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运环
湖北简称“鄂”,人们耳熟能详,但湖北省正式建省在何时?湖北何时简称鄂?湖北的简称为什么选中鄂字?它与鄂州的“鄂”又有何渊源?
“鄂”字初文作“噩”,是鳄鱼的本字。
其实,“鄂”字用为湖北地名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早期。2007年11月,随州安居镇羊子山第四号墓多件有“鄂侯”铭文的青铜器出土。这是我省最早以“鄂”命名的政治单位名称和地名,时代当在西周早期的周成王时代。
而鄂州之“鄂”,初见于《世本》及《史记》。时间在西周中期偏后,楚君熊渠之时。《世本·楚谱》相关内容仅一句,即:熊渠有三子,“其中之名为红,为鄂王”。
如果说西周时代熊渠中子红的“鄂王城”,奠定了湖北地名“鄂”字響亮度高起点的话,东周时代楚国的两首诗歌则极大地提高了“鄂”字的响亮度:鄂君子皙有关的著名的《鄂君歌》,屈原的《九章·涉江》里那句“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孙权自公安(今湖北公安)迁都鄂。以鄂县城(今鄂州)为都城,改名为武昌。这是“鄂”字用作湖北地名首次被淡出。到西晋时期,“鄂”字又开始被启用为县名。
“鄂”作为政区名称,开始与湖北省的简称“鄂”及省会(今武汉市)直接发生关系,是在隋朝开始之年。据《隋书·地理志》载,这一年,隋灭陈,废郢州,“改置鄂州。”下辖四县,即:江夏(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区)、武昌(治所在今鄂州市)、永兴(治所在今阳新县)、蒲圻(治所在赤壁市)。其范围相当于现今的鄂东南。这是“鄂”字首次用为高级政区州名之始。
省制始于元代。元朝时,今湖北境内主要分属三大行省,长江以北大多属河南江北行省(省会在汴梁,今开封市)、今恩施等地属四川行省(省会在今成都市)和长江以南大多属湖广行省(省会在今武汉市武昌区)。元朝时期,始建荆湖等路行中书省,省会在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区),又称“鄂州行省”,简称则为“鄂省”。
元成宗时省会改名武昌,“鄂”字在湖北地名用字中再度淡出。
“湖北”之名得于宋代。北宋初,始以洞庭为界,分荆湖南、北路。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省省名的端绪。
而湖北与湖南区分开,则是在康熙时期。只是清代咸丰以前,湖北、湖南依然共一个“省简称”,即“楚省”。这种现象直到咸丰、同治年间才有改变。据《清实录》记载,最早是在咸丰四年一道咸丰帝手谕中,首次提到湖北省的简称,即“鄂省”。
专一性是一切命名的重要原则。在湖北省简称名用字的竞争中,“鄂”字之所以能击败“楚”字而获胜,最主要的原因,在清代湖南也在“楚省”范围之内。由此,湖北省的简称“鄂”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符号,而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湖北省的简称用“鄂”不用“楚”是一种历史的自然选择。
(作者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