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陈 珂,许 旻
(苏州市职业大学 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近几年MOOC的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MOOC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教学模式单一、学习效果没有保证等。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等于就会发生有效的学习行为。因此,即使MOOC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仍然不能抹杀面授课程的独特价值,传统课堂教学仍然具有不可取代性。只有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1]。SPOC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SPOC的全称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直译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2013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阿曼多·福克斯提出。SPOC基本形式是在传统校园课堂采用MOOC的讲座视频或在线评价等功能辅助课堂教学[2]。也就是说,SPOC是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SPOC与MOOC本质上区别在于:MOOC注重知识的传播和复制,SPOC注重知识的建构与生成[2]。因此,需要将MOOC本土化,定制成一种适合传统校园课堂、有利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SPOC。不得当的SPOC教学模式使用,不仅不会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反而会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能够在合适的时间,为合适的对象,利用合适的信息媒介,提供合适的课程资源,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文章结合《JAVA程序设计》课程,利用SPOC理念和SPOC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该课程使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
教学情况分析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教学内容
《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可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能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开发能力。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依据理论与实践培养目标而开设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课时量有限。
(2)教学平台
课程中的SPOC教学平台采用的是“易智教”课程教学平台。该平台除具有浏览学习资料、在线交流、提交作业和批改等功能外,还将数字化的教学资源部署在其中,可以进行实验课、综合实践课等主要教学场景的课堂教学。它能够把虚拟实验环境、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高度集成,以便进行项目化教学。该平台同时配备手机App,可以实现移动学习,方便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满足教学需要。
(3)教学资源
课程中线上教学资源包括视频与各类文档(Word、PPT、PDF)、练习与测验。其中,视频内容除了提供大量的国内专家学者视频授课资源,部分课程视频资源根据本校课程特色自主录制。习题内容除了包含理论客观题,还加入经典实验案例及综合项目案例,以便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内化。为了与现实需求一致,该课程的教学资源针对技能需求,将相关知识点分解到真实项目中,以真实案例贯穿整个课程,从而满足技能与知识的融合。
对于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实现“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结合。课前,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进入SPOC教学平台自主学习指定的资源,教师通过平台数据反馈了解课前自学情况,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课堂中,学生通过与同学、教师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随堂练习和测验,依托SPOC教学平台即时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以促进知识的巩固和内化。课后,学生参与拓展训练,并且借助课程教学平台进行知识的巩固和问题的交流,查漏补缺。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又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JAVA程序设计》课程对学生编写代码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渐进式实践教学方法。为树立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课程中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具体项目,通过项目实现,让学生掌握JAVA技术的同时,对面向对象编程有一个直观和更加感性的认识。在项目开发流程推进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而且,本课程的实践项目分为实验基础案例和综合项目案例,通过基础案例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通过综合项目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中做,做中学”。
评价体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时掌握每个环节教与学的情况。通过SPOC教学平台,学生学习的线上线下过程化数据均被记录下来,向教师提供不同维度“教与学”的分析数据和图表。通过及时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与学习动态,教师能够灵活组织、调整课堂。
基于SPOC教学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提升三个阶段。
图1 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1)课前准备
在课前准备阶段,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在平台中发布课程学习任务,包括实践案例,并发布课程相关资源。学生在学习任务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包括观看平台中的视频以及浏览文档资源,自学结束后完成课程内容对应的测试,并可以在平台上相互交流自学过程中的心得与问题。教师根据平台记录的各种数据,包括学习时长、线上测验、线上交流、浏览学习资料情况等,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以确定教学内容重难点。
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信息传递”与“吸收内化”两个阶段。传统课堂是通过课上教师讲解实现“信息传递”,通过课后完成作业习题实现“吸收内化”。本课程采用基于SPOC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由学生在课前利用平台完成。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通过课前自学也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阶段,在有限的课堂学时中完成知识更深层次的“吸收内化”过程。教师根据课前自学情况,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点进行知识的讲授,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出课堂实验基础案例的解题思路,及时对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消化。任务分析结束,学生立刻进入SPOC教学平台完成实验基础案例项目代码的编写,通过线上作业巩固知识点。实验基础案例的完成,加深了对应知识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综合项目案例,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把握,以及实际项目中知识的运用。并且,同一个实验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差异化帮助。基础较好的学生看实验要求即可完成,基础一般的学生提供代码提示,理解思路后实现,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参考答案。
课堂中,线上线下过程化数据均被记录下来。在实践操作中,学生作业提交到平台,该平台及时反馈学生成绩及问题。学习情况的及时评价,使得学生自行查找作业问题,小组讨论,查漏补缺,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查看整班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了解班级的整体进度及成绩,对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多维度的掌握,进而灵活调整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动态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也可以查看学生个人作业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辅导到每一位学生并与之互动,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形成学习过程的“闭环系统”。线下课堂教学的过程被实录并上传到SPOC教学平台中,以供教师和学生回放。
通过有针对性的互动模式进行动态课堂组织,从而形成师生、生生面对面的互动讨论模式。此种模式下,学生 “吸收内化”的过程由于加入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共同协作解决问题,会大大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促进知识深层次巩固和内化。同时,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可量化,这种对教学行为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与评价分析,大幅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渐进式的实践训练使得各环节环环相扣、逐步递进,突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突破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3)课后提升
在课后提升阶段,主要是自主学习、引申问题、在线互动。课后,教师通过SPOC教学平台发布作业,学生完成作业获得反馈。而且,学生可以在平台中复习课程资源及查看课程拓展资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在线和教师或同学讨论互动,学习得更深入。教师通过分析学生作业情况、讨论的内容以及课堂实录综合对教学效果做出更全面的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设计方案,持续推进课程建设。
课程评价即为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按照给定的权重综合得到的平均值。SPOC混合教学中对“教与学”行为全过程进行管理、追溯、质量监控与评价分析。线上评价包括线上的学习时长、作业、测验及讨论,以上各项评价均由平台系统自动反馈。线下评价包括学生课堂表现、课堂参与度以及线下考试,主要由教师提供。通过上述对学生学习多元化的评价,改变了只注重考试分数的评价方式,同时注重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和过程化考核的目的。
《JAVA程序设计》SPOC教学模式已经开展了5个学期,总体看来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课程实施过程化考核,学生参与度大幅提高;个性化学习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习的自信心;贯穿式的评价体系,学生学习情况可量化记录,教师可灵活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动态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课前课后均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自学能力获得一定提高。
为了对比使用不同教学模式带来的教学效果,《JAVA程序设计》课程5个学期以来同时使用两种教学模式,部分班级沿用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部分班级使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学生课程最终通过率对比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学期通过率对比
《JAVA程序设计》SPOC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成效,需要有功能完善的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的支撑,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动态过程。从课程的设计开发开始,教师根据课程安排、课程要求及授课时间结合平台情况,并根据SPOC混合学习实施情况,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后续的设计方案,持续推进课程建设。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在合适的时间,为合适的对象,利用合适的信息媒介,提供合适的课程资源,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将SPOC引入高校传统课堂,既能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又能够发挥SPOC集约化、小众化等在线学习的特点,使线下课堂变得更加动态、灵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因此,SPOC的教学模式值得高校不断去尝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