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迷
【摘 要】目前,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普遍偏低。国务院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地方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学生体育活动,推动政策落地。但作为此次活动开展对象的普通大学生的认可程度,参与程度如何?本研究以河南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PPS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概率抽样调查方式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为该活动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身体素质;PPS抽样;问卷调查
一、前言
据《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缓慢下降趋势。大学生的体质测验项目表现甚至不如中学生也得到教育部发布的30年来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变化情况证实,加强体育教学改革,构建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协同联动的学校体育工作格局,引导学生养成热爱体育、崇尚健康的意识和科学长跑,经常锻炼的习惯有极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受认可程度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PPS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概率抽样调查方式,对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及2017级全日制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层访谈。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8份,有效问卷为30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约为98.51%。
(一)此前是否有定期运动习惯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1%有定期运动习惯,59%无定期运动习惯,有定期运动习惯的人数占比不足50%,基本符合活动的宗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二)了解到此项活动的途径
在被调查者中,了解途径为年级通知的占59.11%,同学们口耳相传得知的占比28.62%,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占比7.81%,剩余4.45%则是通过浏览官网。由此可见,大部分人为被动告知,主动参与度不高。
(三)初期对活动的态度分析
在认可度调查中,34%的被调查者认可度低,26%的被调查者认可度一般,40%的调查者认可度高,由此可见大部分被调查者能夠理解政策的宗旨。但在心理反应调查中,37%的被调查者对此没有感觉,仅14%的被调查者期待该活动,而抵触者高达49%。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虽能理解,但抵触情绪严重,如何处理好学生的情绪仍是一大问题。
(四)平均每次跑步公里数
在每次平均跑步公里数分布中,3公里以上者占比33.09%,2.5~3公里者占比41.26%,2~3公里者占比21.56%,2公里以下者占比4.09%。根据活动要求,男生每次不少于2公里,女生不少于1.5公里,男女超过3公里的路程均不计入成绩,而从数据可知,次均2公里以上者占比近96%,超3公里者占比33.09%,由此可见,虽初期同学们心理抵触大,但实行情况优良,参与度高。
(五)跑步时间分布
调查显示,选择在上午跑步的比例为3.72%,选择下午跑步的比例为7.81%,而选择晚上的比例高达88.84%。由于校园为开放式校园,晚上安全并不能得到完全保障,因此如何解决安全问题是一大问题,如不解决可能降低学生满意度。
(六)对活动采用长跑的运动形式满意程度
在对采用长跑形式以达到活动目的满意度调查中,高达40.9%的被调查者不满意,33.83%被调查者无感,仅25.28%的被调查者满意。由此可见,活动依托的运动形式并不能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可,要提高活动参与度,需进一步调查同学们的运动偏好。
(七)对长跑总里程和日均最低里程满意程度
无论是从长跑总里程满意度表还是日均最低里程满意度表来看,不满程度均超过50%,在对长跑运动形式普遍不满的情况下,这种不满程度在预期之内,但具体不满原因仍需调查。
(八)对活动的激励手段的满意度
在对活动的激励手段满意度调查中,不满占比相比前几项有所降低,但仍高达44%左右,满意度占比23.42%,剩余31.94%则认为一般。由此可见学校仍需进一步了解同学对奖励的偏好,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规则,提高同学的满意度。
(九)对活动的约束手段的满意度
研究显示,仅24.17%的被调查者满意,33.09%被调查者非常不满,14.13%被调查者比较不满,剩余为无感。此次活动约束手段——未完成学期跑步任务者,本学期的课外体育锻炼成绩为零分,并不得参加本学期体质健康的长跑项目测试,因与期末成绩挂钩,且执行较为苛刻,虽该要求旨在推进活动进行,但过于严苛的要求,恐激起同学的防抗心理,抵触情绪增高。
(十)对活动主要依托“APP软件”满意程度
比起运动形式,活动依托的APP遭到了更多同学的不满,超50%的同学不满意,其中33.06%更是强烈不满,满意人数占比仅20%左右。由此可见,APP存在总多同学们不满的缺陷,若要提高“阳光健康跑”活动认可度,需进一步改善APP现有BUG,或寻找新的依托方式。
(十一)对活动的监督及作弊处罚措施满意度
从满意度分布来看,37.92%的被调查者对监督及作弊处罚无感,而28.62%的被调查者非常不满,14.87%的被调查者较为不满,剩余18.59%的被调查者满意。由此可见,监督及作弊处罚措施仍需进一步改善,若要提高同学们的满意度,需在同学间进行大量调查,在既能保证措施有效的情况下满足民意。
(十二)未来是否坚持运动意愿分布
从意愿分布来看,未来有长期坚持运动的被调查者占53%,而未来不会坚持长期运动的被调查者占47%。对比活动前是否有定期运动习惯分布表,长期运动比例有所下降。根据之前的满意度呈现的数据,虽同学们能理解活动宗旨,但各类规则造成了过半同学的不满,可能引发了同学们的抵触防抗心理,造成长期运动比例下降。
三、调查结论与改进建议
(一)调查结论
1.对该活动理念认可度较高,但处理抵触情绪是关键
在认可度调查中,34%的被调查者认可度低,26%的被调查者认可度一般,40%的调查者认可度高,由此可见大部分被调查者能够理解政策的宗旨。但在心理反应调查中,37%的被调查者对此没有感觉,仅14%的被调查者期待该活动,而抵触者高达49%。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虽能理解学校的做法,但抵触情绪严重,如何处理好学生的情绪仍是一大问题。
2.对活动的总体满意度差强人意
通过实地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初步分析,被调查者对采用长跑形式、长跑总里程、活动约束手段、活动的激励手段、活动的监督及作弊处罚措施的认可度均超过50%。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活动总体上接受,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二)改进建议
1.加强正面引导,建立意见表达渠道。
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加深同学们对活动政策的思想认识,提高活动的覆盖面和正面宣传解释的效果。解决同学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增强同学们活动参与的自觉意识。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班干部意见反馈机制等渠道引导同学合理表达自己的意愿。
2.采用情感化标签的宣传方式
改变以往过于官方正式的宣传方式,更多采用能够引起同学们情感共鸣的宣传方案。在活动的宣传、开展及过程中为活动贴上“青春”、“阳光”、“热血”、“做自己”等情感标签,使活动具有独特的情感色彩,增强同学们的情感共鸣,减轻同学们的抵触情绪。
【参考文献】
[1]钟振新,姚蕾.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