文。再如教莫言的《卖白菜》一文,为了让学生读懂这篇文章,那首先是要讲清这篇文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不然,学生不可能理解莫言为啥写这样的文章。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给中职生读,和文章所反映的时代有“代沟”,不讲时代背景,学生不能理解莫言为什么要“如泣如诉”。莫言的文字非常朴实,感情十分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独到感悟。文中讲述了上世纪五六年代,农民处于缺吃少穿的艰难困苦之中,但坚强的脊梁却支撑了一代又一代人。文章通过他与母亲将家里仅有的等到过年包饺子的三棵白菜提到集市上去卖的往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母亲形象。莫言的《卖白菜》,开头就把时代背景写的一目了然,是“1967年冬天”,一个任何中国成年人都知道的年份,可以说中国人还处于忍饥挨饿的时期。“日无鸡吃米,夜无老鼠粮!鼠粮应断绝,鸡米实可伤!三餐归一顿,犹觉不足量。树皮和泥土,野草拌秕糠!饥寒起盗心,荣辱论何遑?仓廪谷已空,礼义扫地荒......”(作者:颜真愚,农民,已经八十多岁,居湖南省攸县高想乡麻子坡)。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莫言写的文章的每一个细节,都象那个装白菜的“结满了霜花的腊条篓子”一样,真实得不敢肆意想象,不许魔幻,只能是本真的再现现实。把这个时期的真是状况介绍清楚,学生就能读懂《卖白菜》一文了。

(二)对现代文的分析不流于形式,切忌字词句篇面面俱到。对每一篇文章根据其文体确立知识点。有的文章重在分析人物形象,有的文章重在分析写作特色等。如教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老舍的母亲形象经过了这么几个阶段: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具体事例: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全部书写在这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第三件事是作者对母亲的神态和语言的描写。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时那种说不出的心态,并将这种无法控制的激动之情表现出来。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饱含了丰富内涵,即母亲见到儿子是的复杂心理和无以言表激动心情,过细咀嚼,让人感动不已。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说的这及其简单的话,听起来再普通不过了,但仔细思考,反复琢磨其中的意义,那却是母亲对儿子的情深意切具体表现。这里有母亲对儿子的所从事事业的理解,更是母亲对儿子挚爱全部的体现。

(三)现代文教学注重课堂设问,激发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巧妙的设计一些疑问,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文课堂的氛围中,也能增强学生的学好语文欲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启发学生沿着老师的设问作深入的思考,并对其进行反复研究,达到“打破砂锅问到底”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现代文的效率。但教师一定要注意设问的难易程度,所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一下认识不上去,学生就会产生退却心理。问题设计也不能太容易,一听就明白,又会觉得没有兴趣。如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作者反复写山、树和屋,这是什么缘故?二是作者写“无形的围墙”和破晓、入暮时光線的变化,这里面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三是写小屋在山上是什么用意?四是有关“空中楼阁”含有什么的意义?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激烈的讨论,让同学们自已根据认识能力的程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采取这种方法,学生既掌握了应该获取的知识,又锻炼了辨别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现代文的兴趣。

(作者单位:荆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现代文中职语文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指正要有技巧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