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探究证据失真现象剖析与纠正策略研究

2019-04-18 00:53夏俊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纠正失真证据

夏俊杰

【摘要】在科学探究中,建立证据意识是核心素养倡导的科学精神。学生在探究中表现出来的证据失真现象,对核心素养、知识建构、科学精神培育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重复实验、对比实验、评价数据等改进策略,以期有效消除这种现象,促进小学生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健康发展。

【关键词】证据 失真 原因 纠正 策略

一、证据失真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失真现象

证(数)据失真是指学生通过臆造、估计、套用等方法获得的与真实情况不符的实验现象、数据等。在小学科学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注意到这样的现象:

现象1:学生在进行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中,笔者发现一组学生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倒”在点燃的蜡烛上,蜡烛的火焰变弱了,并没有熄灭。这组学生看了看,了解其他小组的情况后,在实验单上填写下了“蜡烛火焰熄灭了”。

现象2:学生通过木棒影子的长短变化在操场上进行了“阳光下的影子”的测量。第三次测量时,笔者发现有三个学生并没有对影子进行测量,却都在实验单上杜撰了一个数据。

从这两个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明显存在证据失真的现象。寻找证据、验证假设是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轴心,是构建科学概念、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科学探究教学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了纠正这种行为,改进科学探究教学,提高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我们开展了科学探究教学中数据失真现象的调查、剖析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二)原因剖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们对相关学生进行了访谈,下面是访谈的实录。

现象1的访谈:

师:关于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老师明明看到你们这个实验组的蜡烛火焰没有熄灭,而在实验单反映的却是火焰熄灭了。

学生:在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中,我们组的情况是蜡烛的火焰没有熄灭,但是我们看到周围几个小组的蜡烛都熄灭了,怀疑自己组在实验操作方面出了问题,所以采用其他组的意见。

师:你们为什么不再重复几次?

(生沉默)

现象2的访谈:

师:老师观察到你们只对阳光下木棒的影子做了两次测量,而在实验单却填得满满的,还有几次数据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在经过两次测量后,我们知道了下午影子会变长,所以对第三、四、五次测量数据,我们只不过是在前一个数据上加上了第一、二次的差值。

师:你们的数据是推定的。

(生点头)

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了其他一些相关情况:如只做一次实验就直接确定数据,甚至还存在着臆造数据的情况等。综合来看,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出现的数据失真情况主要有四种类型:(1)挪用证据;(2)杜撰證据;(3)证据可信度低;(4)推定证据。

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证据失真存在的主要原因有:

1.对证据认识不足

学生为了贪图一时的省力采用随意估摸、推定证据,采用偶然性较大的数据等,充分反映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对证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态度不严谨。

2.从众心理的影响

现象1中的学生明明知道了自己的探究结果与别人的不同,却最后放弃了自己的数据,反映了学生缺乏自信,受从众心理影响。

3.实验技能不扎实

学生缺乏必要的实验技能,导致了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发生的现象没有发生,得到的实验数据是不真实的。在无奈之下,学生抄袭了其他组的证据,导致了证据的虚假。

4.“迎合”教师心理

在教学中也确实存在学生为达到教师提出的要求,放弃自己通过探究获得的真实证据,而改写成教师事先设定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证据。

二、真实证据的教育价值

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存在证据失真现象,明显不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也违背科学探究精神。

(一)探寻证据是科学精神的主要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科学精神即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是核心素养所倡导的科学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探寻证据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1)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2)科学探究有8个要素组成,其中搜集证据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3)在科学态度方面“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意识,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

(三)探寻证据是满足学生好奇心发展的需要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发现一些自然现象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于是产生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探究的好奇心,进而提出了科学问题。然后,进行假设,力图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科学手段获得可靠的证据来支持其假设。因此,可以说科学探究的核心,是用研究获得的可靠证据去解释世界。

(四)探寻证据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需要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探寻证据中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三、数据失真的教学纠正策略

教学中存在数据失真的现象,它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影响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那么,该如何扭转这个局面?我们采取了重复验证、对比验证、多维验证、评价验证的策略,纠正与杜绝数据失真乃至伪证在探究过程中的再现。

(一)重复实验,搜寻必然性证据

证据具有可以重复验证的特征。我们就抓住了证据的这一特点,进行重复验证。验证方法:

1.相同方法的验证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每组学生对同一个数据的获得测量三次,然后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这样能够避免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造成证据不真实。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控制好变量,用同样的方法数次进行实验操作,尽可能地获得相同或相近的数据。

2.g同方法验证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方法去验证,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提高证据的说服力,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

案例:《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学生利用配制的浓盐水,使马铃薯浮了起来,对同体积的马铃薯和同体积的浓盐水称量,明白了体积相等时,浓盐水的质量大于马铃薯时,马铃薯就浮在浓盐水的上方。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马铃薯在其他液体中的沉浮情况也是这样吗?

于是學生用高浓度白砂糖溶液、味精溶液进行试验,结果也获得了同样的结论。

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同样的证据,使证据具有更大的说服力。

(二)逆向探究,搜寻多维证据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习惯从研究的问题出发,去找寻证据,证明假设。但有时会一筹莫展,换个角度就能柳暗花明。

案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课堂上,学生忙忙碌碌,一会拨动钢尺,一会敲击鼓面,一会拨橡皮筋,终于知道了物体的振动形成了声音的概念。笔者认为学生仅知道了这点是不够的,于是提出了一个相反的问题:是不是振动停止了,声音就消失了?

学生根据问题,设计了几种实验:(1)用手握住了晃动的钢尺;(2)音叉停止振动水的涟漪消失了;(3)锣面停止了振动,锣面内跳跃的玻璃球停止了滚动。

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找到了证据,证实了声音的产生确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案例:《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

学生在实验前对白醋进行了识别,了解到白醋具有强烈酸味的特点。实验开始,白醋与小苏打混合,看到了很多气泡的生成。这个现象虽已经能够证明其是化学变化,但是笔者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能找出更多的证据,充分地证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

几分钟后,学生纷纷将目光集中在两者反应后留下的液体,它是不是醋呢?最后,学生找到了它不是醋的证据——反应后的液体没有酸味。

找出证据,可以是正面的、肯定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否定的,总之证据越充分,就越能够说明问题,更能强化学生的证据意识。

(三)创设条件,搜寻隐蔽性证据

案例:《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经过观察,得知蜡烛受热后从固体变成了液体。这一现象是什么变化?

学生进行了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蒸发皿加热,蜡烛很快溶化成乳白色的液体,然后冷却,蜡烛又凝成乳白色的固体。

通过这一个实验,学生发现了蜡烛在溶化过程中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一种物理变化。

蜡烛在整个燃烧过程中除了上面的形态变化外,学生却提出了另外两个问题:(1)蜡烛燃烧,其实是蜡烛中的棉线在燃烧,而没看到蜡油在燃烧;(2)蜡烛燃烧后什么也没剩下,会不会属于化学变化?

为了解决问题,笔者给学生演示了吹灭蜡烛的过程,学生看到了蜡烛在熄灭时飘浮着白气,联想到这种“白气”会不会是一种可燃气体?

学生成功点燃了“白气”,也明白了蜡油受热后会变成气,蜡烛的蒸气是一种可燃气体,我们看到的蜡烛灯芯燃烧其实是蜡烛的蒸气在燃烧。

对于蜡烛燃烧时会生成什么物质?我们采用了下面的实验方法:将一个干净透明的烧杯倒扣在蜡烛的火焰上,烧杯壁上变得模糊了,弥漫了水珠,烧杯底部还留下的黑色物质,最后蜡烛在烟雾中熄灭了。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了水珠、炭黑、二氧化碳这些新物质,找到了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证据。从整个过程来看,从固体变为液体、水珠、炭黑、二氧化碳气体,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了蜡烛燃烧时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同时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在教学中,我们也会遇到因为物体发生变化呈现的现象不明显或者根本不可见,让我们很难找出有力的证据来验证它们的发生变化情况。为此,我们只能通过借助于工具或技术,找出隐l生的证据,间接地加以证明。

(四)识别控制自变量,搜寻准确性证据

学生证据作伪还有一种原因,就是缺乏在探究中对实验变量的识别与控制。

对比实验是要通过识别变量,并控制和改变变量开展研究的,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证据。做好对变量的识别、控制,关系到科学探究整个过程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知识概念的建构与否。下面举例说明因变量没有控制出现的错误现象与数据。

案例:《电磁铁》

在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是否能够改变时,研究方法提示可以通过改变线圈的绕法。但是因为涉及的变量较多,如有线圈绕法的不同,有电流方向的不同,有钉尖、钉帽与小磁针不同端的接触等。在实验中,有的实验组线圈绕法改变了,而电流方向也改变了;有的实验组线圈绕法变了,接触小磁针的钉子部位也变了,总之显得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最终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五花八门。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分步完成:(1)顺时针线圈;(2)钉尖的线连接电池正极,钉帽的线连接电池负极;(3)钉尖接触小磁针的南极。

这样,学生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实验过程。有了成功的开端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改变线圈的绕法,完成因线圈绕法的改变而产生电磁铁两极改变的研究。

案例:《拱形的力量》

下面是两个实验组不同的实验装置图(见图1、图2)。

从实验图看,图1和图2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装置2直观地反映出拱形承重能力与拱足边书本的高度是相关的,拱形承重能力随着拱足的牢固而递增,而装置1的数据不能反映出这个规律。

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仔细地观察,学生发现了它们的区别:装置1只有第一本书是真正发挥抵住拱足外推力的作用,上面的书本都与拱形相隔一定距离,不能全力地发挥作用,只有在拱形变形时发挥微小的作用。后来改进了装置,就取得了较为接近的效果,同时对装置2存在的缝隙也做了改进,使实验数据更加精确。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探究之前应制订周密的实验探究计划,明确实验中要改变的量,详细地罗列出要控制的量,以及如何控制的方法、步骤,在探究过程中对它们进行严格地控制,分步骤进行实验,从而获得准确的证据。

(五)评价分析数据,搜寻可信性证据

整理评价证据,是一个审视所获信息是否符合事实,剔除不合理信息的过程,是对证据的可信度的一个检验。

案例:《电磁铁的磁力》

笔者从学生的实验记录单中,随机选取了第八组记录情况(见表1)。

笔者要求学生对表中的数据作出评价,找出异常数据,并指出产生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填人合理的数据以完成表中“取值”栏,推导出能产生的结论。最后对异常数据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对实验数据整理、判断,确定合理数据,剔除异常数据,可以提高证据的可信性,同时也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判断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懂得证据的重要性,经历获取证据的过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以积极引领、指导与评价,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证据失真现象就会有效地消除。

猜你喜欢
纠正失真证据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浅议在教学中如何纠正学生的过错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解决对策
几种错误的前概念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综述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
手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