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虔
【摘要】备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上好课的根本。备课时我们应充足做好“加法”。做足了备课的“加法”,课堂才会知识与方法并存、拓展与创新共在,才会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备课“加法” 吃透教材 拓展教材 走出教材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上好课的根本。小学科学由于其特殊的学科特点,备课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备好课为课堂服务?笔者认为应该在备课中充分做好“加法”,如此便可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问题和解决各种“突发事件”。那如何在备课中做好“加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深挖教材,吃透教材
教师要教好课,用好教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要在课堂实践中达到熟练地掌握运用教材,需要教师长期探索。有人曾论断“能否独立地处理教材,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如何钻研教材,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准确地确立重点与难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预案,并在教学中灵活地调整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觉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教学离不开教材,“用教材教”的第一层含义就是要用好教材。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照搬教材,有的教师却忽略教材只注重创新。我们说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凝聚了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教学的理解,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编写而成的,是经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之后才被允许使用的,所以教材的编写、选择和使用都是很慎重的事情。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情境所蕴含的意图,做到"32读俱全”,即读懂问题情境,读懂每一个问题,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并想办法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如《玩镜子》一课,教材所呈现的题目是玩镜子,设计的情境也是各种“玩镜子”,但深挖教材就会发现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光与我们的生活”,这一单元其他课分别研究了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和光的合成,所以这节课的重点肯定不是玩镜子,教师由此深挖教材,发现本节课应引导学生通过玩镜子发现镜子的成像特点从而认识反光。教师再深挖教材,又会发现不仅镜子能反光,只要具有镜子特点的物体都能发光,如此一步步、一层层才真正读懂了教材,理解了编者的意图,让本课的教学充分、到位。
2.全面了解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备好课的终极目的是上好课,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为了使学生在40分钟时间里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既掌握方法,又提高能力。所以,在研究透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各种能力,然后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和会学。如在教学《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因为生活中有很多的溶解现象,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并且经历了三年级一年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探究能力,所以这节课笔者就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发现溶解现象。再如教学《水里有什么》时,学生对于过滤的方法从没有接触过,因此笔者就把过滤的方法制作成小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来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节约了课堂时间。
二、用活教材,拓展教材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科学课旨在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研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最终让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改善生活。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应适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1.抓准拓展点
备课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拓展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如在教学《水里有什么》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探究了净化水的方法,以此为拓展点,让学生继续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再如在学生了解了叶的光合作用后,笔者让学生继续设计几个实验证实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进行拓展,如简单认识了植物的各部分后,教师指导学生制订一份观察计划,继续对植物进行研究。这些拓展从教材出发,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加全面。
2.控制拓展度
虽然拓展教材可以让学生受益,但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材进行适时拓展,并且拓展时要注意正确地设置目标及重点难点,要控制拓展的难度,尤其要控制拓展的量。此外,拓展载体要尽可能形式多样,要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拓展,愿意探究,真正有所收获。
三、活用教材。走出教材
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还要走出教材,给学生更开阔的探究空间。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如此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例如,我们创建了科学Magic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根据科学课所学的知识,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课堂上的知识,如“花盆冰箱”就是利用蒸发的原理,让可乐变凉;“磁驱动赛车”就是利用磁铁同极相互排斥的性质让赛车运动,并以此引申到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原理;灵巧的“小丑”不会翻倒下来是由于它的重心在绳子的下方,重力将“小丑”向下拉在绳子上……如此种种,学生不仅学会了科学知识,而且还会把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科学从课堂走到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对教师而言,备课比上课更重要。只有认真备课,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而做足了備课的“加法”,课堂才会知识与方法并存、拓展与创新共在,才会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