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洋
[摘要]习近平曾讲过:“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①因此,以历史维度来把握历史联系,对把握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启示,将改革开放的历史放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加以论述,正是把握了不可割断的历史联系,成功凸显了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改革开放;近现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文明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总结了改革开放的经验与启示。对于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历史的阶段中,历史的联系中孕育而生的,对改革开放进行历史分析,可以从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历史维度来把握。
一、中国近现代史维度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中国人民深陷被奴役和被压迫的深渊,在近代的落后与中华民族曾经拥有的辉煌形成的巨大反差下,中华儿女无不渴望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欺凌和压迫。但是中国人民对于复兴之路的探索却没有在黑暗中止步不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心系中華儿女对民族复兴的梦想,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了28年的艰辛探索,将中国挣脱了被殖民、被打压的锁链,结束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心系人民对摆脱贫穷落后的期待和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在探索中遭遇了严重的曲折,但是却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诸如独立的工业体系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等在内的“硬件基础”以及诸如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在内的“软件基础”。海外学者也曾指出:“改革前中国在教育、保健、土地改革和社会变化方面的成就,对改革后的成绩做出了巨大的积极贡献。”③因此,改革开放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人对复兴的殷切期望,孕育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积累和探索。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要避免割裂历史的联系,避免出现形而上学的倾向。因此,对于改革开放的历史,不能孤立地看待,不能将历史的阶段完全割裂开来,而应该以整体的眼光,历史阶段连续性的视野来把握。
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是奋斗史,是中国人民努力挣脱贫困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前行。中国近代以来的贫困面貌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生了改变。有学者曾谈到:利益扩散式的经济理论在中国的成效有目共睹。虽然有不同的推算方式,但1978年估计有2—2.7亿“赤贫”的中国人,然而到1985年,赤贫人口已减至1亿。经过经济改革后脱离了贫穷。到2018年,中国已有7亿多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中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习近平将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称之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毫无疑问,这三个历史大事件在近现代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习近平以近现代史的历史逻辑,把握了改革开放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定位。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维度
1917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阶段发展到现实阶段。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一国发展到多国,该模式也随之深刻地影响了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此之后,社会主义改革也成为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重要的政治选择,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多个东欧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进行改革,但成效却很微弱。事实上,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东欧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得不到显著的提高,加之在改革中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因此在探索的过程中自然也是举步维艰。改革失败后,经济上的危机最终引发政治上的危机,出现了剧变。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方向很明确,就是要改革苏联模式的弊端和社会主义探索中存在的“左”的偏差。在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一路披荆斩棘,在各个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在对内改革过程中,与对外开放结合在一起,两者相得益彰。并且人民群众的实践也进一步改革向前迈进,下面有所呼,上面有所应。如安徽包产到户的兴起,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涌现,之前被认为的异端在群众的大胆实践中得到了认可,这无不说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动着改革一路向前。正是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进行了精辟的概括,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概括不仅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理论贡献,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而言亦然。人民在看待社会主义再不用以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三个方面来衡量了。而是以邓小平提出的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三个标准来衡量。
人民对改革的期待和认可,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等诸多因素使得中国在苏东剧变的背景下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稳住了阵脚。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也没有因为苏东剧变而停滞不前,反而越走越宽,步伐也越来越大。不仅如此,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并没有因苏联的垮台而陷入一潭死水,而因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重新有了光明的前景。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
三、人类文明发展史维度
将改革开放放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加以阐释,彰显了改革开放事业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杰出贡献。“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④因此,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人类文明向前推进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成果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改革开放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纽约私人投资银行黑石集团的高级顾问丹尼尔·伯斯坦曾将中国的发展称之为“21世纪的超级大国崛起”,“对全球的企业与金融,对技术,以及对他们藉以运行的社会与文化环境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广泛的意义。”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与日俱增,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比重中仅占1%,到2017年,已达到了15%,足以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使中国参与了更多国际事务,发挥了大国应有的责任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入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在国际组织中,中国已成为了重要一环,成为了世界舞台上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为推动各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事务的解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于世界提供的不仅仅是物质积累,还有丰富的发展经验,这也是改革开放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也是一种实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⑥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惊人成就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发展道路也提供了一种方向性的指引。英国《卫报》曾将中国的崛起称之为“除西方发展模式之外的一强有力选择”,可见中国发展模式对全球的影响力。因此,改革开放的经验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向。
改革开放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面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问题,随着中国的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真研究中国的经验,因为中国正努力解决的众多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难题,更是全人类的发展难题。可见,改革开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以上述三个历史维度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开拓历史视野,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有利于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底蕴和强大底气;对于深刻把握“四个自信”,从历史维度中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宝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J].红旗文稿,2011(20):39.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36.
③[印度]阿玛蒂亚·森,让·德雷兹著.黄飞君译.印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0.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258.
⑤[美]丹尼爾·伯斯坦(Daniel Burstein).[美]阿恩·德凯基泽(Arne J.Dekeijzer)著.孙英春等译.巨龙 商业、经济和全球秩序中的中国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
⑥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