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是个好老师(三)

2019-04-18 09:26郗晓波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香菱黛玉首诗

郗晓波

黛玉是个好老师。

当然,黛玉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因为按如今教育部的规定,她既没有教师资格证,更没有学校的正式编制,自然不能持证上岗,但她教香菱作诗的过程,却给我们当教师的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她对香菱的指导,与香菱的讨论,并鼓励香菱大胆实践作诗,还真有一些名师的风范。顺便补充一句,诗不叫写,而叫作。诗为作,词为填,联为撰,而文章叫作写。

黛玉给香菱进行指导并讨论之后,让香菱明白了诗的“三昧”,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学科的性质,有很大部分是由作文决定的,否则,高考也不会给作文60分。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很大部分也是由写作能力决定的,一篇文章见语文嘛。所以香菱主动要求黛玉给她布置一个题目,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黛玉说:“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未诌成;你就来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黛玉布置的题目挺普通的,就一司空见惯的“月”字。其实,作诗如同写作文,作文要得高分,关键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我们如今的高考,很多语文老师不研究作文怎么写,语言如何运用,而是热衷于研究对策,猜测高考命什么题目,估摸也是受了专家名师的影响吧!从市到省,年年要开许多高考研讨会,听过许多专家名师的报告,大多以解释政策为主。高考今年这样命题,就解释如何正面而巧妙地传递核心价值;明天政策变了,又解释如何直观而策略地体现教育理念……这对于渴望迅速成名的老师,麻烦大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一些自称是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你到底是信还是不信呢?是要跟还是不跟呢?其实,不管命题人命个什么样的作文题目,能写好一篇文章归根到底是一个使用语言的能力问题,可惜的是很少有专家名师在这方面用点力。

黛玉指导作诗,还用贬己之方法激励学生,把自己的“下水作诗”说成“诌”,而且还“未诌成”,鼓励香菱大胆去写。她不给初学作诗的香菱太多的限制,只规定韵脚,爱用什么字,全由香菱自己决定。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学习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一个好老师,就是在学生的心中点燃了火焰,引发了他们思维的大爆炸。对于一个诗学根基很浅的人来说,最需要冲破规范,放胆去写。黛玉的鼓励对香菱消除畏难情绪,树立写作信心起到了很大作用。当然,香菱也不像如今的考生,她没有背着考试的包袱,心态轻松,小试牛刀,很快就“诌”出了平生的第一首诗。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第一首诗看完,黛玉笑道:“意思卻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学生作诗,老师的点评很关键。黛玉不愧行家,点评精准,指出香菱的症结所在:一是“措辞不雅”,二是“被他缚住”;根子还在“看的诗少”,即肚子里货少,作诗时就会捉襟见肘,饔飧不继。先说“措辞不雅”。我们都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最纯粹的语言艺术就是诗词。诗词和小说散文都不一样,它最重要的就是凝练的语言形式。故而,诗词天然具有洁僻,甭说脏字了,连粗糙俗滥的文字也忍受不了。李渔就说过,诗词“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典雅即正派而庄重,优美而不粗俗。香菱的处女作虽然较为准确地写出了月的形状,但“悬玉镜”“挂冰盘”“烧银烛”等皆为套语,即朱光潜先生所言之“套板反应”。“作诗需要联想,而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就跌入俗套。

再说说“被他(题目)缚住”。按理说作诗也好,写文章也罢,都应该扣紧题目而作而写。人家让你写鸡,你就不能写成鸭;人家让你写花,你就不能写成草,但是,写鸡如果只盯着鸡,写花如果只盯着花,也不会写好。没有鸭步鹅行的对比,很难突出鸡之昂首踱步;没有蓬蒿萧艾的衬托,也很难写出花之芳姿绰约。香菱这首诗就是被题目束缚住了,首句就直接写月,而后句句不离“月”,而且只是在月的形状上做文章,结果显得呆板,不够空灵;浅露直白,缺少蕴藉。所以黛玉才指出“被他(月)缚住了”。这其实就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即紧紧扣题,生怕离题,实多虚少,宕不出去。

香菱初学诗,曾向黛玉提到自己最喜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一句时,黛玉就提醒她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钱穆先生认为“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而香菱这首诗也是字面堆砌,虽然有“诗人助兴”“野客添愁”之语,看似写诗人和游子看月的感受,却仍是了无新意的套话,没有融入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写诗要求放空心灵,出手才能轻灵洒脱;而初学者常常容易拘谨。因此黛玉再次鼓励香菱放下包袱,把这首丢开,“只管放开胆子去作”,自由发挥。在黛玉的鼓励下,香菱绞尽脑汁作诗,很快就交出了第二首。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对这首诗,黛玉给予了肯定,说难为她能写成这样,“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黛玉三言两语就点准要害,即“过于穿凿”。这首诗有了灵动感:如“非银非水映窗寒”“香欲染”“恍若轻霜抹玉栏”“余容犹可隔帘看”等,都试图把月烘托出来,而不直接写来,应该说已经有些诗味,但“残粉涂金砌”“轻霜抹玉栏”之类的句子,刻意追求所谓“雅”,就显得牵强、生硬。黛玉的点评言简意赅,针对性强,让香菱明白了自己作诗的症结所在,一步步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该去的地方。联想我们不少老师批阅作文,省力者就写一“阅”字,半小时就“阅”完50本作文。较为努力者写几句套话,诸如“字迹工整”“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语言通顺”等,皆为隔靴搔痒,了无用处。黛玉要求香菱,“还得另作。”可见写作是一件苦差事,即便有了写作的格式套路,但是真正写作者去写的时候,一是受阅读广度、深度的影响,二是写作需要将心中所想所感落成笔墨。落笔的确是一件苦差事。香菱呕心沥血,如痴如醉地作诗,终于交出了第三首咏月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不仅是黛玉,众人看了也都说是好诗:“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比之前两首,这一首主要是“新巧有意趣”。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好在它不仅绘色(首联),更有了“摹形”(颔联),不仅写了满月,“一片砧敲”,同时也写了残月,“半轮鸡唱”。而写月实是为了写人,(颈联尾联)这样就跳出了写月的框子,将月亮的描写与一种情感的描绘统一起来。古人云,写景要显,抒情要隐。情感就像流动在脉管里的血液,如果流在脉管外那就糟了,成脑溢血了。香菱明写月的阴晴圆缺,暗写人的悲欢离合,月是实写,人为虚写,虚实相照,情景相生,比之前两首,作法新奇。尾联“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描绘出一个夜倚栏杆的思妇形象。通过一句反问,直接抒情,说出了“不得团圆”的遗憾和愤懑。而“我”借问嫦娥,既是点明问月,也给人一种命运相似的唏嘘感。一般而言,衡量咏物诗的高下,主要看寓意之深浅。没有寓意的咏物诗,那仅是一个谜语而已。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但要做到“寄情深,寓托宜新”是不容易的,要使诗词能表达出弦外音诗外味,就更非寻常了。香菱这首诗最大的优点,是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与身世,立意就明显高于前两首,也符合了黛玉所说的“不以词害意”。

黛玉指点香菱作诗,循循善诱,看出症结,及时指导,准确点评。如果老师总是在作文本上写几句不痛不痒的空话,学生的一点悟性,一点灵气,迟早都会泯灭。当然,你也可以说,如今的高考明确表示“文体不限”但“诗歌除外”。窃以为,在各种文体里面,诗歌很可能最考验一个写作者的才华了;但诗歌能体现才华,并不等于写诗的人都有才华,才华是种稀缺资源,不是人人都有的。诗歌不是知识,不是对事物的研究,而是在表现语言的能力。一切语言文学中,诗歌语言达到了极致,是对语言的一种顶级训练。对中学生而言,写旧体诗实际意义不大,但它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就像军训练习正步走一样,这和平时走路没什么关系,但这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基础。作诗就是一种文字游戏,说游戏没有贬低的成分。我很喜欢诗歌这种文体,因为诗歌最形式主义,最少依赖“内容”“情节”“意义”“道德”的力量,它通过文字的排列组合,通过词语的衔接与错位,把文字变成魔术,而魔术会给人带来惊喜。卡尔维诺认为写小说就是玩塔罗纸牌,78张塔罗纸牌来回组合。诗歌更如此,特别具有游戲感。

当下学校一片姹紫嫣红,亦应证了最走红的当是美女老师,网上时常见这类的文字与视频。黛玉如果活在如今的中学里,完全可以靠颜值吃饭,偏偏人家靠才华。靠颜值吃饭只吃一个青春,靠才华吃饭才能吃一辈子。教师的价值从来不是建立在年龄之上的,你可以一天整成陈晓旭,但你不会一年读成林黛玉。黛玉尽管是个既有颜值又具才华的好老师,窃以为,她并不适合在如今的学校里教书,应当比较适合在校外辅导机构为学霸做一对一的辅导。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没有教师资格证,首先看她那身子骨,平时走路都“娇喘微微”“似弱柳扶风”,如何经得住每天备课、上课、听课、教研、开会、总结、教改、写教案、批作业、评职称等的无穷折腾呢?也很难想象黛玉退出语文江湖前供职的普通学校教高三学生诗歌鉴赏,在讲台上挥汗如雨弄一身粉笔末的样子。讲台下难免不遇上几个永远都无法叫醒的课堂睡客,林老师恐怕就没有教香菱作诗那种轻松愉悦的表情了,肯定气得直翻白眼,让学生感到一个冷飕飕的存在耶!

(山西省阳泉市阳泉三中;04500)

★好书推荐

《苔花花开》是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语文教研员范练娥老师的文集,收录了范老师自1989年参加工作至今写作的论文、讲稿、观课笔记、教学设计、文本解读、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书信、散文、诗歌、小说等,涉及范练娥老师在教育领域尤其是语文教育领域的思考与贡献,有教育理念、语文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等,全方位展现了范练娥老师的语文教育生涯。同时,由于每一辑均按写作时间编排,给人贯通感,不经意间展示了范练娥老师生命慢慢打开,最终觉醒的过程。

《苔花花开》

团结出版社

2018年9月出版

定价:58元

猜你喜欢
香菱黛玉首诗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香菱的故乡情结与生命救赎
黛玉讲诗
黛玉为什么爱哭?
保准有人追
香菱:一个被拐卖孤女的自救之道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保准有人追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