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琳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300)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 ,且大多为复杂、移位和不稳定的骨折,在老年人群中较多见。虽然经过了内、外固定治疗,但肩关节功能却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对于这种情况,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更有优势的治疗方式。我科于2015年6月-2017年1月对50例具备适应证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施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平均12个月的随访与功能锻炼康复指导,每次随访参照Neer评分标准进行效果评定,50例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与早期50例未作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的患者作对比,现将护理与康复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00例临床诊断均为闭合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82例。年龄52~85岁,平均72.3岁。Neer分型:2部分骨折20例,3部分骨折64例,4部分骨折16例。
1.2.1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介绍积极的康复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给患者及家属强调肩关节康复锻练的艰苦性与长期性,一般需要6~12个月的康复锻炼才能获得显著效果,这样可以使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建立康复的信心。
1.2.2 一般护理
术后常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肢皮温、色泽以及伤口情况,警惕有无手指及患肢皮肤麻木、青紫、肿胀等神经血管损伤的表现。
1.2.3 引流管护理
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伤口引流管并保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曲折、阻塞、脱落等,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量、性质并准确记录。
将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分为5个阶段,全程对患者的功能康复锻炼进行指导。
第一期(术后第一日至术后第二周):开始进行肩关节被动耸肩,每天3次,每次10下,每次10分钟。
第二期(术后第二周至术后第四周):开始进行肩关节主动耸肩和被动前后摆动练习,每天5次,每次10下,每次10分钟。
第三期(术后第四周至术后第六周):开始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其中包括前举、后伸、外旋及向胸壁的内旋,每天3次,每次10下,每次10分钟。
第四期(术后第六周至术后第十周):开始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其中包括前举、后伸、外旋及向胸壁的内旋,以及外展功能锻炼,每天5次,每次15下,每次15分钟。
第五期(术后第十周至术后第十四周)开始解除绷带,开始进行无限制的肩关节抗阻力功能锻炼。
具体肩关节活动方法包括:
①关节活动度训练;②肌力训练:肩带肌等长收缩训练从术后第3周开始,术后第6周开始行内、外旋肌群等长收缩训练。
术后100例患者平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根据Neer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功能,其中疼痛占35分,日常生活功能占30分,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占25分,术后解剖位置占1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
观察组50例患者经过以上规范、系统地术后护理和康复锻炼并进行术后平均12个月的随访。对照组50例患者未经过以上规范、系统地术后护理和康复锻炼并进行术后平均12个月的随访。
根据Neer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功能,结果显示如下表1:
表1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观察组50例患者中优良率达到96%,无一例并发症,经康复锻炼后患者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康复效果满意。较早期对照组优良率84%有显著提升,且P<0.05。
有研究表明,术后配合积极的康复锻炼,不仅可以控制术后感染的发生,还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安全有效地避免术后骨不愈合和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最终效果,不单纯是手术技术所决定的,其术后规范化的康复训练治疗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和规范化的康复指导治疗,是取得患者肩关节良好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