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辉 彭杨 薛素凤
白佛院村位于滦州市油榨镇中心区域,但是村民生活并不富裕,这里人多地少,人均仅有1亩耕地,且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种植,只靠种植花生、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更有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外出打工,让妻子和孩子成为留守家庭。自2012年村书记刘小兵、村主任刘宏阁上任后,怎么让村子富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成为了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刘小兵和村主任刘宏阁深刻的认识到:农民要想富起来,支部和党员就是群众的主心骨。首先必须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该村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其次是规范支部运作,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会,辅以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党支部工作监督机制,使支部工作在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规范运作。最后是引导本村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合格”,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带领群众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汇集起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磅礴力量。
二、积极探索确立目标
乡村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只要有了产业,就会有更多的村民留在村中发展,从而改变留守家庭现状,而产业发展又离不开农村党支部牵头揽总。2016年,支部书记刘小兵在赴承德参加村干部培训会后受益匪浅,回来就开始同村主任刘宏阁进行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合适的发展项目。
不能空有拼劲而没有目标。该发展什么项目?怎样流转土地?农业产业化升级究竟应该怎么做?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刘小兵的脑海里。当他偶然间从电视看到一则致富资讯栏目,听闻一棵棵香椿苗竟有亩产值近万元的收益时,便萌生了通过种植香椿苗,来探索致富新途径的想法。在和村主任商议后,二人不谋而合,经周密计划安排后二人开始自费外出考察农业项目,分别到遵化、昌黎、山东泰安、寿光、潍坊、临沂等地参观学习,在大量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后,刘小兵和刘宏阁觉得建大棚种植香椿确实符合本村的地理、气候条件,于是大胆决定试种香椿苗。
三、勇于创业寻找突破
开拓进取组建公司。2017年2月两人共同出资68万元,创立了白佛领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村民手中以不低于6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了部分土地,首批购进7万棵香椿苗。因为是新生事物,村民表示并不看好,担心赔掉本钱。考虑到村民的顾虑,两位村干部表示,试验的过程交给他们自己,等到成功后再带领大家一同致富。
不斷探索积累经验。种植香椿苗,对于他们两位来说是全新的概念,必须从头学起。向外地种植专业户咨询学习,每天上网搜索相关知识,从购进第一批香椿苗后,他们就没有离开过试验田,全程下来都是亲自施有机肥、亲自灌溉、亲自观察生长情况,一点一滴地积累种植经验,确保无污染、纯绿色的香椿苗无一点闪失。
四、创新方法打开销路
经过细心培育,入冬时节,第一批香椿苗上市了。刘小兵和刘宏阁二人开始寻找销路,跑市场、打电话,那段时间,他们两人不是在去市场的路上就是在不停的接打电话,经过努力,他们的香椿进驻了周边县城超市、饭店。但光靠周边难以开拓更大市场,销售依然面临危机,在现代农业领域,“互联网+”正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纽带,在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互联网,能够助力农业产品直接从地头到餐桌,让农产品顺利走进千家万户。三十岁出头的刘宏阁决定与时俱进,于是打开手机直播软件,开始在网上卖起了香椿。一个个镜头记录了香椿芽从采摘到称重再到包装发货的全过程,一切都是“活生生的”,每天清晨采摘的香椿芽还没到中午就会售罄。白佛院的香椿种植产业搭上了互联网这班车后,不再是以前灰头土脸的形象,而是做成了品牌,向全国进行推广。有了实体和网络这两条销路,白佛院的香椿走出了小乡村,被端到了全国各地的餐桌上。
五、发挥作用带头致富
在香椿种植试验成功后,刘小兵和刘宏阁认为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村民们致富,于是二人开始号召村民们加入其中,把大棚香椿的种植技术传授给大家,帮助村民们发展大棚香椿的种植,带动大家一起致富,从而带领村民和周边村早日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