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颖,梁媛婷,刘广渊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在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中多见慢性鼻窦炎患者,易发病人群包括老年人及低龄儿童,患者可表现为精神抑郁、头痛、鼻涕增多、嗅觉障碍及反复性鼻塞等,病情严重情况下,患者可出现颅眼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1]。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鼻窦内窥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对比传统鼻窦手术来说,术野更宽,操作精细度更高。本文对56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采用综合护理对患者术后鼻黏膜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分析及实验。
从我院诊治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患者中选定56例,时间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分组办法是随机双盲法,28例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比例16:12,年龄20岁至61岁,中位年龄42.5岁;2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15:13,年龄21岁至63岁,中位年龄42.0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存在对比性,P>0.05。
对照组护理过程中运用常规护理:术前1周,禁止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做好患者上呼吸道感染预防工作。术前1d,告知患者禁饮禁食。术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实验组护理过程中运用综合护理:(1)心理方面干预。护士应做好患者心理术前评估,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术中护士应陪伴患者,促进患者安全感有效增加,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术后,患者由于双侧鼻强填塞,容易出现鼻部肿胀等不适症状,焦躁情绪较严重,护士应主动为患者提供相应安慰,告知患者不适症状可自行缓解。(2)体位方面护理。由于患者术中采用局麻,术后患者应选取半卧位,可对患者头部血流压迫起到有效减少作用,对患者术后出血起到一定缓解作用。对于全麻患者来说,术后采取去枕平卧位,保持六小时,将患者头部偏向于一侧,避免患者因发生呕吐而导致窒息。在患者清醒后,选择半卧位休息。(3)鼻腔方面护理。对于半卧位患者来说,护士可帮助患者将床头抬高45°,对患者气流刺激鼻腔程度进行有效缓解,护士应告知患者禁止擅自处理填塞物。术后24小时,护士可利用冰袋冷敷患者鼻额部[2],促进患者血管收缩,从而有效减轻患者渗血情况。术后48小时,护士可将填塞物拔除,保证动作轻柔,清除患者鼻腔内分泌物或者血痂时使用吸管,告知患者少说话以及避免打喷嚏[3]。(4)疼痛方面护理。待患者麻醉效果消除后,患者存在明显头痛症状,护士应告知患者少量多次饮水,将咽喉润湿,补充水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另外,护士可利用舒缓轻快的音乐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必要情况下给予患者实施止痛药物治疗。
利用Lund-Kennedy量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量表20(SNOT-20)对患者鼻黏膜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本组探究中,t检验、x2检验过程中使用SPSS19.0软件,可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说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明显实验组Lund-Kennedy评分、SNOT-20评分、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Lund-Kennedy评分、SNOT-20评分、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分析发现,由于术后鼻腔填塞及手术机械损伤,慢性鼻窦炎患者存在疼痛及头晕等不适症状,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临床上提出了增强慢性鼻窦炎患者护理干预的要求。分析发现,给予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无法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提出了综合护理,效果理想。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采用综合护理期间,护士应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必要性[5],使用通俗易懂语言,告知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预期效果、手术步骤及手术时间,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护士应对患者视敏度、眼压、出血倾向等情况进行严密监测,若存在异常,应立即上报并开展对症处理措施。
本组结果:明显实验组Lund-Kennedy评分、SNOT-20评分、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改善。
综上,慢性鼻窦炎鼻内镜采用综合护理,对明显改善患者术后鼻黏膜恢复及生活质量可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