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激发精彩思维的课堂

2019-04-18 00:53刘燕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思维能力课堂教学

刘燕

【摘要】随着教育的深度发展,课堂教学的使命已经从传授知识向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提升学生深度思维能力转变。为此,我们必须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 培养方法

学习和思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但是反观我们的课堂,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并实现这一目标似乎困难重重,大家注重的知识的传递依然没有得到彻底地改观。聚焦、观察我们的课堂,一些典型的现象,依然在我们的课堂中呈现,这些现象值得反思:我们的课堂除了应该传授知识外,还应该传授什么?

现象一:课堂设计四平八稳。不够开放

《可见的学习》一书的作者约翰·哈迪在该书前言的结尾处写了自己的三条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遇到所有教师都能遵守的教育原则,其中排第一位的就是:“培育和挑战我女儿的智力和想象力,使她们达到一种不被自我实现和极低期望所蒙蔽的境界。”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未来所遇到的教师的希望,也是一个深度懂得教育的学者父亲对于教师的期盼。但是,事实上,哗众取宠的设计、浮光掠影的学习、浅尝辄止的研讨等低层次的学习充斥着我们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提问就是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看到教师说出答案,就及时记录,以便应对考试中此类问题的出现。一堂课要么索然无味,要么被讲解得支离破碎,更有甚者出现考卷考什么,上课就讲什么,思维的训练被知识的积累所代替。

现象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不够

教育是什么?相信对于不同经历和不同职业背景的人来说,会有千万种不同的解释。由于受诸多框框的羁绊,我们对教育似乎已经产生了思维定式:传道、授业、解惑,而这一切的行为又是为了什么呢?在教育行为之中,其核心是什么呢?当然,大家自然理论上熟知:将学习的机会和权力给学生。但是真正将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设计,我们还是游弋在这理想状态的边缘。

曾经参加一次培训。给我们培训的导师播放了一段视频。录像是一节品德课,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教师上课利落,思路清楚。“看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感觉?”我们很茫然,这节课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再一节一节地看。”在回放中,我们清晰地看到,教师在其中的一个与学生交流的环节中,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断地提问学生,在这其中有几个特别的答案,但是教师并不“深究”,直到碰到一个学生和自己的答案完全一致的时候,才高兴地说:对了!看到这里,笔者内心不知道什么滋味:我们平日的课堂中不是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吗?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某个答案,让学生成了对答案的机器。这不禁让笔者想起著名学者李希贵到哥伦比亚大学访学的时候,与当地的教师共同研究他从国内带去的教师课堂录像。当地的教授看到课堂上教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一个地提问,纳闷地说:“其他学生这时候还能学习吗?要是我这样上学的话,我可就不干了。”笔者听过许多的课,抛去教师的设计不说,发现在某些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独特的想法,而一路“抓”学生以得到自己的答案,得到了就如释重负或者喜出望外,仿佛这个环节的任务终于完成了。“当老师的脑子里只有答案,思维就封闭了,虽然有进度,但是理念没有转变,只会带来教育的恶性循环。”

现象三:假问题、无效问题、听不懂的问题充斥课堂

若我们实录课堂,我们会发现,课堂中充满了问题。但提出的问题多是一些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纳的“是什么”的問题,或者只做“是”或“不是”之类简单判断的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从表面上看来,师生问答热热闹闹,但实际上,热闹过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多少提升,造成的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

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发现,学生缺少独立的、创造性思考的机会。同样,当没有这些机会的时候,学生的思考能力、“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课堂,认识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一、改变提问技巧,深入对话。启发学生思维

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机能。学生的独立分析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是学生深度思维品质的表现,有了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伴随着的是学生具有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记录教师的问话或者教师的课堂语言的时候,我们发现课堂的对话交流大部分没有发展学生的思维价值,大部分对话成了教师一学生间如同打乒乓球一般的你来我往。如教师往往及早下断语:对不对?或者一个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马上说:对,真好。而学生一堂课的表达竟然更多的是:是、对、不对、同意、不同意……这些交流的背后,都折射出教师不善于激发学生多种思维的碰撞,急于得到答案。这些现象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中,思维的交互中,比较、综合、分类、推理、辩证中得到发展。如果学生缺少这样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必然得到压抑,学生的思维品质就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就只能停留在大量的题型练习上面了。

所以,教师的问话需要由“对不对”的定性评价改为“还有别的想法吗?”“这是她的想法,你的想法呢?”“有不一样想法的说一说”“这些想法不一样在哪”等,这样的问话,才是“对话教学策略”的特征。在这样的提问中,不同想法的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很好的展现、交流,而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可能有对的,也可能有错的,而这恰恰给学生提供了对比分析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从正例和反例中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给了学生“自我反思”的机会。问题会在交流中、在思维的碰撞交锋中越来越清晰明了。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适时地让学生补充发言,甚至隐藏自己的想法,故意装糊涂,故意发表一些偏激的想法,扮演一个“魔鬼代言人”的反面角色,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二、倾听学生发言,教师指导作用发挥到位

在课堂的教与学的互动中,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回答恰恰体现了教师的指导能力。“中国式过马路”是一节班会课,因为教师智慧引导,让学生得到新的成长。

师:生活中遇到规则与自身需求相矛盾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生1:我小时候曾经逃过票。为了逃票,我上车的时候故意蹲下一点,显得自己矮一些,就不用买票了。(全班哈哈大笑)

师:你现在肯定不骄傲了,因为你蹲下的不仅仅是身高。

生2:我曾经逃票,少交了2毛钱。

师:你省下了2毛钱,现在记忆依然深,因为内心不安,谢谢你的坦诚!

生3:我曾经把电影院的3D眼镜弄坏了,混过去。(全班笑)

师:你当时多大?(二年级)二年级是似懂非懂的年龄,有“小狡猾”,但是同样的事情,你现在会怎样处理?(学生说不会这样做)钱是小事,规则是大事。

从这节课上,我们看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提升了学生们对问题的重新认识能力,尊重了学生小时候的淘气无知,对其价值观又有了重新的引导,是对学生认知的拓展,对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答案,更多的是方法,甚至是人生的指导。

三、发挥主导作用,善做“搭架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中,我们发现这一理念的转变还需要不断地实践,还需要更多的改变。教师要真正蹲下来做“与学生平等的首席”,成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例如,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探究、合作中去,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并查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不懂的,哪些问题是学生易混淆的,哪些学生出现与众不同的想法,是否出现了共性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参与中了解,掌握了这些学情信息,在反馈环节,教师就会心中有数,就会有策略地根据观察“采样”,从而有层次地进行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掌握。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不直接说出答案,教师搭建“知识脚手架”,把学生导入“最邻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能起提示、啟发、点拨的作用,不可包办一切,对课堂上的问题要由学生自主达成共识,自主解决。例如,四年级《东方雄鸡》一课,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地域不同温差大的特点,教师没有直接讲,而是提供了同一时间“哈尔滨、青岛、新疆、三亚”的温度,让学生去对比、发现。教师的素材提供能很好地起到“铺垫”作用,让问题迎刃而解。

杜威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唯一的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教师就是要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去设计教学过程,将学生置于必须深度思考的境地,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只有学生投入到思考中,将自己的思考充分地展示出来,表达出来,这样的教与学才能产生积极的互动,学生的成长就会以看得见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思维能力课堂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